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管理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 第109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管理辦法》已經2015年9月1日自治區十二屆人民政府第5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自治區主席 陳 武
2015年9月22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管理,提高地震災害防御能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廣西壯族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分為國家級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和自治區級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國家級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由國務院劃定。自治區級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根據地震活動趨勢和震害預測結果提出確定意見,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
第三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地震監測臺網基礎設施建設及更新改造,建立與震情形勢相適應的地震監測設施和技術手段,完善震情跟蹤、流動監測和群測群防工作,提高地震監測能力和預報水平。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加強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地震監測預報工作:
(一)根據全區震情跟蹤方案,加強震情跟蹤和地震活動趨勢分析評估,強化地震短期與臨震跟蹤監測措施;
(二)根據全區地震監測臺網規劃,提高臺網密度,消除地震監測弱區和盲區,提高地震實時監測和速報能力;
(三)完善流動式地震監測手段,根據震情形勢擴大動態監測范圍,加密觀測次數,提高地震短期與臨震跟蹤監測能力;
(四)健全短期與臨震震情跟蹤會商制度,建立適應本地區特征的地震預測判定指標體系。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單位應當為地震監測臺網的建設和運行提供用地、通信、交通、電力等保障條件。
第四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地震烈度和預警系統建設,提高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能力,實現地震參數、災情快速評估。
在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內建設地震預警系統,可以充分利用中小學校、氣象臺站、廣播、電視設施等建設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臺站,并試點建設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系統,相關設施的產權人或者經營管理單位應當給予支持。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地震監測和預警設施的建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信息存儲、使用、發布的指導和監督,實現地震監測和預警數據信息的實時共享。
第五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地震觀測環境保護范圍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總體規劃,加強地震監測設施與地震觀測環境保護。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標準劃定地震觀測環境保護范圍,報同級人民政府審定后向社會公布,設置保護標志,落實保護措施。
第六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內一次齊發爆破用藥超過6000千克TNT炸藥能量以上的爆破作業,公安機關應當在辦理審批手續后,及時通報當地同級地震工作主管部門。爆破作業單位在實施爆破作業24小時前,將爆破作業的時間、地點、用藥量書面報告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
第七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穩定的群測群防工作隊伍和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加強群測群防工作。具體辦法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另行制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觀測到可能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象,應當及時向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報告。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立即組織調查核實。
第八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建設工程選址應當避讓活動斷層、采空區、沉陷區或者可能發生滑坡、崩塌、地裂縫等地震地質災害的危險區。
第九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建設單位組織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將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標準的執行情況納入竣工驗收內容。
第十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人員密集場所、可能產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設施的地震安全隱患排查統一納入安全檢查內容,組織地震、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安全生產等有關部門開展排查,及時消除隱患。
第十一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抗震設防納入鄉規劃、村莊規劃和新農村建設內容,制定扶持政策,重點推進農村危舊房抗震改建改造。
住房城鄉建設、地震等有關部門應當為農村抗震設防建設開展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
第十二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利用社會資源,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基地、地震科普展館、科技館地震科普展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地震遺址遺跡保護。
第十三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應當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學生的安全教育內容,每個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應急疏散演練。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行政學院應當將地震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納入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培訓教育的重要內容。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向社會購買地震科普宣傳服務。
第十四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下列單位應當編制地震應急預案,并報當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備案:
(一)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信等工程設施的經營管理單位;
(二)學校、醫院、大型商場、大型文化體育設施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
(三)核電、礦山、大型水庫、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等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生產經營單位;
(四)新聞、廣播電視等承擔應急宣傳任務的單位。
第十五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自治區地震危險區判定結果的基礎上,開展地震災害應急風險評估,確定本區域地震應急風險等級,制定應急救援方案,做好應急救援準備。
第十六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組織開展地震應急綜合演練。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根據地震應急預案,適時開展地震應急避險和救助演練。
第十七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實際,建立健全地震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地震應急儲備參考標準,加強對地震應急儲備工作的指導。
第十八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地震應急監督檢查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準備專項監督檢查工作。
第十九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利用已有的廣場、公園、綠地、體育場館、人防設施和學校操場等場所,按照相關標準建設與當地人口分布相匹配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用作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工程,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和具備作為避難場所的必要條件。
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位置應當向社會公布,設置明顯的指示引導標志。
第二十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后,地震災區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按照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決定、命令,組織民眾疏散,開展自救互救,維護社會秩序。
廣場、公園、綠地、學校等產權人或者經營管理單位有接納災民避難的義務。
第二十一條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各級人民政府及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未按照本辦法規定采取防震減災措施或者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一號
2009-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23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3-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通知
2009-02-03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2009-01-04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
2008-08-03國務院關于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07-22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管理條例
2008-03-06護士條例
2008-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鮮活農產品運輸和銷售工作的通知
2008-0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北京百花山等19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