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94號
《江西省行業協會管理辦法》已經2011年12月7日第58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代省長 鹿心社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江西省行業協會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業協會的組織和行為,促進行業協會健康發展,發揮行業協會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根據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行業協會的設立、活動以及對行業協會的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的行業協會,是指由同一行業的經濟組織(含個體工商戶)為維護共同的合法經濟利益而自愿組成,實行行業服務和自律管理,經依法登記設立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第三條 行業協會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政策,依照章程開展活動,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行業協會的登記管理機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對行業協會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 行業協會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設立,或者按照產品類型、經營方式、經營環節及服務類型設立。
第六條 依法登記并連續經營兩年以上、誠信守法的經濟組織(含個體工商戶)可以作為發起人發起設立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設立的條件和程序以及變更、注銷登記,按照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七條 行業協會實行會員制。同行業經濟組織(含個體工商戶)承認行業協會章程,自愿申請并經理事會同意,可以成為該行業協會會員。
第八條 行業協會的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出席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參加協會活動、接受協會提供的服務;
(二)選舉權、被選舉權;
(三)提出議案權、表決權和監督權;
(四)自愿退會;
(五)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行業協會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九條 行業協會的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行業協會章程;
(二)執行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三)按期交納會費;
(四)維護行業協會合法權益;
(五)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行業協會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條 行業協會由全體會員組成會員大會;會員較多的,可以依照章程推選代表組成會員代表大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選舉或者罷免會長(理事長)、副會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理事、監事;
(三)制定、修改會費標準;
(四)審議理事會、監事或者監事會的工作計劃、工作報告和財務預決算方案;
(五)審議理事、會員提交的議案;
(六)對行業協會變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項作出決議;
(七)改變或者撤銷理事會不適當的決定;
(八)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出席。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決議,須經出席會議的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決通過;決定前款第(一)項、第(六)項和第(七)項規定的事項,須經出席會議的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
第十一條 行業協會設理事會。理事會由會長(理事長)、副會長(副理事長)以及理事組成,并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人數較多的可以設常務理事會。
理事任期由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五年,可以連選連任。
理事會對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負責,依照章程和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履行職責。
在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依法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人員不得在行業協會中兼職;因特殊情況確需兼職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并不得領取兼職報酬。
第十二條 行業協會的會長(理事長)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連續從事本行業工作三年以上,具有相應專業知識和組織協調能力;
(二)社會信用良好;
(三)身體健康,年齡一般不超過六十五周歲;
(四)沒有兼任其他行業協會的法定代表人;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 行業協會設監事會或者監事,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行業協會的會長(理事長)、副會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理事不得兼任監事。
監事任期由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五年,可以連選連任。
監事會或者監事對行業協會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管理等實施監督,并向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監事列席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會議。
第十四條 行業協會的會長(理事長)、副會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理事和監事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章程的規定,忠實履行職責,維護行業協會的利益,遵守下列行為準則:
(一)不得超越職權或者濫用權力;
(二)不得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不當利益;
(三)不得從事損害行業協會利益的活動。
行業協會工作人員不得以行業協會的名義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
第十五條 行業協會工作人員實行聘用制。行業協會應當與聘用的專職工作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交納社會保險費。
行業協會專職工作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的,按照本省有關職稱申報、評審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行業協會的經費來源:
(一)會員交納的會費;
(二)在章程規定范圍內開展服務的收入;
(三)接受的資助和捐贈;
(四)其他合法收入。
行業協會的會費標準根據為會員提供服務所需的合理開支和會員的承受能力確定,會費標準應當經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半數以上代表同意,并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七條 行業協會經費支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財務制度,并符合行業協會章程的規定。
行業協會在每一會計年度應當制作財務預決算報告,提交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并在依法年檢時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行業協會應當接受會員、監事、資助人、捐贈人對經費收支和財務會計報告情況的查詢,并確保相關資料真實、完整。
第十八條 行業協會應當發揮提供行業服務的作用,根據需要可以從事下列活動:
(一)根據授權進行行業統計,收集、發布行業信息;
(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創辦專業報刊和網站,開展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三)組織行業人才、技術、管理、法規等培訓,開展法律、政策、技術、管理、市場等咨詢服務;
(四)參與行業資質認證、新技術和新產品鑒定及推廣等相關工作;
(五)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舉辦本行業的各種交易會、展覽會等。
第十九條 行業協會應當發揮反映行業訴求的作用,根據需要可以從事下列活動:
(一)開展行業調查研究,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行業、會員訴求,提出行業發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參與制定行業標準、行業發展規劃、行業準入條件;
(二)參與協調對外貿易爭議,組織會員企業開展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調查、應訴、申訴等相關工作;
(三)組織開展保障會員合法權益的活動。
第二十條 行業協會應當發揮規范行業行為的作用,根據需要可以從事下列活動:
(一)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制定行規行約,規范自我管理行為,協調會員關系,維護行業公平競爭秩序;
(二)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制定并組織實施行業職業道德準則和規范,開展行業誠信行為評價與考核。
第二十一條 行業協會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強行要求入會或者在會員之間實行歧視性待遇;
(二)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章程的規定向會員收費或者攤派;
(三)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或者在會員中分配行業協會的財產;
(四)利用制定行業規則或者其他方式壟斷市場,妨礙公平競爭,損害消費者、非會員經濟組織(含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五)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二條 行業協會對違反協會章程和行業規則,進行不正當競爭,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或者行業整體利益的會員,可以依據協會章程、行業規則采取警告、通報批評、同業制裁、開除會員資格等措施;對違法經營的會員,應當建議并協助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行業協會對本行業進行違法經營的非會員單位和個人,可以建議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會員對行業協會的行業規則、行業自律措施或者其他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提請行業協會進行復核,或者依法提請政府有關部門處理。非會員單位和個人認為行業協會的有關措施損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要求行業協會予以變更,也可以依法提請政府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對行業協會的組織機構運作、業務活動開展、人事財務狀況等進行定期評估,并向行業或者社會公布定期評估的有關情況。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有關行業協會的監督檢查制度,履行監督責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在對行業協會進行監督檢查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采取下列措施,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一)要求行業協會和相關人員提供有關的文件、資料、財務賬目及其他有關材料,并依法查閱、復制或者予以登記保存;
(二)要求行業協會和相關人員就有關問題作出解釋和說明;
(三)責令行業協會停止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
(四)向業務主管單位和有關機關提出處理建議和協助要求。
第二十五條 行業協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
(一)未按照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
(二)連續兩年不參加年度檢查,或者連續兩年年度檢查不合格的;
(三)提供虛假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報告的;
(四)有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的;
(五)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
第二十六條 行業協會會長、副會長、理事、監事以及聘用的專職工作人員私分、侵占、挪用行業協會財產的,應當退還,并按照章程的規定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工作人員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對行業協會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喻兵兵.男.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在校期間接受了專業系統的法學教育.打下了極為扎實的法學理論功底.并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現為江西省朗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本人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辦案原則.以專業.優質.耐心的法律服務贏得當事人的尊重與信賴.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秉持[尚法厚德.守護公平"的辦案理念.致力于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本人擅長婚姻家事糾紛業務.人身損害賠償(交通.工傷)糾紛業務.勞動爭議糾紛業務.各類非訴業務(檔案查詢.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及各類協議等).執業以來已辦理過幾十件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廣受當事人好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年修正)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訂)
2012-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