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廳,各直屬機構:
現將《山西省行政復議調解和解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九年八月十日
山西省行政復議調解和解辦法
第一條 為進一步發揮行政復議制度在解決行政爭議、建設法治政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和推進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499號)及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對行政復議案件的調解、和解工作。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行政復議調解,是指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行政復議機關經查明有關行政爭議的事實,分清是非,在不違背法律和損害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的基礎上,積極進行協調,引導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協議,從而有效化解行政爭議的行政復議處理方式。
本辦法所稱行政復議和解,是指在行政復議過程中,當事人之間自行達成和解,并經行政復議機關確認準許相關和解內容,從而有效化解行政爭議的行政復議處理方式。
第四條 行政復議機關審理行政復議案件優先運用調解、和解方式。調解、和解時遵循自愿平等、合法合理和公開公正的原則,保障當事人在行政復議調解、和解過程中充分參與、陳述表達與知悉案情的權利。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運用調解、和解方式結案:
(一)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權行使的;
(二)涉及行政賠償或行政補償糾紛的;
(三)涉及自然資源所有權、使用權權屬的行政裁決、行政確權的行政爭議中,當事人就所涉權屬達成調解、和解協議的;或者該調解、和解協議的履行需要變更原具體行政行為的;
(四)因行政合同糾紛,當事人之間達成新的協議或自愿解除原合同的;
(五)因土地征收、征用或出讓、房屋拆遷、資源環境、工傷認定等行政爭議或群體性的可能影響公共利益或社會穩定的;
(六)涉及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的;
(七)有關法律、法規對解決該行政爭議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
(八)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可以調解、和解的其他情形。
第六條 當事人可以以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調解申請,口頭提出的,應當記錄在案并經當事人署名確認;行政復議機關也可以根據行政爭議的具體情況向當事人提出和解建議。
調解過程中,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提出調解方案供當事人協商時參考;當事人也可以提出調解方案。
第七條 行政復議機關主持調解,被申請人應當由主要負責人或者委托經特別授權的工作人員參加。
申請人或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調解。
第八條 行政復議機關進行調解應當制作調解筆錄。調解筆錄載明以下內容:
(一)當事人基本情況;
(二)爭議請求(答復)及理由;
(三)查明認定的事實;
(四)協調結果與依據。
經當事人協商一致同意的,以上內容中的爭議理由及查明事實部分可以適當簡化或省略。
和解協議中應當載明當事人基本情況及和解結果。
第九條 調解、和解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
(二)當事人對調解、和解事項具有處分權;
(三)第三人無異議。調解內容或和解協議可能影響第三人的權利行使或要求第三人承擔義務的,應當經第三人書面同意接受或在和解協議上署名予以明確認可;
(四)調解筆錄、和解協議采用書面形式,并經當事人署名或蓋章;
(五)和解協議經行政復議機關確認準許;
(六)不具有本辦法的禁止性內容。
第十條 調解筆錄不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內容,和解協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機關不予確認準許:
(一)違背法律、法規、規章等禁止性規定和法律原則的;
(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
(三)當事人濫用權力或權利,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其他依法不予確認的情形。
第十一條 調解達成一致的,調解筆錄應當經當事人署名或蓋章予以確認。行政復議機關根據調解筆錄及時作出行政復議調解書。該調解書自當事人簽收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達成和解的,當事人在向行政復議機關提交書面和解協議的同時,一并提交撤回行政復議申請書。行政復議機關確認準許和解協議的,下達行政復議終止通知書。
第十二條 在調解、和解過程中,當事人為達成一致而妥協認可形成的證據材料,除當事人已根據調解筆錄、和解協議履行部分外,如未能以調解、和解方式結案的,不得作為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證據或依據。
第十三條 當事人要求按照和解協議制作行政復議調解書,并符合本辦法規定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作出行政復議調解書。
當事人要求按照和解協議或調解筆錄內容制作行政復議決定書的,行政復議機關不予支持。
第十四條 行政復議調解書應當加蓋行政復議機關印章,其效力等同于行政復議決定書。
第十五條 當事人不愿意調解、無法達成調解,和解未達成協議、和解協議未被確認準許的,或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行政復議機關不得以調解、和解為由拖延案件審理。
第十六條 行政復議案件以調解、和解方式結案,該調解、和解內容對原具體行政行為有所變更的,原具體行政行為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再予以執行。
第十七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結合不同案情,探索建立針對性強、靈活多樣的調解機制。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復議專家組制度,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專家組作用,重大復雜、社會關注度高的行政復議案件調解,邀請有關專家參加。
第十八條 行政復議調解、和解工作應當納入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年度依法行政目標責任制考核的范圍。
第十九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復議調解、和解工作機制,加強與人民法院、信訪等部門的協作,積極推動社會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二十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加強行政復議工作人員調解、和解工作的業務培訓,努力提高行政復議案件的協調能力。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加強行政復議工作人員調解、和解工作的業務培訓,努力提高行政復議案件的協調能力。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10-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0-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9-07-19國務院關于拉薩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