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交通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印發關于在全國開展車輛外掛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05 · 7229人看過
交公路發[2007]27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燃油稅正式實施前切實加強和規范公路養路費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6]103號),交通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制定了《關于在全國開展車輛外掛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交通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公安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工商總局 二○○七年六月一日       關于在全國開展車輛外掛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 交通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公安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工商總局    近年來,以規避公路養路費等稅費為主要目的的機動車外掛現象在全國急劇蔓延,不僅造成國家應征稅費大量流失,還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公路運輸市場秩序,在部分地區甚至已經影響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秩序穩定。根據《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決定》(國發[2001]11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燃油稅正式實施前切實加強和規范公路養路費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6]103號)及有關規定,交通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等六部委決定在全國開展車輛外掛專項整治活動,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為依據,堅決治理和糾正車輛外掛行為,鼓勵車戶按章繳納國家稅費,依法從事運輸活動,規范全國涉車稅費征收秩序和公路運輸市場秩序,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一)工作原則   一是堅持“地方政府領導、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堅持以教育引導、鼓勵和勸返為主的原則,努力督促外掛機動車主動轉回原籍;三是堅持查糾并重、依法治理的原則,重點是要規范費稅征收和執法管理行為,消除外掛車輛產生的利益誘因;四是堅持明確范圍、區別對待的原則,在積極治理外掛車輛的同時,切實保護外省籍車輛正常跨區流動的合法權益。 (二)工作目標   通過一年左右的集中整治,有效遏止和糾正機動車外掛現象,嚴厲打擊各種逃漏繳國家稅費的不法行為,基本實現地區之間和車戶之間稅費負擔相對均衡,進一步規范涉車稅費征收管理,加快建立公平、有序的公路運輸市場秩序和經濟運行秩序。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正確界定外掛車輛   本方案所指外掛車輛,是指在機動車所有人戶籍地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內長期經營運輸,但在戶籍地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轄區外注冊登記并繳納公路養路費等國家稅費的載貨類機動車。   外掛車輛一般具有以下表現形式:   1.機動車的車籍地、養路費等稅費繳納地與其實際所有人的戶籍地不一致;   2.機動車長期在車籍地以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但沒有按規定辦理調駐手續;   3.機動車在車籍地實際繳納的各種費稅較車輛所有人戶籍地或主要運行地同類車輛明顯偏低,也低于車籍地正常征收標準;   4.由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轉往費稅征收標準或實際執行標準較低的地區注冊登記,但機動車實際所有人及其住所地和機動車主要停放地未發生變化。   具有上述表現形式之一的車輛,可暫認定為外掛車輛。各地要根據外掛車輛定義及表現形式,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明確外掛車輛的認定標準,并通過調查取證進行確認。   (二)廣泛開展宣傳活動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在新聞媒體發布公告以及在車輛集散地、公路收費站、治超檢測站、貨源集散地及其它涉車稅費征管窗口發放宣傳單,或登門上戶、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國家治理車輛外掛的有關政策措施。要重點圍繞車輛外掛的危害、治理的意義、治理措施以及養路費征收管理政策等法律法規,多形式、多層次地開展宣傳工作,動員和督促外掛車輛主動按時轉籍糾正。   (三)積極開展外掛車輛提醒告知與勸返工作   各地交通部門要會同公安、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對本區域內的外掛車輛進行摸底和排查。重點是排查近年來轉賣養路費征收標準或實際執行標準較低省份的、外省籍車輛在本省繳納運輸稅費的、近年來新增運輸企業或運輸企業新增的各類載貨車輛。在摸底和排查過程中,應同步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對符合外掛車輛認定標準的車輛,要通過手機短信、新聞媒介、送發通知書等方式,提示或告知車主辦理轉籍。外掛車輛因故暫不能轉籍的,要按規定辦理調駐手續。交通部門要牽頭建立外掛車輛登記與查詢系統,各部門要加強信息交換與共享,并對外掛車輛實施跟蹤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增設辦牌辦證服務點,簡化辦事流程,推行便民措施,及時為轉籍車輛辦理有關手續提供便利條件。   (四)集中開展稽查活動   1.從2007年8月1日起,各地交通部門要會同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以各種拖、欠、逃、漏繳稅費和外掛車輛為重點,大力開展養路費等國家稅費繳納情況的監督檢查活動。對拖欠、逃繳、漏繳(包括未按規定的征收標準、征收計量和征收政策繳納)國家規費的,要嚴格按照規定足額追繳;對外掛車輛未按規定辦理調駐手續的,機動車實際所有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部門要責令其補辦調駐手續,并可按照本地標準,補征自本通知下發之月起的差額規費;其中此前已經調查取證確認的外掛車輛,可從確認之月起補征。同一規費當月內一地已按規定補征的,其它地區不得再予補征或處罰。   2.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運輸企業及個體工商經營者的登記監管,把好市場準入關,堅決取締無證經營。對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規介紹、拉攏、吸納車輛外掛的組織和個人要依法予以查處。   3.各地稅務部門要與公安、交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清查外掛車輛的異地經營情況。在清理整頓中,稅務機關對在本地從事經營的外掛車輛要嚴格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征收稅款,并加大對外掛車輛偷逃稅的懲罰力度。 四、實施步驟和時間要求   全國治理車輛外掛工作從本通知下發之日起開始,力爭于2008年6月底前完成。主要分三個階段:   (一)宣傳籌備階段,從本通知下發之日起至2007年7月31日。各地要根據本方案研究制定具體的工作意見,大力開展宣傳活動,組織實施外掛車輛的排查摸底和提醒勸返等工作。同時按照國辦發[2006]103號文件的要求,全面清理擅自提高或降低養路費等稅費征收標準,以及違反國家規定減征或免征養路費等稅費的行為,調整和規范稅費征收有關政策。已經開展外掛治理工作的地區,要結合本方案的精神,繼續加強和推進治理工作。   (二)集中整治階段,從2007年8月1日起至2008年3月31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工作職責,集中時間和人員,對本轄區的外掛車輛從稅費繳納、車輛管理、工商管理等多個環節,全面開展清查和懲處;同時,對違反國家政策和規定,繼續或變相實行稅費“優惠征收”、提供特別“上門服務’’的單位要及時查處,并追究其負責人的責任。   (三)總結階段,從2008年4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認真進行總結,并將本地治理工作情況報告交通部。交通部將會同有關部委,就規范養路費征收管理、治理車輛外掛工作等情況,組織各地開展互查互檢及驗收工作。整治工作結束后,交通部將把各地整治工作有關情況匯總并上報國務院,同時通報全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全國開展外掛車輛整治活動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際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把治理車輛外掛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并成立由省級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的治理領導小組,制定本轄區治理工作方案,抓好本轄區治理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二)加強調研和督辦工作力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解決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及時完善工作方案。特別是要加強對各級執法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執法水平,規范執法行為,避免出現“三亂"行為,確保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和取得成效。   (三)加強信息通報與溝通工作。各地、各部門在集中整治工作期間,要嚴格實行信息報告制度,加強信息溝通與交流。對治理期間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及時研究和解決,避免事態擴大。重大事項還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陸于陽

陸于陽

執業證號:

13310201410469653

浙江銀澤律師事務所

簡介:

法學本科畢業,專職從事律師行業6年,已獨立辦案。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陸于陽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9年修正)

2009-0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決定

2010-08-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0-07-0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1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2-06-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

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

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

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

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近期兩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的通報

2010-10-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