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函[1994]116號 1994年11月18日)
江蘇、
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報批
鎮江市職工醫療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請示》(蘇政發[1994]91號)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再次報請審批的請示》(贛府字[1994]315號)收悉。國務院原則同意《鎮江市職工醫療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和《
九江市職工醫療社會保險暫行規定》(簡稱《暫行規定》),認為《實施方案》和《暫行規定》符合國務院批準的四部委《關于職工醫療制度改革的試點意見》精神。請江蘇省鎮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按此方案于1994年12月開始實施?,F將有關問題進一步批復如下:
一、關于虧損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問題。虧損企業應努力克服困難,繳納醫療保險金,使醫療機構能夠對這些企業的職工繼續提供醫療服務,不致影響社會的穩定。虧損企業參加醫療保險后,可以使職工的醫療保障社會化,實際上會減輕企業的負擔。虧損企業籌集醫療保險基金的具體辦法可在試點過程中探索。
二、關于私營企業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問題??紤]到私營企業情況比較復雜,可以先進行試點。
三、國務院重申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實行屬地原則。所有中央部屬和省屬企、事業單位都必須參加所在地的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試點,執行當地統一的繳費標準及有關政策規定。
四、關于個人醫療帳戶問題??紤]到45歲以上的職工患病較多,但他們過去沒有醫療帳戶的積累,應在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初期,對他們有所照顧。因此,原則同意鎮江市、九江市提出的意見,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費中,計入個人醫療帳戶的部分,可按職工年齡確定不同的比例。
五、同意鎮江市、九江市為切實加強對離休干部醫療費用的管理,對離休干部設立個人醫療費用臺帳或個人醫療帳戶,但一般不繳納醫療保險費。
九江市對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享受副地級以下待遇的離休干部,實行自付少量醫療費的辦法,已實行兩年多,且已為這些離休干部所接受,可以繼續試行。
六、關于職工供養的直系親屬的醫療保障問題??紤]到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需作進一步研究。因此,暫不納入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試點范圍。各企、事業單位可按現行辦法執行?!?
七、原則同意鎮江市、九江市提出的建立對醫患雙方制約機制的意見。為保證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必須切實搞好醫療單位內部的管理改革,既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又要認真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
八、醫療單位屬于社會公益事業單位,應由當地政府規劃、建設。醫療單位的基本建設及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維修要納入同級政府的基本建設計劃和財政預算,統籌安排。當地政府還要幫助醫療單位逐步解決合理補償問題,實行醫療服務和銷售藥品收入分別管理、分開核算,使它們不僅能維持正常的運行,還能不斷得到發展。
九、同意鎮江市、九江市在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中,采取不同的領導管理體制,以便通過實踐總結經驗。
十、要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醫療保險基金要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建立分級管理責任制,完善財務、會計、審計和預、決算審批制度,切實保證基金的合理使用,防止挪用。
一旦出現問題,應該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管理費應該力求節約。管理費的提取比例不超過實際收取的醫療保險基金的2%。
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涉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強,難度大。希望你們繼續努力,精心組織實施。要認真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發動和依靠廣大干部群眾不斷克服改革進程中的困難,做好試點工作,為下一步全面開展職工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經驗。
附件:1.鎮江市職工醫療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2.九江市職工醫療社會保險暫行規定(略)
附件一:
鎮江市職工醫療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根據國務院關于在我市進行職工醫療制度改革試點的指示精神和國家體改委、財政部、
勞動部、衛生部《關于職工醫療制度改革的試點意見》,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提出鎮江市職工醫療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
一、改革的目標和原則
社會保障體系是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的支柱之一,醫療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改革現行公費、勞保醫療制度,逐步建立起適應我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醫療保險模式,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職工醫療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統籌醫療基金與個人醫療帳戶相結合的社會保險制度,并且使之逐步覆蓋城鎮所有
勞動者。
這項改革遵循以下原則:
?。ㄒ唬┙⑦m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在保證效率的基礎上強調公平的原則,使城鎮全體勞動者都能獲得基本醫療保障。
?。ǘ┗踞t療保障的水平和方式要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醫療費用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
(三)職工享受基本醫療保障的待遇要與個人對社會的貢獻適當掛鉤,以利于調動職工勞動積極性。
?。ㄋ模┙︶t患雙方的制約機制,因病施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ㄎ澹┕M、勞保醫療制度按照統一的新制度和政策同步改革,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方式和基本結構要統一,基金集中管理,內部分開核算。
?。嵭姓路珠_,政府主管部門制定政策、制度;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運營和管理由相對獨立的社會醫療保險事業機構承擔,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加強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保證基金的合理使用。
(七)實行屬地原則,本市范圍內的(含縣市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各類企業(暫不含鄉鎮企業、私營企業)的職工(含固定工、
勞動合同制工和計劃內臨時工,下同),部省屬和外地駐鎮單位的職工,全部參加職工醫療制度改革。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建議醫療保險基金制度,實行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合理負擔。
醫療保險基金指國家為保障職工患病期間的基本醫療,由社會醫療保險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單位和個人征繳用于職工醫療保險的專項基金。醫療保險基金包括社會統籌醫療基金和個人醫療帳戶兩個部分。其基金來源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繳納兩方面構成:
1.用人單位繳費。
國家機關、事業、企業單位按全市統一的提取比例繳納醫療保險基金。改革起步時,以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工資總額與離退休人員費用總額之和為基數,暫按10%提取。具體辦法是:
國家機關、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和差額預算管理的全民所有制醫院,在各單位預算內資金中列支;
差額預算管理的基本事業單位及自收自支、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在單位提取的醫療基金中列支;
企業的在職職工在“職工福利費”中列支,離退休人員在
勞動保險費中列支。
?。玻毠€人繳費。
改革起步時,國家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職工暫按本人年工資總額的1%繳納。
為不影響職工的實際收入,職工個人繳費在增加工資的基礎上進行(“三資”企業根據其工資水平自主確定)。增資的數額,基本相當于本人繳納醫療保險基金的數額。
通過試點探索私營企業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做法和經驗,逐步實施。
?。ǘ┌凑諅€人積累與社會統籌互濟的原則,建立個人醫療帳戶。
社會醫療保險機構為每個職工(含退休人員)建立個人醫療帳戶。個人醫療帳戶中的基金來源:
1.職工個人按年工資總額1%繳費的部分(退休人員不繳納);
?。玻萌藛挝话绰毠€人年工資總額10%提取醫療保險基金,并且對45歲以上和45歲以下的職工按照不同比例計入個人醫療帳戶。
?。常萌藛挝话赐诵萑藛T個人年退休費用10%提取醫療保險基金,并且將其一半劃入個人醫療帳戶。
個人醫療帳戶專門用于支付個人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其本金和利息為個人所有,可以結轉使用和依法
繼承。
職工在本市變換工作單位,其醫療帳戶隨之轉移并繼續使用;調離本市時,其結余的個人醫療保險金隨同轉移。
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在職國家干部,同在職職工一樣,建立個人醫療帳戶,享受規定的醫療保險待遇。參加醫療保險后離休的干部,個人醫療帳戶中的資金不再增加,用完為止。
二等乙級以上(含二等乙級,下同)
傷殘軍人、離休人員不設立個人醫療帳戶,但應建立醫療費用臺帳。
?。ㄈ└母锖蟮穆毠めt療保險待遇。
?。保矃⒈B毠ぴ卺t療保險機構確認的定點醫療、醫務所(室)就診,其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醫療帳戶支付;個人醫療帳戶不足支付時,再由職工自付。按年度計算,職工在個人醫療帳戶之外自付的醫療費用,超過本人(不含退休人員)年工資額的5%以上部分,由社會統籌醫療基金支付,但個人仍要負擔一定比例,采取分段累加計算:超過本人年工資額5%以上至5000元部分,個人負擔10%;5000元以上至10000元部分,個人負擔8%;10000元以上部分,個人負擔2%。退休人員按在職職工規定比例的一半支付。
2.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離休人員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全部由社會統籌醫療基金支付。
?。常加袊艺J定的特殊病種、實施計劃生育手術及其后遺癥(經縣以上計劃生育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鑒定確認)的職工,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全部由社會統籌醫療基金支付。
?。矗毠ぷ优ê毶优?、大專院校在校生和企業職工供養直系親屬暫按原管理辦法執行。
5.由于醫療費用開支過多而影響職工家庭基本生活的,其所在單位應給予適當補助和由工會通過建立職工互助儲金辦法解決。
(四)建立有效的醫療費用制約機制。
加強對醫患雙方的有效制約。由社會醫療保險機構對定點醫院、處方外配點和用人單位執行醫療保險政策的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嚴格獎懲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保朴喡毠€人醫療費用的制約措施。
由社會醫療保險機構統一制發《職工醫療保險證歷》,患者憑其就診,對將《職工醫療保險證歷》轉借他人和冒名就診者,要追回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并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
制訂醫療保險基本用藥目錄,超出目錄部分的費用全部自理;進行特種檢查治療(如MRI、CT等高級儀器檢查),須經所在定點醫療“職工醫療保險管理小組”審批,其費用個人負擔20%,不計入當年按比例負擔部分。
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和離休人員,在保證基本醫療的基礎上,加強檢查、用藥等方面的管理,凡超出醫療保險基本用藥目錄的費用全部自理,特種檢查、治療費用個人也應適當負擔。其負擔比例不超過在職職工的50%。
2.健全醫療單位和處方外配點的管理制度。
衛生部門負責定點醫院的資格審定并會同醫藥主管部門搞好處方外配藥品銷售點的資格審定,由社會醫療保險機構確認并與其簽訂醫療保險服務范圍、項目;費用定額等內容的合同,明確責任、權利和義務。
衛生主管部門按國家規定,制定疾病診治技術規范和可報銷藥品目錄;物價部門會同衛生部門制定合理的醫療收費標準,報省級物價部門批準后實施,并且將醫院收費標準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
改革并完善醫療費用支付辦法。由衛生主管部門會同醫療保險機構,在核準上年度公費和勞保醫療平均門診人次費用、平均住院天數、平均床日費用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實行定額管理,醫院的銷售藥品收入和醫療服務收入要分別管理,分別核算。要促進醫院深化改革,提高服務質量,形成良性運行機制。
在醫療保險機構確認的定點醫院中,允許職工選擇幾個定點醫院就醫,允許病人持處方到定點藥品銷售點購藥。醫院或藥品銷售單位如違反規定,醫療保險機構有權監督批評。直至取消定點資格。
?。ㄎ澹┽t療保險基金的籌集和管理。
1.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由市社會醫療保險機構負責籌集醫療保險基金,實行專戶儲存,專帳記載,??顚S?,加強管理??紤]目前的財政體制,暫實行市、縣分級核算,由市在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部分提取10%作為市級調節基金。實行醫療保險制度后,原《鎮江市企業職工大病醫療社會保險暫行辦法》不再執行,積累的大病醫療保險基金并入社會統籌醫療基金。
?。玻畬U醫療保險基金的單位,按日罰款2‰的滯納金;無故逾期三個月未繳納的,醫療保險機構可申請人民法院采取法律手段強制劃扣。企業單位分立、合并、終止時必須先清償欠繳的醫療保險基金;發生破產的,在清算財產時,必須先繳足在職職工當年和離退休人員10年的醫療保險金。
?。常t療保險基金及其利息不征稅費。個人帳戶中的醫療保險基金,按城鄉居民個人存款同期利率計息并納入本金。
?。矗⒇斦徲嫷炔块T和工會、職工代表參加的醫療保險監督組織,定期檢查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運營和管理情況并向社會公布。
三、改革的組織實施和步驟
為了加強對醫療制度改革的領導,市政府成立鎮江市職工醫療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政府主要領導負責這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各縣(市)區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具體負責試點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
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成立鎮江市職工醫療保險管理委員會,由體改、財政、勞動、衛生、人事、社會保險、物價、醫藥等部門參加。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組建鎮江市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將社會保險局基金管理科、公費醫療辦公室和
社會勞動保險管理處大病醫療保險科予以合并。職工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可從醫療保險基金中提取不超過2%的管理費。市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負責經辦全市醫療保險業務,主要職責是:
?。保撠熱t療保險基金的籌集、運營和管理;
?。玻幹漆t療保險基金預決算;
?。常撠煂Χc醫院和處方外配點的資格確認和檢查監督;
4.處理職工有關醫療保險的查詢;
?。担岢龈倪M和完善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議和意見;
6.做好相應的配套服務工作。
在縣(市)建立相應的職工醫療保險管理委員會和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負責本地區醫療保險工作。
具體實施步驟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1994年5月-8月底)為準備階段。主要做好宣傳發動、建立組織、調查研究、測算摸底、制訂方案和相應的配套改革措施并上報審批等工作。
第二階段(1994年9月-10月底)為試運行階段。實施方案經國務院批準后,在全市范圍內組織試運行,主要做好醫療保險基金籌集、個人醫療帳戶建立、各種證冊印制、業務人員培訓等工作,選擇部分單位和定點醫院全面試行新的醫療制度,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充實、完善實施方案。
第三階段(1994年12月1日起)為正式運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