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河北省工業設計獎管理辦法》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2年9月24日
河北省工業設計獎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國發〔2011〕47號)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關于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工信部聯產業〔2010〕390號)精神,做好我省工業設計獎評獎工作,促進工業設計產業快速發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工業設計是指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工學、美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知識,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創新活動。
第三條 省工業設計獎評獎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社會廣泛參與,各有關部門共同支持的工作機制。
第四條 省工業設計獎的評獎工作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組織實施。每兩年評獎一次。
第二章 獎項設置及申報范圍
第五條 獎項設置。
省工業設計獎分設產品設計獎和概念作品獎。獎項設金獎和優秀獎。根據申報產品、作品水平和數量,具體確定評獎名額。
第六條 申報范圍。
產品類型:電子信息產品、工業裝備、家用電器、工藝美術、紡織服裝、家居家飾用品、運動休閑用品、醫療保健用品、辦公用品、兒童用品、輕便交通工具等產品類型。
概念作品:圍繞上述產品類型,提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消費結構升級要求,具有前瞻性的設計作品。
第三章 申報條件
第七條 申報主體為我省境內依法注冊的獨立法人單位,或在省外注冊隸屬我省的有關單位。
第八條 申報基本條件:
(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有關技術、標準等規定;
(二)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違法違規情形;
(三)申報單位須遵紀守法,近3年內無重大質量、安全、環境污染、公共衛生等事故;
(四)同一件產品、作品只能由一個單位申報;
(五)申報產品設計獎的產品須是上市2年內的產品。申報概念作品獎的作品在功能、結構、技術、形態、材料、工藝、節能、環保等方面有較大創新。
第四章 評獎標準
第九條 評獎標準:
(一)先導性。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利于引領行業工業設計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二)創新性。設計理念獨特新穎,創新點突出。
(三)實用性。性能穩定,技術先進,功能合理,能滿足使用、維護及安全方面的要求。
(四)美學效果。色彩搭配合理,形態體現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與環境相協調。
(五)人機工學。具有良好的舒適性、便捷性,識別與操作簡單、高效,人機關系協調。
(六)品質。材料運用合理,工藝品質精良,產品質量可靠。
(七)環保性。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在制造、流通、使用、回收全過程注重節能、環保。
(八)經濟性。工業設計因素對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貢獻較大。
第十條 產品設計獎和概念作品獎的評獎標準一致,具體評獎細則另行制定。
第五章 組織機構
第十一條 成立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評獎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研究和部署評獎工作,審定評獎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落實領導小組相關工作部署,起草制定相關文件,成立和管理評獎工作委員會,建立評獎工作專家庫等。
第十二條 成立評獎工作委員會。評獎工作委員會由省內有關科研機構、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等單位人員組成,負責組織評審、提出獲獎名單等工作。
第十三條 建立評獎工作專家庫。制定《河北省工業設計獎評審專家管理辦法》,并據此建立評獎工作專家庫。
第六章 評獎程序
第十四條 申報。申報單位須填寫《河北省工業設計獎申報書》(以下簡稱《申報書》)。
各申報單位將《申報書》紙質版及申報材料報送設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省屬以上單位將《申報書》紙質版及申報材料直接報省評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十五條 推薦。各設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審核合格的申報材料,采取專家評審或其他方式提出推薦名單,在《申報書》上填寫推薦意見,報送省評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十六條 初評。初評專家組依據相關文件,對推薦產品、作品進行初評并提出終評建議名單。評獎工作委員會復核后,將終評建議名單報送省評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十七條 公示。終評建議名單要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等媒體上公示5個工作日,接受公眾監督。
第十八條 展示。各設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根據終評建議名單,分別組織行政區域內各有關申報單位(直報單位由省評獎工作委員會負責),參加由評獎工作委員會組織的展示活動。
第十九條 終評。終評專家組在展示活動期間對獲得終評資格的產品、作品實物進行終評,并提出獲獎建議名單,經評獎工作委員會復核后,報送省評獎工作領導小組批準。
第二十條 發布。授權有關媒體向社會發布獲獎名單,并向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
第七章 工作要求
第二十一條 參與評獎工作的機構和人員,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評獎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在評獎過程中不得泄露涉密資料和信息,不得利用職務便利謀取任何不正當利益。
第二十二條 嚴格執行回避制度。評審專家與申報單位有利害關系或者可能出現影響作出公正評審的,評審專家應主動申請回避,或由評獎工作委員會提出回避意見。
第八章 處理規定
第二十三條 工作人員和評審專家有違反規定或徇私舞弊行為的,撤銷其評獎工作職務或評審專家資格。
第二十四條 申報單位有拉票、行賄、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取消其參評資格。公示期間,對經核實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違法違規情形的產品、作品,取消終評資格。
第二十五條 已獲獎的產品、作品,遇到以下情況時,撤銷該產品、作品獲得的獎項,并追回獲獎證書:
(一)確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
(二)對產品、作品進行重大修改,仍然在該產品、作品上使用獲獎標識的;
(三)其他違規違紀行為。
第九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主席令第四號)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逮捕拘留條例[失效]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時間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