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和瓊海市吸引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瓊海市吸引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實施辦法》已經十二屆6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00七年一月十日
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國家人事部關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令[2005]第6號)和
海南省人事
勞動保障廳關于《海南省事業單位新進人員招聘辦法》(瓊人勞保[2005]57號)精神,規范我市事業單位的招聘行為,提高人員素質,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招聘原則
第一條 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及涉密崗位等確需使用其他辦法選拔任用人員外,都要實行公開招聘。
第二條 公開招聘要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第三條 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招聘人員應在編制限額內進行。差額撥款和經費自籌的事業單位在編外招聘專業技術人員,須報市編制部門核準后進行。
二、招聘范圍、條件及程序
第四條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一般在本市范圍內進行,個別短缺專業可以面向市外。凡符合條件的各類人員均可報名應聘。
第五條 應聘人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遵守憲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崗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身體或其他條件。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不得設置歧視性和有損公平競爭的條件和要求。
第六條 公開招聘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招聘計劃;
(二)發布招聘信息;
(三)受理應聘人員的申請,對資格條件進行審查;
(四)考試、考核;
(五)身體檢查;
(六)根據考試、考核結果,確定擬聘人員;
(七)公示招聘結果;
(八)簽訂
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三、招聘工作的組織
第七條 市成立由人事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用人單位及有關專家組成的招聘工作組織,負責本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的具體實施。
第八條 招聘計劃由用人單位負責編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單位人員編制余缺數額、招聘的崗位和條件、招聘人員的數量。
第九條 招聘計劃由用人單位在每年5月底前向人事部門申報,人事部門綜合全市情況向市政府請示,經市政府核定審批后,每年8月全市統一進行一次公開招聘。
第十條 招聘信息發布、資格審查、考試考核等工作,由市成立的招聘工作組織具體負責。
第十一條 招聘費用以實際開支數額,按用人單位招聘人數平均負擔。
四、考試與考核
第十二條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一般采取考試和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第十三條 考試采取筆試、面試、技能操作測試等方式進行。
第十四條 考試科目與方式根據行業、專業及崗位特點確定。
第十五條 考試的命題可委托市級以上具有命題資質的機構受理,同時必須嚴格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六條 對通過考試選拔的擬聘人員,由用人單位組織對其思想政治表現、道德品質、業務能力、工作實績等情況進行考核,寫出考核材料,并對應聘人員資格條件進行復查。
第十七條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崗位的招聘人數與應聘該崗位符合條件人數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3方能進行筆試。未達到1:3比例的,應相應遞減招聘人數。特殊崗位或緊缺專業未達到1:3比例的須報經市人事部門批準。面試人選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分至低分依次確定,崗位招聘人數與面試人數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2、不高于1:3。特殊崗位或緊缺專業,經市人事部門批準可按1:1比例進行面試。
第十八條 事業單位招聘下列人員可不經過考試:
(一)軍隊轉業干部、隨軍家屬等政策性安置人員;
(二)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高級專業資格的人員;
(三)從市外引進優秀人才的配偶或子女。
五、聘用手續的辦理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負責人員集體研究,按照考試和考核結果擇優確定擬聘人員。
第二十條 對擬聘人員在適當范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5個工作日。
第二十一條 由人事部門將擬聘人員上報市政府審批,并備案。
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和瓊海市吸引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瓊海市吸引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實施辦法》已經十二屆6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00七年一月十日
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國家人事部關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令[2005]第6號)和海南省人事勞動保障廳關于《海南省事業單位新進人員招聘辦法》(瓊人勞保[2005]57號)精神,規范我市事業單位的招聘行為,提高人員素質,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招聘原則
第一條 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及涉密崗位等確需使用其他辦法選拔任用人員外,都要實行公開招聘。
第二條 公開招聘要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第三條 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招聘人員應在編制限額內進行。差額撥款和經費自籌的事業單位在編外招聘專業技術人員,須報市編制部門核準后進行。
二、招聘范圍、條件及程序
第四條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一般在本市范圍內進行,個別短缺專業可以面向市外。凡符合條件的各類人員均可報名應聘。
第五條 應聘人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遵守憲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崗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身體或其他條件。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不得設置歧視性和有損公平競爭的條件和要求。
第六條 公開招聘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招聘計劃;
(二)發布招聘信息;
(三)受理應聘人員的申請,對資格條件進行審查;
(四)考試、考核;
(五)身體檢查;
(六)根據考試、考核結果,確定擬聘人員;
(七)公示招聘結果;
(八)簽訂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三、招聘工作的組織
第七條 市成立由人事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用人單位及有關專家組成的招聘工作組織,負責本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的具體實施。
第八條 招聘計劃由用人單位負責編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單位人員編制余缺數額、招聘的崗位和條件、招聘人員的數量。
第九條 招聘計劃由用人單位在每年5月底前向人事部門申報,人事部門綜合全市情況向市政府請示,經市政府核定審批后,每年8月全市統一進行一次公開招聘。
第十條 招聘信息發布、資格審查、考試考核等工作,由市成立的招聘工作組織具體負責。
第十一條 招聘費用以實際開支數額,按用人單位招聘人數平均負擔。
四、考試與考核
第十二條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一般采取考試和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第十三條 考試采取筆試、面試、技能操作測試等方式進行。
第十四條 考試科目與方式根據行業、專業及崗位特點確定。
第十五條 考試的命題可委托市級以上具有命題資質的機構受理,同時必須嚴格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六條 對通過考試選拔的擬聘人員,由用人單位組織對其思想政治表現、道德品質、業務能力、工作實績等情況進行考核,寫出考核材料,并對應聘人員資格條件進行復查。
第十七條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崗位的招聘人數與應聘該崗位符合條件人數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3方能進行筆試。未達到1:3比例的,應相應遞減招聘人數。特殊崗位或緊缺專業未達到1:3比例的須報經市人事部門批準。面試人選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分至低分依次確定,崗位招聘人數與面試人數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2、不高于1:3。特殊崗位或緊缺專業,經市人事部門批準可按1:1比例進行面試。
第十八條 事業單位招聘下列人員可不經過考試:
(一)軍隊轉業干部、隨軍家屬等政策性安置人員;
(二)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高級專業資格的人員;
(三)從市外引進優秀人才的配偶或子女。
五、聘用手續的辦理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負責人員集體研究,按照考試和考核結果擇優確定擬聘人員。
第二十條 對擬聘人員在適當范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5個工作日。
第二十一條 由人事部門將擬聘人員上報市政府審批,并備案。
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和瓊海市吸引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瓊海市吸引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實施辦法》已經十二屆6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00七年一月十日
瓊海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國家人事部關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令[2005]第6號)和海南省人事勞動保障廳關于《海南省事業單位新進人員招聘辦法》(瓊人勞保[2005]57號)精神,規范我市事業單位的招聘行為,提高人員素質,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招聘原則
第一條 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及涉密崗位等確需使用其他辦法選拔任用人員外,都要實行公開招聘。
第二條 公開招聘要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第三條 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招聘人員應在編制限額內進行。差額撥款和經費自籌的事業單位在編外招聘專業技術人員,須報市編制部門核準后進行。
二、招聘范圍、條件及程序
第四條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一般在本市范圍內進行,個別短缺專業可以面向市外。凡符合條件的各類人員均可報名應聘。
第五條 應聘人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遵守憲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崗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身體或其他條件。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不得設置歧視性和有損公平競爭的條件和要求。
第六條 公開招聘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招聘計劃;
(二)發布招聘信息;
(三)受理應聘人員的申請,對資格條件進行審查;
(四)考試、考核;
(五)身體檢查;
(六)根據考試、考核結果,確定擬聘人員;
(七)公示招聘結果;
(八)簽訂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三、招聘工作的組織
第七條 市成立由人事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用人單位及有關專家組成的招聘工作組織,負責本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的具體實施。
第八條 招聘計劃由用人單位負責編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單位人員編制余缺數額、招聘的崗位和條件、招聘人員的數量。
第九條 招聘計劃由用人單位在每年5月底前向人事部門申報,人事部門綜合全市情況向市政府請示,經市政府核定審批后,每年8月全市統一進行一次公開招聘。
第十條 招聘信息發布、資格審查、考試考核等工作,由市成立的招聘工作組織具體負責。
第十一條 招聘費用以實際開支數額,按用人單位招聘人數平均負擔。
四、考試與考核
第十二條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一般采取考試和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第十三條 考試采取筆試、面試、技能操作測試等方式進行。
第十四條 考試科目與方式根據行業、專業及崗位特點確定。
第十五條 考試的命題可委托市級以上具有命題資質的機構受理,同時必須嚴格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六條 對通過考試選拔的擬聘人員,由用人單位組織對其思想政治表現、道德品質、業務能力、工作實績等情況進行考核,寫出考核材料,并對應聘人員資格條件進行復查。
第十七條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崗位的招聘人數與應聘該崗位符合條件人數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3方能進行筆試。未達到1:3比例的,應相應遞減招聘人數。特殊崗位或緊缺專業未達到1:3比例的須報經市人事部門批準。面試人選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分至低分依次確定,崗位招聘人數與面試人數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1:2、不高于1:3。特殊崗位或緊缺專業,經市人事部門批準可按1:1比例進行面試。
第十八條 事業單位招聘下列人員可不經過考試:
(一)軍隊轉業干部、隨軍家屬等政策性安置人員;
(二)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高級專業資格的人員;
(三)從市外引進優秀人才的配偶或子女。
五、聘用手續的辦理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負責人員集體研究,按照考試和考核結果擇優確定擬聘人員。
第二十條 對擬聘人員在適當范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5個工作日。
第二十一條 由人事部門將擬聘人員上報市政府審批,并備案。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
委托人與受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確定人事關系。
第二十三條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人員按規定實行
試用期制,試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內,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滿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六、招聘工作的紀律和監督
第二十四條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必須實行回避制度。凡與聘用單位負責人員有夫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系的應聘人員,不得應聘該單位負責人員的秘書或者人事、財務、紀檢監察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崗位。
招聘工作組織成員在辦理人員招聘事項時與應聘人員有上述親屬關系的,也應回避。
第二十五條 招聘工作要始終置于紀檢監察部門和群眾的監督下進行,切實做到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
第二十六條 嚴格招聘工作紀律。對有下列違反規定情形的,必須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應聘人員偽造、涂改證件、證明,或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應聘資格的;
(二)應聘人員在考試、考核過程中作弊的;
(三)招聘工作人員指使、縱容他人作弊,或在考試考核過程中參與作弊的;
(四)招聘工作人員故意泄露考試題目的;
(五)事業單位負責人員違反規定私自聘用人員的;
(六)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違反規定,影響招聘公平、公正進行的;
(七)違反本規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紀律的應聘人員,視情節輕重取消考試或聘用資格;對違反本規定招聘的受聘人員,一經查實,應當解除聘用合同,予以清退。
第二十八條 對違反公開招聘紀律的工作人員,視情節輕重,予以相應的行政處分并調離工作崗位。
第二十九條 事業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招聘人員的,由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或市人事部門按照下列辦法分別處理:
單位負責人員私自招聘臨時人員,責令限期改正,招聘的臨時人員一律予以清退;情節較重或者在限期內未及時改正的,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并調整工作崗位;利用招聘臨時人員之機謀取私利的,要從嚴查處,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 本實施辦法與國家人事部和省人事勞動保障廳有關規定不一致的,以國家人事部和省人事部門的規定為準。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