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所有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名稱中不得再稱為“大學”。昨天,北京市教委下發通知,對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校名進行規范,要求所有民辦非學歷高校校名不得冠以“中國”、“中華”和“國際”等字樣。
市教委表示,此次改名旨在準確體現學校辦學類別、辦學層次,明確區分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與實施學歷教育的普通高校的名稱。按照規定,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的名稱可以為“**進修(專修、培訓、自修、補習)學院或中心”,不稱“大學”,不得冠以“中國”、“中華”和“國際”等字樣。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校名中仍用“大學”“中國”“國際”等字樣的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近30所,如北京人文大學、中國信息大學、中國建設大學、北京民族大學等。根據市教委規定,各校將以現有的辦學許可證有限期限為標準,作為學校變更名稱的最后期限。學校可按照“老生老辦法”的原則,允許名稱變更前入學的學生,在結業時可以選擇取得按原來校名頒發的學業證書,實現校名變更的平穩過渡。變更校名確有困難的學校,可將達到校名規范要求的時間延長至辦學許可證的下一個有效期內。學校應制定規范校名的方案并作出書面承諾,在辦學許可證下一個有效期內達到校名規范要求。申請延長的學校應于5月17日前(或在許可證有效期到期前一周)到市教委民辦教育處提交規范校名的方案和書面承諾,辦理相關手續。
>>鏈接
北京市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目前有近90所,主要指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實施學制在二年以上(含二年)、以開展高等自學考試助學輔導和實施高等職業技術培訓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但不具備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教育機構。
此外,北京還有從事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15所,如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吉利大學等,這類民辦高校參與全國高考統一招生,可頒發正規學歷文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4年修正)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201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9-19全民健身條例
2009-08-30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07修訂)
2007-12-14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
2007-05-2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金華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7-03-1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
2007-02-24預算決算暫行條例[失效]
1951-08-19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關于調整中央人民政府機構的決議
195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