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發包與承包
第三章 承包合同的訂立
第四章 承包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第五章 無效承包合同的確認和處理
第六章 違反承包合同的責任
第七章 承包合同糾紛的處理
第八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包括經濟聯合總社、經濟聯合社、經濟合作社)的承包合同管理,維護發包方與承包方的合法權益,穩定農村經濟秩序,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將其擁有所有權的農業、林業、牧業、副業、漁業、工業、商業、建筑業、運輸業、服務業等方面的生產資料、經營項目和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國家資源(以下統稱生產經營項目),發包給本社社員或社外的法人、公民承包經營時,當事人雙方訂立的承包合同的管理。
第三條 訂立承包合同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貫徹自愿互利、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承包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
第四條 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將生產經營項目發包后,其所有權不變,承包方只享有承包合同規定的經營權、使用權。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委員會和鄉(鎮)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承包合同主管機關,其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有關承包合同的法律、法規,制定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二)指導承包合同的簽訂、變更、解除;
(三)負責承包合同的鑒證;
(四)檢查監督承包合同的履行;
(五)確認無效承包合同。
第二章 發包與承包
第六條 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將生產經營項目發包時,本社社員及社外的法人、公民均可承包。
發包方要求擔保的,承包方須提供財產擔保或保證人,保證人負連帶責任。社外的法人、公民請求承包的,必須提供有效證件及財產擔保。
在同等條件下,本社社員有權優先承包;承包合同期滿后,在同等條件下,原承包方可優先承包。
第七條 發包項目、方式、期限和條件,應由社委會或社員代表大會民主議定,由其法定代表人具體實施。
公開招標的專業承包項目,應在投標前十天張榜公布,任何人不得仗權壓價和壟斷承包。
第八條 發包方有權按承包合同規定收取承包款(物)和集體提留,有權監督承包方按承包合同規定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有權制止承包方在生產經營上的違法行為。
發包方不得侵犯承包方的合法權益,不得非法干預承包方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并有按承包合同規定向承包方提供生產經營條件的義務。
第九條 承包方享有承包合同規定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護。
承包方負有維護地力、設施、設備和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義務,不得進行破壞性、掠奪性生產經營,不得擅自在承包土地上挖塘、取土、打坯、燒磚瓦、取沙、采石、開礦、建房、葬墳,不得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性質。
第三章 承包合同的訂立
第十條 承包合同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由當事人雙方簽字,發包方須加蓋公章。承包合同簽訂后,發包方應向本社社員公布,并接受監督。
屬于發包方法定代表人承包的,由社員代表大會推舉若干人代表發包方簽名,并加蓋公章。
第十一條 承包合同應具備以下主要條款:
(一)承包項目名稱、數量、質量、地點、期限、生產經營方式;
(二)發包方提供的生產經營條件;
(三)承包方應承擔的稅金、國家任務、承包款(物)、各項提留以及固定資產的折舊費;
(四)承包方增加投入,增添設施,技術改造,提高地力或生產能力的補償、獎勵規定;承包方丟荒、破壞耕地,破壞森林資源和損壞設備,實行掠奪性經營或非法經營造成地力、生產能力下降的處罰辦法;
(五)違約責任、風險責任及處理辦法;
(六)承包前和承包合同期滿后債權、債務(包括貸款)的處理辦法;
(七)承包合同期滿時的財產移交、清算辦法;
(八)當事人雙方約定的糾紛處理辦法(向農村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九)當事人雙方認為必須明確的其他事項。
第四章 承包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允許按本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變更或解除承包合同:
(一)經當事人雙方協商同意,并且不損害國家、集體利益的;
(二)訂立承包合同所依據的國家計劃、價格、稅收等發生變化,繼續履行將嚴重影響一方利益的;
(三)由于不可抗力或當事人一方雖無過失但無法防止的外因,致使承包合同無法履行的;
(四)承包的生產資料被合法征用或對適度規模經營有利,經本社全體社員討論同意的;
(五)因當事人一方違約,使農村承包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
(六)承包方進行破壞性、掠奪性生產經營,經發包方勸阻無效的;
(七)承包方喪失承包經營能力的;
(八)當事人一方由于企業關閉、停產、轉產而使承包合同確實無法履行的;
(九)承包合同所規定的權利義務顯失公平的。
第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需要變更或解除承包合同,應及時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對方應在接到通知書后十五日內予以答復(當事人雙方有約定的除外),并由當事人雙方協商達成書面協議,協議未達成之前,原承包合同仍然有效。經鑒證的,要報原鑒證的機關備案。
逾期不答復或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按當事人雙方約定的糾紛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因承包合同的變更或解除使對方遭受損失的,除依法可減免的外,應由責任方賠償。
第十四條 在承包合同期內,承包方經發包方書面同意,將承包項目的部分或全部轉包給他人時,原承包合同仍然有效,原承包方應與第二承包方另簽訂轉包合同。
承包方經發包方書面同意,可將承包項目的部分或全部退回發包方或轉讓給其他人,原承包合同的部分或全部即行終止。
第五章 無效承包合同的確認和處理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無效承包合同:
(一)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
(二)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
(三)違背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民主議定原則的;
(四)采取欺詐、脅迫或仗權壓價等不正當手段簽訂的;
(五)發包方無權發包的;
(六)承包方擅自與他人簽訂的轉包合同或通過轉包從中漁利的。
第十六條 無效承包合同從訂立之日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不受法律保護。承包合同部分無效的,如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承包合同被確認無效后,當事人一方依據該承包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應返還給對方;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所遭受的損失;如果當事人雙方都有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違反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承包合同,如果雙方都是故意的,應追繳當事人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返還第三人。
第十七條 無效承包合同的確認權,歸農村承包合同主管機關和人民法院。
當事人對農村承包合同主管機關的確認不服的,可在確認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農村承包合同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可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不起訴,又不執行的,農村承包合同主管機關可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第六章 違反承包合同的責任
第十八條 因當事人過錯造成承包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有過錯的當事人一方應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雙方都有過錯的,由當事人雙方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違約責任。
違約方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應在承包合同中約定,違約金不足彌補實際損失的,違約方還應支付賠償金。對方要求繼續履行承包合同的,違約方應繼續履行。
第十九條 承包方因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承包合同,應及時通知發包方,經所在地農村承包合同主管機關證明后,并經當事人雙方協商,可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履行,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十條 因發包方或其上級主管機關的行政干預,造成承包合同不能履行的,原承包合同仍然有效;由此造成承包方經濟損失的,由發包方或其上級主管機關負責賠償。
第二十一條 承包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負責在承包期內修復或賠償:
(一)對承包土地使用不當或改變用途造成土地荒蕪或破壞的;
(二)對承包的生產設備和機具使用、管理不當造成損壞或丟失的;
(三)對承包的林木、果樹或水面管理不當造成毀壞的。
第二十二條 經批準的國家建設和鄉鎮建設項目需征用承包的土地,承包方應按土地管理部門規定的期限停止被征用土地上的生產經營活動。因征用土地造成承包方經濟損失的,發包方應按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第七章 承包合同糾紛的處理
第二十三條 承包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糾紛時,應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當事人雙方可根據承包合同訂立時自愿約定的糾紛處理辦法或事后雙方達成的協議,向農村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申請調解、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四條 不設區的市、縣(區)、鄉(鎮)設立農村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由若干名仲裁員(含兼職仲裁員)組成。其成員由上一級農村承包合同主管機關批準的具有仲裁員資格的人員擔任。
第二十五條 承包合同糾紛案件由發包方所在地的鄉(鎮)仲裁委員會管轄。
仲裁委員會辦理承包合同糾紛案件,由仲裁員三人組成仲裁庭進行。
對一些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承包合同糾紛,可由仲裁員一人主持調解和仲裁。
第二十六條 仲裁委員會對承包合同糾紛的調解,達成協議的,必須制作調解書,調解書經當事人雙方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能達成協議的,或調解書簽收前反悔的,由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并制作仲裁決定書。
當事人對仲裁委員會仲裁不服的,有權在仲裁決定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仲裁委員會申請復議。上一級仲裁委員會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仲裁復議決定。上一級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復議決定,即為終局裁決。逾期不申請復議,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決定,即為終局裁決。
當事人一方不執行已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仲裁決定書或仲裁復議決定書的,另一方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第二十七條 仲裁委員會對受理的農村種植業、養殖業等季節性強的承包合同糾紛,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先予裁定恢復生產、變賣鮮活產品,然后解決糾紛。
當事人對先予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仲裁委員會裁定先予執行的,可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國營農、林、牧、漁場管轄的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承包合同,可按本條例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條例自1992年6月1日起施行。
1987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頒布的《廣東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承包合同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五號
201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1990-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