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湖北省電子監察管理暫行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1年10月13日
湖北省電子監察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電子監察工作,促進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湖北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實施的電子監察及其與電子監察相關的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電子監察,是指監察機關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對行政監察對象依法進行監督檢查、預警糾錯和績效評估等活動。
第三條實施電子監察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實行統一領導與分級管理相結合、制度建設與科技應用相結合、網上實時監察與網下監督檢查相結合、預警糾錯與績效評估相結合、責任追究與批評教育相結合。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子監察工作的組織領導。
監察機關負責組織和實施電子監察工作,針對具體公共事務制定電子監察的建設標準和實施細則。
電子政務主管機構負責建設和維護電子政務網絡,保障電子監察的網絡環境安全暢通,負責推行電子政務應用。
其他部門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協同推進電子監察工作。
全省多級或者多部門可共同使用的電子政務、電子監察應用軟件,由省級電子政務主管機構和監察機關組織有關單位,制定聯網技術規范和信息交換標準,統一開發,聯網運行。
第五條可實行電子政務的下列事務應當納入電子監察范圍:
(一)行政審批、行政確認、行政處罰、行政征收等行政執法活動;
(二)公共資源交易、政府采購、公共項目招投標等需要競爭擇優的管理活動;
(三)社保資金、住房公積金、惠農資金、救災救濟資金物資等管理和發放活動;
(四)公眾訴求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等行政服務活動;
(五)其它需要實施電子監察的公共事務。
第六條電子監察重點監督公共事務的下列內容:
(一)實施主體的合法性情況;
(二)信息公開和執行業務保密規定情況;
(三)工作流程和工作標準的執行情況;
(四)工作效率和行政服務情況;
(五)公眾投訴和滿意度評價情況;
(六)其它應監督的情況。
第七條對納入電子監察的公共事務,除經保密部門審查定為涉密的外,事務的實施機關應當在網上依法實時辦理,監察機關應當按照確定的電子監控方式、預警糾錯規則和績效評估標準實施電子監察。
第八條監察機關可以采用下列方式進行電子監控:
(一)從網上辦公系統或者互聯網門戶網站獲取有關信息;
(二)對關鍵工作場所進行視頻監控;
(三)利用電子化方式受理有關投訴、收集公眾評議意見;
(四)依法可以利用的其它監控方式。
為查實電子監控方式獲取信息的真實性,監察機關可以依法執行監督檢查。
第九條監察機關應當按照以下規則通過電子監察系統向公共事務的實施機關發出預警糾錯信號:
(一)對存在違規風險、違規嫌疑或者有未經核實的投訴等情況,發出藍色預警信號(藍牌);
(二)對已經發生但能夠糾正排除的違規問題,發出黃色糾錯信號(黃牌),違規問題未在規定期限內糾正排除的,消除黃色糾錯信號(黃牌),改發紅色處罰信號(紅牌);
(三)對發生無法挽回或者性質嚴重的違規問題的,直接發出紅色處罰信號(紅牌)。
監察機關應當在具體公共事務的電子監察實施細則中明確監察內容、工作要求、違規問題及糾錯期限等規定,并事前告知公共事務的實施機關。
第十條監察對象對電子監察系統發出紅牌不服的,可以在發牌之日起五日內向監察機關提出申訴,監察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復查決定,對于問題不屬實或者電子監察系統誤發的黃、紅牌,應當不予計算或者解除。
第十一條監察機關可以利用電子監察的預警糾錯結果,結合其它監控方式獲取的信息,定期評估公共事務實施機關的工作績效,評估結果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或者向社會公開,年度績效評估結果作為本級人民政府考核政府各部門目標責任制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依據。
監察機關應當在具體公共事務的電子監察實施細則中明確評估對象、評估指標和評分標準等內容,并事前告知評估對象。
第十二條監察機關對電子監察系統所獲得的公共事務管理信息,應當進行定量定性分析,為改進公共事務的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第十三條電子監察發現違規問題不屬于監察機關職責范圍內的,應當移送有處理權的單位處理;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接受移送的單位或者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回告監察機關。
第十四條監察對象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主管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并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已納入電子監察的事務不實行電子政務的;
(二)以逃避電子監察為目的,實行電子政務時故意隱瞞、虛假辦理的,或者調整、中斷、破壞電子監察有關設施的;
(三)被電子監察系統判發紅牌的;
(四)隱瞞事實真相、出具偽證或者隱匿、轉移、篡改、毀滅證據的;
(五)拒絕就電子監察工作人員所提問題作出解釋和說明的。
第十五條監察機關和其他有關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電子監察運行管理過程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弄虛作假、泄露秘密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實施危害電子監察網絡和應用軟件安全行為的,或者利用電子監察網絡和應用軟件實施其它違法犯罪行為的,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監察機關的派出監察機構或者行政機關自行實施的電子監察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省監察廳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1987-01-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2013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和2014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12-0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決定
2011-04-22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