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規已被《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印發的通知》(發布日期:2001年9月15日 實施日期:2001年11月1日)廢止
中國農業銀行工作人員違反資金組織規章制度的處理辦法(試行)
(1998年1月26日 農銀發〔1998〕21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內部管理,防止經濟案件的發生,保障資金組織工作的健康發展,根據《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對工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處理的暫行規定》、《中國農業銀行稽核處罰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規章制度的范圍是有關資金組織方面的國家法律、法規,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法規、制度、
條例和中國農業銀行制定的規章、制度、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資金組織工作責任人員。資金組織工作責任人員是指各級行領導(含主要領導、主管領導)、資金組織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含固定工、合同工、專職儲蓄代辦員)。
第四條 對于違反資金組織規章制度的工作人員,依照本辦法予以下列相應處理:
(一)批評教育,通報批評。
(二)經濟處罰:包括罰款、扣發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賠償經濟損失、
沒收非法所得。
(三)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四)其他處理:下崗待聘、解聘(含專業技術職務)、限期調出、
解除勞動合同、辭退、除名。
以上處理可以并處。
第五條 對違反規定并已觸及刑律的,移交公安、檢察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章 業務人員違規的處理
第六條 業務人員的違規行為主要有:
(一)有價單證管理方面:
1.有價單證未指定專人保管的,未視同現金管理的;
2.有價單證使用前加蓋業務專用章的。
(二)重要空白憑證管理方面:
1.重要空白憑證未設置表外科目核算的;
2.重要空白憑證使用前加蓋業務專用章的;
3.重要空白憑證賬實不符的;
4.儲蓄網點重要空白憑證超限額的;
5.重要空白憑證領入、保管未按規定執行,使用沒有做到逐份銷號的;
6.作廢重要空白憑證未上繳事后監督的。
(三)儲蓄會計核算基本制度方面:
1.開假存單(折)貪污或截留的;
2.吸儲不入賬挪用的;
3.未執行雙人臨柜(柜員制除外),錢賬、章證未分管的;
4.未按規定記賬造成總分、賬款、賬折不符的;
5.賬務管理不善造成資料丟失的;
6.違反印章保管、使用規定,未做到章在人在,離柜收起,造成濫用、盜用、丟失的;
7.未按規定蓋章或印章不清發案后造成責任不清的。
(四)儲蓄所(柜)現金管理方面:
1.庫存現金超限額的;
2.營業終了沒有執行雙人封包入庫的;
3.挪用備付金的;
4.盜用庫款的;
5.違反大額現金提取規定的;
6.違反備付金領取制度。
(五)掛失、托收、提前支取方面:
1.違規辦理三項業務,出現假掛失儲蓄存款被騙取的;
2.掛失未滿7天辦理續存或支取的;
3.對掛失人、提前支取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未查驗并記載的。
(六)微機管理方面:
1.違反電腦儲蓄操作規定,擅自修改程序,發生數據丟失,泄密或利用電腦為違法違紀活動提供條件的;
2.微機操作員密碼通用,沒有定期更換密碼的;
3.業務數據磁盤沒有按規定備份的;
4.不按規定設置、記載微機工作日志和電腦儲蓄登記簿的;
5.柜員制監控流于形式的。
(七)事后監督方面:
1.事后監督與前臺私自互相替班和同室辦公的;
2.對重要空白憑證管理監督失控的;
3.事后監督未履行監督職責,不按程序逐項逐筆審核憑證、賬表,對存在差錯和隱患未發現或未發查詢通知書限期糾正的;
4.事后監督人員不堅持按月查庫、不按月核對賬目的。
(八)工作交接方面:
1.現金交接沒有按券種登記的;
2.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沒有登記起止號碼的。
(九)定期儲蓄存單小額
抵押貸款方面:
1.沒有核實存單,導致不法分子利用假存單辦理小額抵押貸款的;
2.不按規定辦理抵押存單登記、保管、止付的;
3.超限額發放抵押貸款的。
(十)代理信用卡業務方面:
1.辦理信用卡取現不按規定索權、登記索權號碼造成透支的;
2.未查驗止付名單造成惡意透支的。
(十一)發行憑證式國庫券方面:
1.憑證式國庫券未納入儲蓄報表核算的;
2.未履行事后監督程序,造成截留、挪用資金的。
(十二)服務方面:
1.未堅持儲蓄原則,不為儲戶存款保密的;
2.故意刁難顧客,與顧客發生爭吵,嚴重影響中國農業銀行聲譽的。
(十三)安全保衛方面:
1.經辦員擅自脫崗的,自衛設備、器具未做到妥放便取或失效未及時上報、修復的;
2.安全門未及時上鎖的。
(十四)其他違規行為。
第七條 對業務人員的違規行為,區別情況進行如下處理:
(一)一年內發現初次違規,情節輕微未造成后果的,給予批評教育或適當罰款。情節較重但未造成后果的,除批評教育外,扣發一個月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再次違規,情節輕微未造成后果的,給予通報批評,扣發兩個月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情節較重的,除通報批評外,扣發三個月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連續三次違規或情節較重,給予行政警告處分,下崗待聘,扣發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
(二)違反規章制度,情節嚴重或導致發生案件、事故,造成影響和經濟損失的(經濟損失,是指案件或事故發生后查實的實際經濟損失。下同),根據情節,直接責任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分別給予以下行政處分:違規情節嚴重,后果較輕的,給予行政警告至記大過處分;違規導致發生10萬元以下經濟案件或嚴重事故,造成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經濟損失的,給予行政記過至降級處分;違規導致發生10萬元以上經濟大案或嚴重事故造成5萬元以上經濟損失的,給予行政記大過至開除處分(專職儲蓄代辦員或合同制工人
解除合同)。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三章 管理人員違規的處理
第八條 管理人員違規行為主要有:
(一)對資金組織專業的重要規章、制度、規定、通知等,不按要求及時傳達貫徹,貽誤工作的;
(二)對業務人員發生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的現象不及時進行糾正和處理的;
(三)監督檢查不力,管理混亂,造成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不落實的;
(四)發現重要問題不及時采取措施,重大問題不向上級報告或報告遲緩,貽誤時機的;
(五)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故意違反規章制度的。
第九條 對管理人員的違規行為,區別情況進行如下處理:
(一)未導致嚴重后果的,給予批評教育或通報批評,扣發1~3個月獎金或目標責任津貼;
(二)發生10萬元經濟大案和嚴重事故,造成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經濟損失,年內連續發生2起以上經濟大案的,給予行政警告至撤職處分;
(三)發生重大、特大
經濟犯罪案件或事故,造成經濟損失的,依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
金融詐騙案涉及的金融工作人員行政處分的暫行規定》、《關于對金融機構重大經濟犯罪案件負有領導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等文件規定處理。
第四章 各級行領導違規的處理
第十條 各級行領導違規行為主要有:
(一)對有關資金組織方面的法規、制度、辦法不傳達、不貫徹執行的;
(二)支行沒有根據業務量和業務發展需要配齊事后監督員的;
(三)忽視安全防范工作,對已暴露的重大隱患、漏洞不重視,未能及時解決,造成資金、有價證券和重要空白憑證流失、被搶、被盜、被騙的;
(四)對本行發生的重大問題,查處不力,隱瞞不報造成嚴重后果的;
(五)違反國家利率政策,擅自抬高利率的,虛報存款、弄虛作假篡改報表數字或用貸款轉儲,通過內部往來科目空收空付儲蓄存款,以及用跨日、跨旬作賬等辦法調劑存款基數,指令資金組織部門或儲蓄員違規操作的。
第十一條 對各級行領導的違規行為,區別情況進行如下處理:
(一)未造成嚴重后果或影響的,給予批評教育或通報批評,限期改正;
(二)發生10萬~50萬元經濟大案或嚴重事故,造成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經濟損失的,1年內連續發生2起以上經濟大案的,給予行政警告至記大過處分;
(三)發生重大經濟案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要依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處理;
(四)發生特大經濟案件并造成50萬元以上經濟損失的,在追究其有關領導責任的同時,根據情節輕重追究上一級分管領導、主要領導的責任。
第五章 違規處理的其他規定
第十二條 違反規章制度,按本辦法受到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外,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根據責任的大小,承擔相應的
賠償責任。由于違反規章制度獲得的非法所得,全部沒收。
第十三條 因違反規章制度,受到行政處分的,其職務、工資、專業技術職務按總行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四條 違反上述各條款,屬于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從重處罰:
(一)明知故犯的;
(二)屢查屢犯的;
(三)拒不承認錯誤的;
(四)毀滅
證據的;
(五)阻礙抗拒檢查或拒不糾正錯誤的;
(六)強制下屬人員違規的。
第十五條 違反上述各條款,屬于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從輕或免于處罰:
(一)技術性原因造成的問題;
(二)初次違規能承認錯誤并及時糾正的;
(三)違規情節輕微,態度較好的;
(四)經辦員抵制無效被迫執行后及時向上級報告反映的。
第十六條 因違規被處理的人員對處理決定不服,可在收到處分決定或違規處理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行有權部門書面提出申訴,上級行有權部門應在收到申訴書之日起30日內作出復審決定,復審期間不停止原處理決定的執行。
第六章 執行與監督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各級行領導負責貫徹執行。檢查發現違規違章行為,由直接行政領導負責按照本辦法提出處理意見,屬權限范圍內的,可直接辦理,超權限的報上級領導批準。
凡違規違章行為,已構成案件的,分別交由監察、保衛部門查處。
凡違規違章行為,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分別交由各級行監察、人事部門處理。
第十八條 受到經濟處罰的個人,應在接到處理通知之日起15日內繳納罰沒款項,逾期不繳的,由會計部門根據處理通知從被處罰的個人工資中扣收。
第七章 附則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負責解釋修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各直屬分行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并報總行備案。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文到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