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司法改革,促進和規范人民法院積極正確調解民事案件,及時妥善解決糾紛,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落實司法為民的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本院調解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在訴訟活動中對民事案件進行調解,應征得當事人同意。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拒絕調解的,不得進行調解。
第二條 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
第三條 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民事案件進行調解,但下列民事案件應當進行調解:(一) 婚姻家庭糾紛和繼承糾紛;(二) 勞務合同糾紛; (三) 合伙協議糾紛;(四) 宅基地和相鄰關系糾紛;(五) 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六) 訴訟標的額較小的糾紛。對法律規定不明確,當事人在一起長期生活和將在一起長期生活以及群體性案件,應當進行調解。
第四條 立案時雙方當事人同時來法院請求解決糾紛的,立案庭應在立案后當即將案件移送業務庭或人民法庭調解。經當事人同意,可以在答辯期滿前對民事案件進行調解。證據交換后當事人請求調解的,經征得對方當事人同意后,應當主持調解。
第五條 在調解開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關訴訟權利以及主持調解的法官或者合議庭成員名單、書記員名單。
第六條 根據案件需要或當事人申請可以邀請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社會經驗或者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的組織或者人員協助調解工作。
第七條 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申請庭外和解的,可以允許。庭外和解應當在指定的期間內完成。當事人申請根據和解協議制作調解書,經審查,符合制作調解書條件的,可以制作調解書。
第八條 當事人應當親自參加調解,并應當在調解協議上簽名。當事人不能出庭參加的,經其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可以參加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由訴訟代理人簽名。離婚案件當事人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參加調解的,除本人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應當出具書面意見。
第九條 當事人可以自行提出調解方案,主持調解的法官或者合議庭也可以提出調解方案供當事人協商時參考。
第十條 當事人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外的組織部門主持下達成的和解協議,當事人已開始履行的,法官或合議庭應圍繞當事人已達成的和解協議主持當事人調解。
第十一條 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內容超出訴訟請求范圍的,可以準許。在調解協議中約定一方提供擔保或者案外人同意為當事人提供擔保,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應當準許。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中約定一方不履行協議,另一方可以請求對案件作出裁判的條款,不予認可。
第十二條 調解協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確認:(一)侵害第三人利益的;(二)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三)違背當事人真實意思的;(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的。
第十三條 經審查認為調解協議合法有效的,可以依法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與調解協議的實質內容不一致的,應當按照調解協議的內容對調解書進行補正。
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當事人請求制作判決書的,不予支持。當事人和解后請求制作判決書的,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 當事人就分擔訴訟費用未達成協議的,不影響調解協議的效力,法官或者合議庭可以決定訴訟費用的承擔。
第十六條 調解書經當事人或特別授權的人簽收后生效。但法律、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拒絕簽收調解書的,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應及時通知其他當事人。調解書不能當庭送達當事人的,應以最后簽收調解書的日期為生效日期。不承擔義務的當事人未簽收的,不影響調解書的效力。
第十八條 調解達不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的,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所作的讓步或者有關案件事實的承認不得直接作為裁判的依據。
第十九條 下列情形,可以不制作調解書,當事人、法官和書記員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或者蓋章后調解協議產生與生效調解書同等法律效力:(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二) 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三)已經即時履行的案件;(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案件。以上情形,當事人要求出具調解書的,應當制作調解書。當事人同意 在調解協議上簽名后生效且經人民法院審核調解協議合法有效的,調解協議經當事人簽名后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調解協議的內容另行制作調解書送達當 事人。一方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應當持調解書申請強制執行。
第二十條 調解應當在審限內完成。法官或合議庭不得以一方當事人有調解的愿望等理由久拖不決。確有調解可能需延長審限的,應按規定報院長審批。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2015-12-27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
2013-09-0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2013-03-14關于確認李東生辭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0-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