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各開發區管委會:
《
廈門市促進服務外包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年八月十七日
廈門市促進服務外包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國辦函[2010]69號),現就促進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一)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信息服務、應用管理和商業流程等業務,發包給企業外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以降低成本、優化產業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服務外包主要分為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等。發展服務外包有利于加快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是廈門市與國際經濟接軌,提升產業結構、增強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二)廈門市服務外包發展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和協調全市服務外包發展的重大問題,由市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外資局,負責日常工作。
二、制定規劃,明確發展目標與重點,建設服務外包示范園區
(三)制定《廈門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明確中長期發展目標,確定產業發展重點,規劃重點發展區域,優化服務外包產業的空間布局。
(四)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目標是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優勢,主動承接跨國公司服務外包轉移,拓展服務外包空間,提升服務外包能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服務外包企業,聚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拓展國際市場能力的服務外包高端人才,以占領高端服務外包市場為方向,以提升服務外包規模、層次、能級和競爭力為目標,把廈門打造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五)根據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現狀,重點發展軟件研發外包、客服中心、IC設計、動漫游戲等產業。
(六)在廈門市軟件園規劃建設服務外包示范區,對其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給予政策、資金上的支持。
(七)優化布局,形成多層次的服務外包產業聚集區。鼓勵各行政區、開發區結合各自特點吸引跨國公司、境內外機構和個人設立服務外包企業,差異化開展服務外包業務,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三、出臺政策,扶持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
(八)享受本意見扶持政策的國際服務外包企業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在廈門市注冊設立,具有
企業法人資格;
2、近兩年在進出口業務管理、財務管理、稅收管理、外匯管理、海關管理等方面無違法行為;
3、已與一家或多家服務外包發包商簽訂中長期提供服務外包業務合同,企業每年服務外包業務額不低于50萬美元,其中向境外最終客戶提供服務外包業務額占50%以上,特別規定的除外。
為加大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2010年和2011年試行:已與一家或多家服務外包發包商簽訂中長期提供服務外包業務合同,企業每年向境外最終客戶提供服務外包業務額不低于20萬美元。
4、具有服務外包承接能力及服務外包市場開拓和項目管理人員,大學(含大專)畢業及以上學歷員工占公司員工總數50%以上,其中從事呼叫中心業務等我市重點鼓勵服務外包行業或企業不受該比例限制。
(九)對于符合條件的我市服務外包企業,在以下方面給予財政資金扶持:
1、市財政根據國家扶持資金,按照不低于1:1比例安排配套資金,定向用于服務外包企業的人才培訓。
2、對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培訓機構,其培訓的從事服務外包業務人才(大專以上學歷),通過服務外包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考核,并與服務外包企業簽訂1年以上《
勞動合同》的,給予培訓機構每人500元的培訓補貼。
3、對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每新錄用1名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員工從事服務外包工作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企業每人4500元的培訓支持;對從事呼叫中心業務等我市重點鼓勵的服務外包行業的企業新錄用的員工,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企業每人600元的培訓補貼。
4、對于新獲得CMM/CMMI三級及以上,或通過PCMM、ISO27001/BS7799、ISO20000、SAS70、 AAALAC、GLP、ITIL、COPC、SWIFT等認證的企業,每項認證費用給予50%的補貼,單項認證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
5、對通過網絡提供在線外包服務業務的服務外包企業,其當年實際發生的國際出口專線通訊費按60%給予補貼。
6、對符合條件的我市服務外包企業,凡由我市擔保機構辦理出口信貸擔保的,給予實際支付
貸款擔保費50%的資助。對企業為提高承接服務外包的能力而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的項目,可按2年100%的
項目貸款貼息支持,每年貼息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7、在我市設立的從事服務外包企業年產值達到500萬元,對其在軟件園租賃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辦公用房給予16元/平方米/月的租金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2年,補貼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
8、在廈門市軟件園設立服務外包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提供軟件開發與測試、集成電路設計、數字媒體制作等公共技術服務。對于服務外包企業使用公共服務平臺產生的費用按照50%的標準給予補貼。
9、對于有出口業績的國際服務外包企業參加重點國際展會、建立海外交付中心與代表機構可根據規定享受財政資金扶持。
10、服務外包企業被確定為市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給予20萬元資助;確定為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再給予20萬元資助。資助資金主要用于服務外包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及知識產權保護等。
申請企業同一項目只能向市政府部門申報一次。對已獲中央財政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資金支持的企業可再申報我市的人才培訓資金,由相關部門核實企業的實際培訓支出情況后,再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具體申報條件及資金額度將在年度資金申報通知中說明。
(十)對于從事服務外包的企業給予行政審批和工商登記的便利。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各部門一律不得設置前置性審批事項。對于不涉及前置審批的業務,工商部門可根據企業申請,直接在其經營范圍中核定“承接服務外包業務”或“承接XXX服務外包業務”,以方便企業按照國際慣例承接外包業務。
(十一)服務外包企業為承接外包服務項目進口所需的自用設備,以及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含軟件)及配套件、備件,可按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申請免征進口關稅。
(十二)實行靈活務實的
勞動保障政策。根據服務外包特點和企業實際,允許企業通過實行不定時、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以調整工作時間,達到與全球同步工作,合理支付費用。
(十三)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申報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經認定后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對于通過軟件企業認證的服務外包企業,可按軟件企業享受國家有關優惠政策。
(十四)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對于服務外包企業開展自主品牌建設、培育發展知名品牌,符合國家及本市有關規定的,可享受有關品牌發展政策支持。
(十五)我市各金融機構要積極開展適合服務外包產業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創新和金融服務創新。推動適合服務外包產業業態的多種信用增級形式,深化延伸對服務外包產業配套服務的信貸支持,提供差異化的信貸服務,滿足服務外包企業的融資需求,加大對服務外包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一批有實力,發展前景好、就業能力強的服務外包企業在境內外上市。
(十六)減輕服務外包企業負擔,將符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規定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參照國家“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執行。
(十七)鼓勵服務外包企業海外并購,開拓國際市場,并為服務外包企業員工境外工作提供申請簽證便利。
(十八)通過體制改革和組織制度創新,積極培育在岸服務外包市場,促進國際國內服務外包業務協調發展。鼓勵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在符合規定的條件下,將不涉及秘密的業務外包給專業企業,促進在岸服務外包的發展。
四、大力引進人才,加大實用性人才培養力度
(十九)服務外包企業新引進的高級技術人才,符合我市現行引進人才政策規定條件并已將戶口遷入廈門的,可按規定申請享受引進人才經濟補貼等優惠政策。
(二十)引導各級各類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設置相關專業和課程,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服務外包專業教育。支持建立校企結合的服務外包人才綜合培訓和實訓基地,培養適合外包企業發展需要的實用技能型和創業型人才。
五、完善投資環境,開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促進工作
(二十一)進一步加強服務外包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工作,嚴格執行
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結合實際研究制定知識產權的地方性政策。進行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立法研究,制定行業規范,實施《廈門市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客戶信息保護辦法》,保護服務外包企業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保護客戶商業秘密。
(二十二)加強我市服務外包統計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定期分析服務外包發展趨勢,為政府決策提供統計信息和統計咨詢,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公共統計信息服務。
(二十三)加強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的宣傳工作,積極組織各類政策宣講、宣傳活動,市財政對服務外包的宣傳和統計工作等方面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二十四)充分發揮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等平臺作用,加強對我市服務外包企業的宣傳和推介,幫助發包商與接包商建立對接平臺,支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廈門市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市府辦[2008]286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