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區管委會,各鎮政府、區辦事處,市各有關單位:
現將《中山市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規則》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二年七月四日
中山市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規則
第一條 為規范我市行政應訴工作,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等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本規則適用于我市各級政府、市屬各職能部門以及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組織(統稱“行政機關”)的行政訴訟案件及行政復議案件(統稱“行政案件”)的應訴和答復工作(統稱“行政應訴工作”)。
第三條 行政機關對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訴訟案件、行政復議機關要求提出答復的行政復議案件,應當依法進行答辯或答復,按人民法院或行政復議機關要求,出庭應訴或參加復議聽證、調查。
第四條 市法制局統一協調、指導和監督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
(一)統籌以市政府為被告或被申請人的行政應訴工作,確定應訴責任單位,擬定行政應訴工作方案。
(二)總結全市行政應訴工作情況,向市政府提出針對行政案件存在問題的意見建議。
(三)指導市屬部門、鎮區、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組織的行政應訴工作。
(四)市政府交辦的其他行政應訴工作。
第五條 應訴責任單位承擔行政應訴具體工作。
(一)指派案件代理人參加行政應訴工作。
(二)及時提交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法律依據。
(三)擬寫行政訴訟答辯狀或行政復議答復書。
(四)負責行政案件材料的立卷歸檔。
(五)履行其他行政應訴責任。
以市政府為被告或被申請人的行政案件,應訴責任單位應當及時將案件進展情況向市政府匯報。
第六條 應訴責任單位按照以下原則確定:
(一)以市政府為被告或被申請人的行政案件。
1.市政府應市屬部門或鎮區請示而作出行政決定或批復引起的行政案件,以上報該請示的市屬部門或鎮區為應訴責任單位。
2.以市政府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行政案件,以具體承擔該項工作的單位為應訴責任單位,涉及多個單位的,相關單位為共同應訴責任單位。
3.起訴市政府不作為的行政案件,以具體負責實施該項工作的單位為應訴責任單位。
4.經市政府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決定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該行政復議決定而提起行政訴訟的,由市法制局作為應訴責任單位。
5.以市政府名義作出房地產登記發證行為引起的行政案件,由市國土資源局作為應訴責任單位,承擔接收行政訴訟或行政復議法律文書,答辯及出庭應訴等應訴責任。
6.市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相關單位為應訴責任單位。
(二)以市屬部門、鎮區、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組織為被告或被申請人的行政案件,由市屬部門、鎮區、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組織為應訴責任單位。
(三)鎮區在簡政強鎮事權改革下放事項委托權限范圍內,以市屬部門名義對外行使事權,實施行政管理職權引起的行政案件,根據《中山市市屬部門與鎮區事權調整若干規定(試行)》(中府〔2011〕122號),由鎮區作為應訴責任單位,承擔接收行政訴訟或行政復議法律文書,答辯及出庭應訴等應訴責任,委托下放事項的市屬部門對鎮區應訴工作進行指導協調。
第七條 以市政府為被告或被申請人行政案件的應訴規程:
(一)市法制局在收到市政府行政案件應訴通知書或提出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后,根據本規則第六條第(一)項原則,確定應訴責任單位并向其發出轉辦通知。
(二)應訴責任單位按轉辦通知要求,指派具體經辦人員,草擬并向市法制局提交行政答辯狀或行政復議答復書,以及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法律依據及相關材料。
(三)市法制局根據應訴責任單位提交的材料,擬定行政應訴工作方案報市政府審定,根據行政案件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指派人員直接參與行政應訴工作。
第八條 以市屬部門、鎮區、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組織為被告或被申請人行政案件的應訴規程,按法律、法規、規章及本規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行政應訴具體工作一般由應訴責任單位的法制工作機構承擔;未設立法制工作機構的,由該單位兼管法制工作的機構或由該單位指定相關業務工作機構承擔。
第十條 應訴責任單位接到應訴通知書或提出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后,應立即交由具體承辦行政應訴的工作機構辦理。
第十一條 應訴責任單位應當在應訴通知書或提出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要求時間內,提交行政答辯狀或行政復議答復書,提供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法律依據及相關材料。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市屬部門、鎮區和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應當出庭應訴:
(一)案情復雜,對本單位行政執法活動將產生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社會關注度高,在本市范圍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第十三條 行政應訴工作人員應按照人民法院或行政復議機關的通知,準時出庭應訴或參加聽證,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出庭或參加聽證的,應提前告知人民法院或行政復議機關并說明理由,并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開庭或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延期聽證。
在庭審或聽證過程中,行政應訴工作人員應尊重審判人員和聽證主持人,遵守法庭紀律和聽證紀律。
第十四條 在訴訟或復議期間,行政應訴工作人員如發現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確有違法或不當的,應及時提請相關機關行政首長作出撤銷、變更或停止執行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決定。撤銷、變更或停止執行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決定一經作出,應及時通知人民法院或行政復議機關、原告和有關當事人。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書面建議行政機關改變或撤銷原行政行為,賠償相對人,或者作出其他配合行為,以有利于解決行政糾紛的,行政機關應當予以積極配合;不能配合的,應書面答復法院并報市法制局備案。
第十五條 行政機關必須履行已產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決定。對人民法院已產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當事人拒絕履行的,行政機關應在法定期限內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或裁定,或者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后,行政應訴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將判決、裁定或行政復議決定結果報告行政機關負責人。
第十七條 人民法院產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判令相關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或者行政復議機關決定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應訴責任單位應及時分析查找原因,在判決書、裁定書、行政復議決定書送達后30日內,將結案報告及判決書、裁定書或行政復議決定書報市法制局備案。結案報告應當載明下列主要內容:
(一)行政機關與相對人爭議的事實及理由。
(二)人民法院審理或行政復議機關審查的主要過程。
(三)判決、裁定或行政復議決定的結果。
(四)敗訴原因及責任情況。
(五)對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行政復議機關所作決定的執行情況。
(六)提出相應的工作意見、建議和改進措施。
(七)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應當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將本機關行政案件數據及行政應訴情況報市法制局,作為本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依據。
第十九條 市法制局對各應訴責任單位行政應訴工作進行監督,對因未按規定履行和正確履行行政管理職責及行政應訴工作職責造成過錯導致行政案件敗訴的,或者拒不履行產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或行政復議決定的,根據《廣東省〈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實施辦法》及《廣東省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規定,于判決、裁定或行政復議決定生效之日起,或拒不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行政復議決定之日起1個月內,移交紀檢監察機關或組織人事任免機關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第二十條 行政機關的行政應訴工作納入依法行政績效考核體系,具體考核辦法按照《中山市市直單位落實科學發展觀考核評價實施辦法》(中委辦〔2011〕63號)及《中山市鎮區落實科學發展觀考核評價實施辦法》(中委辦〔2011〕62號)執行。
第二十一條 本規則由市法制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規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中山市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規則》(中府〔2007〕23號)予以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章浩然律師,男,28歲,法學本科學歷, 現執業于湖南岳州律師事務所(湖南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訴訟類業務:曾處理過多起合同類糾紛、侵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勞動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等案件。法律顧問業務:曾為岳陽市南湖新區管理委員會、岳陽市公安局、華能湖南岳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煙草公司岳陽市公司、岳陽市湖濱街道辦、岳陽市岳陽樓區華生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岳陽樓區普瑞緹醫療美容門診部等多家政府、企業提供法律顧問服務。執業以來,一直堅持"先做人,再做事,然后再做律師"的服務理念,誠實守信、勤勉守則,竭力為當事人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適用固體廢物跨省轉移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的答復
2007-05-2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答復(對非法批準占用土地,分別按土地管理法處理)
1992-09-0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正)
2001-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