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政許可中介服務管理辦法》已經2015年7月9日省人民政府第54次常務會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省 長 李錦斌
2015年12月3日
安徽省行政許可中介服務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guī)范行政許可中介服務,促進和保障行政許可的依法實施,優(yōu)化經濟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行政許可中介服務(以下簡稱許可中介服務),是指行政許可機關依法要求申請人委托中介服務組織開展的作為行政許可條件的有償服務。
第三條 本省行政區(qū)域內的許可中介服務管理,適用本辦法。
其他行政行為所需中介服務的管理,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所屬部門、下級人民政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jiān)督檢查,及時糾正行政許可實施中的違法行為;對許可中介服務實行清單管理,向社會公布許可中介服務項目清單;培育許可中介服務市場,鼓勵許可中介服務公平競爭。
第五條 行政許可機關應當在受理許可的辦公場所和本機關政府網站公布許可中介服務項目的名稱、設定依據和許可中介服務基本要求。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決定對許可中介服務有資質資格要求的,一并公布資質資格要求。
第六條 行政許可機關應當在受理許可的辦公場所和本機關政府網站,政務服務機構應當在政務服務辦事大廳設立公示欄,公示許可中介服務組織的名稱、辦公地址、聯(lián)系方式,為行政許可申請人選擇中介服務提供方便。每一許可中介服務項目,公示具備法定資質資格的許可中介服務組織不得少于3家。具備法定資質資格的許可中介服務組織均可申請列入公示欄。
第七條 行政許可機關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和國務院決定之外增設許可中介服務項目;
(二)為行政許可申請人指定許可中介服務;
(三)將行政許可事項轉交許可中介服務組織辦理;
(四)限制或者變相限制本行政區(qū)域外的許可中介服務組織開展許可中介服務;
(五)通過設定特別條件、提高或者降低標準采信特定許可中介服務組織的中介服務等形式,變相為行政許可申請人指定許可中介服務。
第八條 行政許可機關不得與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有職能、人員、財務等方面的直接或者間接利益關系。
第九條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提供許可中介服務,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和執(zhí)業(yè)規(guī)程、執(zhí)業(yè)標準、執(zhí)業(yè)技術規(guī)范。
第十條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應當在其受理服務委托的場所和本組織的網站公示下列信息,并保證公示信息的真實:
(一)本組織的執(zhí)業(yè)許可;
(二)本組織及其從業(yè)人員的資質資格許可;
(三)可提供的許可中介服務項目、服務流程、辦理時限;
(四)服務收費依據、標準和計算方式;
(五)服務投訴方式。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應當優(yōu)化許可中介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
第十一條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應當向委托人一次性告知辦理許可中介服務事項需提供的全部材料目錄。
第十二條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應當如實記錄許可中介服務的執(zhí)業(yè)情況,對許可中介服務的法律后果終身負責。執(zhí)業(yè)情況記錄應當妥善保存?zhèn)洳椤?
第十三條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應當按照其公示的標準和合同約定,向委托人收取許可中介服務費用。列入政府定價目錄的許可中介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標準收取費用。
第十四條 行政許可機關應當直接采信許可中介服務組織依法提供的許可中介服務結論。
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行政許可機關應當對許可中介服務結論進行審核的,由行政許可機關依法審核。審核所需費用,由行政許可機關承擔。
行政許可機關不采信許可中介服務結論,應當向行政許可申請人、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書面說明不予采信的理由。
行政許可機關應當定期公示采信的全部許可中介服務的辦理主體、期限、收費等情況,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第十五條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建立信息公示系統(tǒng),公示許可中介服務組織登記、備案、受到行政處罰和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的行業(yè)主管部門應當公示許可中介服務組織資質資格許可、受到行政處罰和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并將公示的信息向許可中介服務組織的登記管理機關通報。
法律、法規(guī)對許可中介服務組織的信息公示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十六條 行政許可申請人、許可中介服務組織發(fā)現(xiàn)行政許可機關違反本辦法第五條至第八條規(guī)定的,可以向行政許可機關所屬的人民政府或者同級監(jiān)察機關、政務服務機構舉報。接到舉報的機關應當依法組織調查、處理,或者轉交有權機關調查、處理。調查、處理的結果,應當書面告知舉報人。
第十七條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可以向其登記管理機關、行業(yè)主管部門投訴:
(一)不依法或者不按照合同約定提供服務的;
(二)擅自將許可中介服務事項轉托、轉包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收取費用的;
(四)提供違法或者虛假的許可中介服務的;
(五)不具有法定的資質資格條件,致使許可中介服務結論不被行政許可機關采信的。
接到投訴的機關應當依法調查、處理,或者轉交有權機關調查、處理。調查、處理的結果,應當書面告知投訴人。
第十八條 許可中介服務組織及其從業(yè)人員有下列不良信用記錄的,行政許可機關3年內不得采信其許可中介服務結論;已列入行政許可機關、政務服務機構公示欄的,移出公示欄:
(一)受到行政處罰的;
(二)有本辦法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經登記管理機關、行業(yè)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權機關查證屬實的。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所屬行政機關執(zhí)行本辦法情況納入政府權力運行監(jiān)督內容。
本辦法由各級政務服務機構組織實施。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qū)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xié)議》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guī)對法律規(guī)定的執(zhí)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qū)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振興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印發(fā)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guī)劃的通知
2010-11-0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wěn)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jié)能服務產業(yè)發(fā)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
201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