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屬各單位:
現將財政部(91)財會字第04號《關于宣傳貫徹實施〈總會計師條例〉問題的通知》轉發給你們,請按照財政部的要求,認真做好《總會計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學習、宣傳工作。各單位要依法設置總會計師。《條例》實施后,原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財政部《關于國營工業、交通企業設置總會計師的幾項規定(草案)》、國務院發布的《會計人員職權條例》中有關總會計師的規定同時廢止。今后除已依法設置總會計師的部屬單位確因工作需要經部批準可設副總會計師作為總會計師的助手外,均不再設副總會計師。部屬單位在《條例》發布實施前已設置的副總會計師,凡符合規定任職條件的,應按規定任命程序確認為總會計師;對暫不完全具備規定任職條件的,部將采取培訓等相應措施,幫助其提高素質,符合條件后,再按規定程序任命確認;對于個別完全不具備規定任職條件的,應按規定程序進行調整。
各單位要依照《條例》規定,對工作中成績顯著的總會計師,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中嚴重違法違紀或瀆職的總會計師,依法給予處分。
各單位在貫徹實施《條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請及時向部(財會司)反映。
財政部關于宣傳貫徹實施《總會計師條例》問題的通知
((91)財會字第0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務院各部、委、局、總公司,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財務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財務部:
國務院1990年12月31日第72號令,發布了《總會計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條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重要配套法規。《條例》的發布實施,對加強會計工作,強化經濟管理,對推進治理整頓和改革、開放,對貫徹落實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精神和1991年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都有重要意義。現將宣傳貫徹實施《條例》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認真做好《條例》的學習、宣傳工作
各地區、各部門應結合貫徹落實全國會計工作會議和會計工作“雙先”表彰大會精神,作出學習、宣傳《條例》的部署,在今年內采取適當形式,分別不同對象組織學習、宣傳《條例》。做到本地區、本部門所屬單位的主要行政領導人和分管經濟工作的領導,都能通過學習認識實施《條例》的重要意義,掌握《條例》的基本要點和精神,明確自己在貫徹實施《條例》中的責任;總會計師、財會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能較系統地學習《條例》并理解、掌握各項規定的精神實質,明確職責權限,同時結合學習《條例》總結工作經驗,改進工作和提高工作水平。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報刊、雜志和廣播、黑板報等多種宣傳手段,向廣大經濟工作者和職工群眾宣傳《條例》的有關內容和規定,提高職工群眾對發布實施《條例》重要意義的認識。
二、積極推動各單位依法設置總會計師
各地區、各部門應根據“大中型企業設置總會計師”的規定,推動、督促和幫助本地區、本部門所屬大中型企業依法全部設置總會計師。對于暫時沒有適當人選的單位,應積極創造條件,采取調配、培訓等措施盡快配備。今后應將是否依法設置總會計師作為大中型企業會計工作升級的必備條件進行考核。
根據工作需要需設備總會計師的事業單位和業務主管部門,各級財政、財務管理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建議方案,按干部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配備總會計師。
《條例》實施后,原《關于國營工業、交通企業設置總會計師的幾項規定(草案)》中關于“可以先設置副總會計師”等規定已經廢止,今后除已依法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因工作需要可設副總會計師作為總會計師的助手外,均不再設副總會計師。對于《條例》發布實施前已設置的副總會計師,凡符合規定任職條件的,應按規定任命程序確認為總會計師;對暫不完全具備規定任職條件的,應采取培訓等相應措施,幫助其提高素質,盡快按規定程序任命確認;對于個別完全不具備規定任職條件的,應按規定程序進行調整。
三、切實抓好總會計師崗位培訓工作
培養和造就大批合格的總會計師人才,是全面貫徹實施《條例》的必要條件。各地區、各部門要把總會計師崗位培訓工作納入在職會計人員培訓規劃,取得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在做好在職總會計師崗位培訓工作的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總會計師的后備人才,做到人才選拔、人才培訓、人才任用統籌規劃,落到實處。
四、組織總會計師總結交流工作經驗,支持總會計師依法履行職權
明確總會計師的地位和職責權限,保障總會計師依法履行職權,是《條例》的核心內容。在貫徹實施《條例》中,各地區、各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總會計師總結交流工作經驗,研究共同關心的業務問題。同時,對總會計師履行職權情況進行檢查、了解,支持總會計師依法行使職權。對于阻礙甚至打擊報復總會計師依法行使職權的案件,要積極協助有關部門查清情況,依法嚴肅處理。要依照《條例》規定,對工作中成績顯著的總會計師,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中嚴重違法違紀或瀆職的總會計師,依法給予處分。
五、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條例》的實施辦法
各地區、各部門要在《條例》的貫徹實施過程中,及時研究《條例》執行中的各種具體問題和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根據《條例》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實施辦法。對某些需由全國作出統一規定的新問題,請及時向我部反映。
各地區、各部門根據《條例》規定制定的實施辦法,要按照國務院《法規、規章備案規定》的有關要求,報國務院備案;同時,請抄送財政部一份備查。
附: 總會計師條例
(一九九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第72號令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確定總會計師的職權和地位,發揮總會計師在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設置總會計師;事業單位和業務主管部門根據需要,經批準可以設置總會計師。
總會計師的設置、職權、任免和獎懲,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三條 總會計師是單位行政領導成員,協助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工作,直接對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負責。
第四條 凡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在本單位行政領導成員中,不設與總會計師職權重疊的副職。
第五條 總會計師組織領導本單位的財務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等方面的工作,參與本單位重要經濟問題的分析和決策。
第六條 總會計師具體組織本單位執行國家有關財經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制度,保護國家財產。
總會計師的職權受國家法律保護。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應當支持并保障總會計師依法行使職權。
第二章 總會計師的職責
第七條 總會計師負責組織本單位的下列工作:
(一)編制和執行預算、財務收支計劃、信貸計劃,擬定資金籌措和使用方案,開辟財源,有效地使用資金;
(二)進行成本費用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單位有關部門降低消耗、節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三)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利用財務會計資料進行經濟活動分析;
(四)承辦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八條 總會計師負責對本單位財會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配備、會計專業職務的設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組織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考核;支持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
第九條 總會計師協助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發展以及基本建設投資等問題作出決策。
總會計師參與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科技研究、商品(勞務)價格和工資獎金等方案的制定;參與重大經濟合同和經濟協議的研究、審查。
第三章 總會計師的權限
第十條 總會計師對違反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制度和有可能在經濟上造成損失、浪費的行為,有權制止或者糾正。制止或者糾正無效時,提請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處理。
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不同意總會計師對前款行為的處理意見的,總會計師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總會計師有權組織本單位各職能部門、直屬基層組織的經濟核算、財務會計和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
第十二條 總會計師主管審批財務收支工作。除一般的財務收支可以由總會計師授權的財會機構負責人或者其他指定人員審批外,重大的財務收支,須經總會計師審批或者由總會計師報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批準。
第十三條 預算、財務收支計劃、成本和費用計劃、信貸計劃、財務專題報告、會計決算報表,須經總會計師簽署。
涉及財務收支的重大業務計劃、經濟合同經濟協議等,在單位內部須經總會計師會簽。
第十四條 會計人員的任用、晉升、調動、獎懲,應當事先征求總會計師的意見。財會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的人選,應當由總會計師進行業務考核,依照有關規定審批。
第四章 任免與獎懲
第十五條 企業的總會計師由本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門任命或者聘任;免職或者解聘程序與任命或者聘任程序相同。
事業單位和業務主管部門的總會計師依照干部管理權限任命或者聘任;免職或者解聘程序與任命或者聘任程序相同。
第十六條 總會計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積極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
(二)堅持原則,廉潔奉公;
(三)取得會計師任職資格后,主管一個單位或者單位內部一個重要方面的財務會計工作時間不少于三年;
(四)有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熟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制度,掌握現代化管理的有關知識;
(五)具備本行業的基本業務知識,熟悉行業情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
(六)身體健康,能勝任本職工作。
第十七條 總會計師在工作中成績顯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國家有關企業職工或者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獎懲的規定給予獎勵:
(一)在加強財務會計管理,應用現代化會計方法和技術手段,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
(二)在組織經濟核算,挖掘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潛力,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果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
(三)在維護國家財經紀律,抵制違法行為,保護國家財產,防止或者避免國家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方面,有突出貢獻的;
(四)在廉政建設方面,事跡突出的;
(五)有其他突出成績或者模范事跡的。
第十八條 總會計師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區別情節輕重,依照國家有關企業職工或者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獎懲的規定給予處分:
(一)違反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財經制度,造成財會工作嚴重混亂的;
(二)對偷稅漏稅,截留應當上交國家的收入,濫發獎金、補貼,揮霍浪費國家資財,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不抵制、不制止、不報告,致使國家利益遭受損失的;
(三)在其主管的工作范圍內發生嚴重失誤,或者由于玩忽職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損失;
(四)以權謀私,弄虛作假,徇私舞弊,致使國家利益遭受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五)有其他瀆職行為和嚴重錯誤的。
總會計師有前款所列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阻礙總會計師行使職權的,以及對其打擊報復或者變相打擊報復的,上級主管單位應當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條 城鄉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需要設置總會計師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二十一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各部門根據本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辦法。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63年10月1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經濟委員會、財政部《關于國營工業、交通企業設置總會計師的幾項規定(草案)》、1978年9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會計人員的職權條例》中有關總會計師的規定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