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下簡稱《漁業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漁業法》及本實施細則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向陸一側的海域和江河、湖泊等內陸水域。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一切其他海域”,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或者其他有關國際法,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海域。
(三)“漁業水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中魚、蝦、蟹、貝類的產卵場、索餌場、洄游通道和魚、蝦、蟹、貝、藻類及其他水生動植物的養殖場所。
第二章 漁業的監督管理
第三條 國家對漁業的監督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國務院劃定的“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外側,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的漁業,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海區漁政管理機構監督管理:“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側海域的漁業,除國家另有規定者外,由毗鄰海域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
內陸水域漁業,按照行政區劃由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跨行政區域的內陸水域漁業,由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商制定管理辦法,或者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型江河的漁業,可以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
重要的、洄游性的共用漁業資源,由國家統一管理;定居性的、小宗的漁業資源,由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第四條 “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側海域的漁業,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商劃定監督管理范圍;劃定監督管理范圍有困難的,可劃疊區或者共管區管理,必要時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決定。
第五條 漁場和漁汛生產,應當以漁業資源可捕量為依據,按照有利于保護、增殖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優先安排鄰近地區、兼顧其他地區的原則,統籌安排。舟山漁場冬季帶魚汛,浙江漁場大黃魚汛,閩東、閩中漁場大黃魚汛,呂泗漁場大黃魚、小黃魚、鯧魚汛,渤海漁場秋季對蝦汛等主要漁場、漁汛和跨海區管理線的捕撈作業,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安排。
第六條 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國家行使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權。
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在黃渤海、東海、南海三個海區設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在重要漁港、邊境水域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型江河,根據需要設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
第七條 漁政檢查人員有權對各種漁業及漁業船舶的證件、漁船、漁具、漁獲物和捕撈方法,進行檢查。
漁政檢查人員經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者方可執行公務。
第八條 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與公安、海監、交通、環保、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相互協作,監督檢查漁業法規的施行。
第九條 群眾性護漁管理組織,應當在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下,依法開展護漁管理工作。
第三章 養 殖 業
第十條 使用全民所有的水面、灘涂,從事養殖生產的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養殖使用證。
全民所有的水面、灘涂在一縣行政區域內的,由該縣人民政府核發養殖使用證;跨縣的,由有關縣協商核發養殖使用證,必要時由上級人民政府決定核發養殖使用證。
第十一條 領取養殖使用證的單位,無正當理由未從事養殖生產,或者放養量低于當地同類養殖水域平均放養量60%的,應當視為荒蕪。
第十二條 全民所有的水面、灘涂中的魚、蝦、蟹、貝、藻類的自然產卵場、繁殖場、索餌場及重要的洄游通道必須予以保護,不得劃作養殖場所。
第十三條 國家建設征用集體所有的水面、灘涂,按照國家土地管理法規辦理。
第四章 捕 撈 業
第十四條 近海漁場與外海漁場的劃分:
(一)渤海、黃海為近海漁場。
(二)下列四個基點之間連線內側海域為東海近海漁場;四個基點之間連線外側海域為東海外海漁場。四個基點是:
1、北緯33°,東經125°;
2、北緯29°,東經125°;
3、北緯28°,東經124°30′;
4、北緯27°,東經123°。
(三)下列兩條等深線之內側海域為南海近海漁場;兩條等深線之外海海域為南海外海漁場。兩條等深線是:
1、東經112度以東之80米等深線;
2、東經112度以西之100米等深線。
第十五條 國家對捕撈業,實行捕撈許可制度。
從事外海、遠洋捕撈業的,由經營者提出申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從事外海生產的漁船,必須按照批準的海域和漁期作業,不得擅自進入近海捕撈。
近海大型拖網、圍網作業的捕撈許可證,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發放;近海其他作業的捕撈許可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下達的船網工具控制指標批準發放。
內陸水域的捕撈許可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發放。捕撈許可證的格式,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六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的漁業企業,未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不得從事近海捕撈業。
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發放捕撈許可證:
(一)使用破壞漁業資源、被明令禁止使用的漁具或者捕撈方法的;
(二)未按國家規定辦理批準手續,制造、更新改造、購置或者進口捕撈漁船的;
(三)未按國家規定領取漁業船舶證書、航行簽證簿、職務船員證書、船舶戶口簿、漁民證等證件的。
第十八條 娛樂性游釣和在尚未養殖、管理的灘涂手工采集零星水產品的,不必申請捕撈許可證,但應當加強管理,防止破壞漁業資源。具體管理辦法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條 因科學研究等特殊需要,在禁漁區、禁漁期捕撈,或者使用禁用的漁具、捕撈方法,或者捕撈重點保護的漁業資源品種,必須經省經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五章 漁業資源的增殖和保護
第二十條 禁止使用電力、魚鷹捕魚和敲舟古作業。在特定水域確有必要使用電力或者魚鷹捕魚時,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實施細則第三條規定的管理權限,確定重點保護的漁業資源品種及采捕標準。在重要魚、蝦、蟹、貝、藻類,以及其他重要水生生物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的漁具和捕撈方法,最小網目尺寸,以及制定其他保護漁業資源的措施。
第二十二條 在“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外側建造人工魚礁的,必須經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在“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側建造人工魚礁的,必須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批準。建造人工魚礁,應當避開主要航道和重要錨地,并通知有關交通和海洋管理部門。
第二十三條 定置漁業一般不得跨縣作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限制其網樁數量、作業場所,并規定禁漁期。海洋定置漁業,不得越出“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
第二十四條 因養殖或者其他特殊需要,捕撈鰻鱺、鰣魚、中華絨鰲蟹、真鯛、石班魚等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或者禁捕的懷卵親體的,必須經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領取專項許可證件,方可在指定區域和時間內,按照批準限額捕撈。捕撈其他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的批準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五條 禁止捕撈中國對蝦苗種和春季親蝦。因養殖需要中國對蝦懷卵親體的,應當限期由養殖單位自行培育,期限及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魚、蝦、蟹、貝幼苗的重點產區直接引水、用水的,應當采取避開幼苗的密集期、密集區,或者設置網柵等保護措施。
第二十七條 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漁業水域污染情況進行監測;漁業環境保護監測網,應當納入全國環境監測網絡。因污染造成漁業損失的,應當由漁政漁港監督管理部門協同環保部門調查處理。
第二十八條 在重點漁業水域不得從事拆船業。在其他漁業水域從事拆船業,造成漁業資源損害的,由拆船單位依照有關規定負責賠償。
第六章 罰 則
第二十九條 按照《漁業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處以罰款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炸魚、毒魚的,違反關于禁漁區、禁漁期的規定進行捕撈的,擅自捕撈國家規定禁止捕撈的珍貴水生動物的,在內陸水域處50元至5000元罰款,在海洋處500元至5萬元罰款;
(二)敲舟古作業的,處1000元至5萬元罰款;
(三)未經批準使用魚鷹捕魚的,處50元至200元罰款;
(四)未經批準使用電力捕魚的,在內陸水域處200元至1000元罰款,在海洋處500元至3000元罰款;
(五)使用小于規定的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行捕撈的,處50元至1000元罰款。
第三十條 依照《漁業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處以罰款的,按罰款1000元以下執行。
第三十一條 依照《漁業法》第三十條規定需處以罰款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內陸漁業非機動漁船,處50元至150元罰款;
(二)內陸漁業機動漁船和海洋漁業非機動漁船,處100元至500元罰款;
(三)海洋漁業機動漁船,處200元至2萬元罰款。
第三十二條 依照《漁業法》第三十一條規定需處以罰款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內陸漁業非機動漁船,處25元至50元罰款;
(二)內陸漁業機動漁船和海洋漁業非機動漁船,處50元至100元罰款;
(三)海洋漁業機動漁船,處50元至3000元罰款;
(四)外海漁船擅自進入近海捕撈的,處3000元至2萬元罰款。
第三十三條 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以及涂改捕撈許可證的,沒收違法所得,吊銷捕撈許可證,可以并處100元至1000元罰款。
第三十四條 依照《漁業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需處以罰款的,對船長或者單位負責人可以視情節另處100元至500元罰款。
第三十五條 未按《漁業法》和本實施細則有關規定,采取保護措施,造成漁業資源損失的,圍湖造田或者未經批準圍墾沿海灘涂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三十六條 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的漁業企業,違反本實施細則第十六條規定,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3000元至5萬元罰款。
第三十七條 外國人、外國漁船違反《漁業法》第八條規定,擅自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從事漁業生產或者漁業資源調查活動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令其離開或者將其驅逐,并可處以罰款和沒收漁獲物、漁具。
第三十八條 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進行處罰時,應當填發處罰決定書;處以罰款及沒收漁具、漁獲物和違法所得的,應當開具憑證,并在捕撈許可證上載明。
第三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拒絕、阻礙漁政檢查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二)偷竊、哄搶或者破壞漁具、漁船、漁獲物的。
第四十條 漁政檢查人員玩忽職守或者徇私枉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本實施細則由農牧漁業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萌輝律師,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律師協會會員,陜西唯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 待人誠懇,做事嚴謹,思維縝密,責任心強,具有扎實的法律基礎功底和辦案經驗。忠實規范的服務于當事人,贏得當事人的極大信任及一致好評。 ? 主要業務領域 ? 訴訟:房地產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各類侵權損害賠償及公司法律顧問等。 ? 非訴: ? 1、協助公司同相關經濟主體談判、簽訂協議、合同等,提供合同風險防范方面有關的一般性法律服務; ? 2、起草、審查公司各類合同; ? 3、企業規章制度的方案設計與合法性審查。 ? 執業理念:受人之托,忠于之事。 ? 主要業務范圍: 1、接受法律咨詢; 2、代寫法律文書:律師函、合同、協議、訴訟法律文書等; 3、代為查詢:查詢個人信息、企業注冊信息; 4、訴前調解; 5、接受委托,進行民事、刑事案件的代理或辯護。 ? 辦公地址:渭南市大荔中心廣場新華書店二樓.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19-03-04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10-06-2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1996年議定書》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博物館條例
2015-02-09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