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再保險合同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列報,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再保險合同,是指一個保險人(再保險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費給另一個保險人(再保險接受人),再保險接受人對再保險分出人由原保險合同所引起的賠付成本及其他相關費用進行補償的保險合同。
第三條 本準則適用于保險人簽發、持有的再保險合同。
保險人將分入的再保險業務轉分給其他保險人而簽訂的轉分保合同,比照本準則處理。
第四條 保險人簽發的原保險合同,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
第二章 分出業務的會計處理
第五條 再保險分出人不應當將再保險合同形成的資產與有關原保險合同形成的負債相互抵銷。
再保險分出人不應當將再保險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費用與有關原保險合同形成的費用或收入相互抵銷。
第六條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分出保費,計入當期損益;同時,原保險合同為非壽險原保險合同的,再保險分出人還應當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認相關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資產,并沖減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調整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時,相應調整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
第七條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分保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八條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提取原保險合同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相應準備金,確認為相應的應收分保準備金資產。
第九條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而沖減原保險合同相應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沖減相應的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同時,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賠付成本,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條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分出保費、攤回分保費用的調整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轉銷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
第十一條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因取得和處置損余物資、確認和收到應收代位追償款等而調整原保險合同賠付成本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攤回賠付成本的調整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二條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發出分保業務賬單時,將賬單標明的扣存本期分保保證金確認為存入分保保證金;同時,按照賬單標明的返還上期扣存分保保證金轉銷相關存入分保保證金。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根據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按期計算存入分保保證金利息,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三條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根據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在能夠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收取的純益手續費時,將該項純益手續費作為攤回分保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四條 對于超額賠款再保險等非比例再保險合同,再保險分出人應當根據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分出保費,計入當期損益。
再保險分出人調整分出保費時,應當將調整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能夠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賠付成本時,將該項應攤回的賠付成本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章 分入業務的會計處理
第十五條 分保費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再保險合同成立并承擔相應保險責任;
(二)與再保險合同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
(三)與再保險合同相關的收入能夠可靠地計量。
再保險接受人應當根據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分保費收入金額。
第十六條 再保險接受人應當在確認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根據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分保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七條 再保險接受人應當根據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在能夠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分出人支付的純益手續費時,將該項純益手續費作為分保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八條 再保險接受人應當在收到分保業務賬單時,按照賬單標明的金額對相關分保費收入、分保費用進行調整,調整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十九條 再保險接受人提取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分保壽險責任準備金、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以及進行相關分保準備金充足性測試,比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的相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條 再保險接受人應當在收到分保業務賬單的當期,按照賬單標明的分保賠付款項金額,作為分保賠付成本,計入當期損益;
同時,沖減相應的分保準備金余額。
第二十一條 再保險接受人應當在收到分保業務賬單時,將賬單標明的扣存本期分保保證金確認為存出分保保證金;同時,按照賬單標明的返還上期扣存分保保證金轉銷相關存出分保保證金。
再保險接受人應當根據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按期計算存出分保保證金利息,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章 列報
第二十二條 保險人應當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與再保險合同有關的下列項目:
(一)應收分保賬款;
(二)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三)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
(四)應收分保壽險責任準備金;
(五)應收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六)應付分保賬款。
第二十三條 保險人應當在利潤表中單獨列示與再保險合同有關的下列項目:
(一)分保費收入;
(二)分出保費;
(三)攤回分保費用;
(四)分保費用;
(五)攤回賠付成本;
(六)分保賠付成本;
(七)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
(八)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
(九)攤回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第二十四條 保險人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再保險合同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分入業務各項分保準備金的增減變動情況。
(二)分入業務提取各項分保準備金及進行分保準備金充足性測試的主要精算假設和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2014-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二號
2013-03-14胡錦濤主席任免駐外大使(2010-03-10)
2010-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九號
2009-04-24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998年)
1998-03-1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10-03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