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爆行業行政主管部門:
為進一步完善民爆行業的科技管理制度,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民爆行業實際,我司組織制定了《民用爆炸物品科技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轉發轄區內有關單位并遵照執行。
附件:民用爆炸物品科技管理辦法.doc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民用爆炸物品科技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促進民用爆炸物品(以下簡稱民爆物品)行業技術創新、科技進步和安全生產,規范民爆行業的科技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民爆行業科研項目和科技成果管理,科研項目包括:民爆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設施的科研開發,現有技術(含工藝、裝備等)的重大改進,自動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在民爆行業的應用等。科技成果管理包括科技成果鑒定和新產品生產定型。
第三條 鼓勵具備科研條件的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民爆科研、技術創新等活動。從事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設施的研發單位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開展與涉爆有關的活動,應有符合《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設計安全規范》(GB50089)、《民用爆炸物品生產、銷售企業安全管理規程》(GB28263)等規定的爆炸品試制、銷毀與性能測試的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實(試)驗安全操作規程;
(四)項目負責人應具有5年以上民爆從業經歷,項目組中至少有1名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
(五)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條件。
第四條 嚴禁在正在進行生產活動的生產車間或者倉庫內試驗或者試制民爆物品,生產車間用作試驗場所期間,嚴禁組織生產活動。研制單位為科研設立的試驗生產線(點)等場所,應懸掛“×××試驗生產線(或點)”的警示標志牌,并滿足以下條件:
(一)通過當地省級民爆行政主管部門或試驗所依托的企業組織的安全評估,對試驗場所條件、試驗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和應急預案等方面進行評估;
(二)試驗前,需要清理所有生產用涉爆物品,徹底清洗干凈試驗場地和相關設備、管線;疏散所有與試驗無關的人員和物品;
(三)試驗后,需清理干凈所有試驗物品、試驗場地、設備、管線等,設備設施完全還原且由技術負責人驗收簽字后,方可恢復生產活動。
第五條 與民爆行業有關的科研立項,均應向省級民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備案,涉及以下立項,由省級民爆行政主管部門提請我部立項備案:
(一)現行《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以外的新產品的研發(含國內首創或將國外先進技術首次應用于國內);
(二)對現有產品生產工藝及裝備的重大技術改進,并對產品性能、質量、生產安全有重大影響;
(三)納入《民爆專用生產設備目錄》管理的新設備的研發及目錄中設備的重大技術改進(含國內首創或將國外先進技術首次應用于國內);
(四)列入《民爆關鍵技術目錄》項目的研究;
(五)根據技術發展情況我部明確要求管理的項目。
第六條 工信部立項備案的科研項目,由我部組織科技成果鑒定;省級民爆行政主管部門立項備案的科研項目,由省級民爆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科技管理部門組織科技成果鑒定。
第七條 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項目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完成了立項任務書或合作開發合同上所列任務;
(二)鑒定資料齊全、準確、真實有效(具體要求見附件一);
(三)研制各方共同作出了具備驗收條件的預審結論;
(四)新產品試制產量應達到:工業炸藥不少于2.5t,用戶試用量不少于2t;工業雷管每個品種(延期雷管以各段別計)試制量不少于1000發,用戶試用量不少于500發,其它產品根據產品特點,由組織鑒定單位確定(只限于新產品科技成果鑒定);
(五)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設施運轉穩定可靠,其生產量達到年設計產能的5%。
第八條 科技成果鑒定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否完成立項任務書或合同要求的指標;
(二)技術資料完整性,并符合規定;
(三)創新性、先進性、可行性;
(四)應用價值及推廣前景;
(五)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九條 鑒定工作流程
(一)申請。
凡具備鑒定條件的科技成果,由研制單位如實填寫《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以下簡稱《鑒定申請表》,見附件二),并提交有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二)審核。
組織鑒定單位就如下內容進行審核:
1、是否屬于備案的科技項目;
2、提交的文件、技術資料是否齊全、規范;
3、是否完成立項任務書或合同規定的任務。
(三)鑒定。
鑒定工作由鑒定委員會負責。鑒定委員會由組織鑒定單位依據相關規定組成,并依據相關法規標準要求開展鑒定工作(詳見附件三)。
(四)命名。
新產品的命名由鑒定委員會依據有關規定提出,填寫《民用爆炸物品新產品命名申請表》(見附件四),報我部審定。
(五)審批及歸檔
1、組織鑒定單位頒發《科技成果鑒定證書》(見附件五)。
2、科技成果鑒定材料,按照科技檔案管理部門的規定歸檔。
第十條 新產品生產定型由我部組織,生產定型的主要內容是:
(一)重點審查新產品科技成果鑒定階段存在問題是否解決;
(二)試產批量是否滿足要求;
(三)生產工藝裝備是否滿足產能、安全和質量要求等。
第十一條 研制單位申請新產品生產定型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二)生產企業必須取得新產品生產許可證;
(三)研制單位的試驗生產線須經當地省級民爆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四)定型資料齊全、準確、有效(具體要求見附件六);
(五)科技成果鑒定后,連續試生產產量不應少于20個批次或年許可產能的5%,用戶試用量不少于試產量的80%;試產量不得超過許可產量的20%,試生產時間一般不超過1年;
(六)生產線工藝布局、生產設備設施、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等設施滿足生產要求,且符合建設項目驗收管理的規定。
第十二條 新產品定型流程
(一)申請。
研制單位通過省級民爆行政主管部門向我部提出定型申請,提交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二)定型。
定型工作由新產品定型專家委員會負責。新產品定型專家委員會由組織定型單位依據相關規定組成,并依照相應的法規、標準開展定型工作(詳見附件三)。
(三)審批及歸檔。
1、我部頒發《民用爆炸物品新產品生產定型證書》(見附件七)。
2、民用爆炸物品新產品生產定型材料,按照科技檔案管理部門的規定歸檔。
第十三條 科技成果轉讓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的技術,轉讓的內容應與鑒定一致;
(二)新產品通過生產定型;
(三)受讓方取得相應的民爆物品生產許可證。
第十四條 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行為的科研項目不得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申請人簽署未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承諾書后,有關部門才能受理其申請。
第十五條 對已通過鑒定的項目,經核實確實侵犯知識產權的,依據法院的判決或相關部門裁定意見,取消科技成果鑒定結論,并在行業內通報,已造成的經濟損失由侵權單位負責賠償。
第十六條 參加鑒定(定型)工作的專家玩忽職守,故意作出虛假結論,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其承擔鑒定任務的資格。
第十七條 參加鑒定(定型)的有關人員,擅自披露、使用或者向他人提供和轉讓被鑒定科技成果的關鍵技術的,應當依據有關法規,追究其法律責任;給科技成果研制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涉及國家秘密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科學技術保密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由民爆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處罰:
(一)科研過程不符合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立即停止其科研活動,并依法進行處罰;
(二)成果技術轉讓不符合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責令其立即停止轉讓活動;已轉讓的,應禁止在民爆行業內繼續使用;造成重大事故或重大經濟損失的,責任方應按照國家有關法規承擔賠償責任,并停業整頓。
(三)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沒有如實填寫《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的相關內容,或鑒定過程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組織鑒定單位應當中止鑒定。已經完成鑒定的,予以取消。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民用爆炸物品科技管理辦法》(科工爆[2007]192號)同時廢止。
附件:一、科技成果鑒定資料清單
二、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
三、鑒定(定型)方式及鑒定(定型)委員會組成要求
四、民用爆炸物品新產品命名申請表
五、科技成果鑒定證書
六、新產品生產定型資料清單
七、民用爆炸物品新產品生產定型證書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2843926/n13917012/15074075.html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6-25)
2010-06-2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決定 附:修訂本(2010修正)
2010-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免職的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廈門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廈門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原由中國人民銀行履行的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修正)
2016-06-0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