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禁止違法建設新規發布 嚴處私搭亂建
即日起,違法建設的查處和制止行動,將從城市擴展到農村。4月1日,《北京市禁止違法建設的若干規定》將開始執行。對于市民反映、呼聲比較強烈的別墅、小區頂層、一層私搭亂建情況,執行部門也將痛下“殺手锏”,禁止其上市再交易。
新規將農村中的違法建設也納入禁止和拆除范圍。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進行違法建設或利用違法建設非法獲利,若進行違法建設,將被施以查封施工現場、處以工程總造價5%至10%的罰款、沒收實物、沒收違法所得、停水斷電、不得辦理房產證、不得上市交易等處罰。新規將在行政區內禁止違法建設,制止和查處違法建設的任務,交給各區縣政府負責;對于禁止違建執行不力的行政機關和個人將被處以責令改正、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處罰。
“在違建查處過程中我們發現,別墅區和住宅區有人利用房屋周邊的邊角地、院里的公共空間蓋違建的情況比較嚴重,甚至有些別墅業主將原房屋推倒、騰出地來后再擴展重建。”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小區中私搭亂建確實比較嚴重,80%至90%的別墅區都存在這種情況。這種行為已經違反了《城鄉規劃法》,且影響了其他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在社會上造成了負面效應。
對此,新規規定,在已建成的居住建筑(含別墅)區域內,不得擅自新建、改建、擴建、翻建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對于擅自進行違法建設的,負有查處職責的機關做出責令限期改正或者限期拆除決定,并告知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暫停辦理房屋登記手續;在當事人依法改正后,及時通知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取消相關暫停辦理的要求。
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雖然房產證在業主手中,但只要發現涉及違建問題,就會進行不良信譽登記。同時,建設和城管部門會將此房產列入黑名單,違法翻建、改擴建的建筑,在未恢復原貌前不允許再上市交易。
“如果買了別墅再翻建,就得算算成本了。”相關負責人說,新規一出,如果違法翻建、改建,就意味著業主一旦要賣房,必須要將違法翻建和改建的房屋拆掉,按照原審批規劃圖紙恢復后才能上市。
據了解,近幾年來違法建設整體呈上升趨勢。來自市規劃委的數據顯示,2006年至2008年,通過衛星發現并核實的違法建設共987處,總面積達383.24萬平方米。2009年10月1日《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開始施行,授權區、縣政府強制拆除的權力,規定了處罰標準和方式,在相關部門的協作下,2010年,全市規劃系統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建設3796件,其中拆除處理3749件,建筑面積154.70萬平方米。
延伸報道
拆除違建后
空地將迅速還綠或修路
拆了蓋、蓋了拆,拆了再蓋……在以往的拆違過程中,這種反復的現象并不少見。對此,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規施行后拆違拆出的空地將迅速按規劃方案進行建設,若是不能馬上按規劃方案建設的,將建成臨時停車場、健身路徑或者公廁等方便市民的設施。
“很多違建都建在綠地或者規劃道路用地上,拆了違建后要是不推動規劃落實,很容易再蓋起違法建筑來。”相關負責人坦承。
拆違后騰退的用地主要用于還綠、還路和舊村改造。去年,大興區舊宮鎮涼水河兩側的3500平方米違建被拆除,就增加了11000平方米的綠地面積。
“違建帶來的影響并不僅是那一棟房子,有了房子,周邊就有開飯館的、擺攤的、亂停車的、亂丟垃圾的,如果把違建這個釘子拔掉,周邊這些臟亂差也會隨之消失。”大興區規劃分局副局長張鎮說。
而在違法建設現象曾經非常嚴重的豐臺區,一些違建出租房、小飯館也被連根拔起,平整土地后建設了8100多平方米公共便民設施,建造了7400多平方米健身場地,修建了近3000平方米的社區小花園,方便了周邊市民的生活。#p#分頁標題#e#
新規規定了屬地管理職責和相關部門配合職責,規定公安、國土、水務、農村工作、市政市容、文物保護、園林綠化、住房城鄉建設以及監察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于公共用地,規劃部門將按照聯動工作機制要求,督促屬地政府、相關部門盡快落實。
拆除違建后
要處工程總造價10%罰款
新規被稱為采取“史上最嚴厲”的方式制止違法建設生成。
據了解,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的城鎮違法建設,或者發現已經建成的城鎮違法建設,都要求按原有規劃采取改正措施;在改正后處以工程總造價5%至10%的罰款。
對于逾期不改正,或者無法按規劃采取改正措施的城鎮違法建設,能夠拆除的,應責令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將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并處該建設工程總造價10%以下的罰款。
據北京市規劃委《關于執行<北京市禁止違法建設若干規定>有關條款的意見》,建設工程總造價將包括土地費用、建筑施工、安裝施工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以及綠地建設費用。臨時城鎮建設工程總造價,被定義為該臨時建設工程的建筑施工和安裝施工費用。
違法建設工程總造價將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委托本市具有造價評估資質的咨詢機構,按有關工程造價和標準進行評估,并出具工程總造價報告和清單。評估費用也將由違法建設單位或個人承擔。
市政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停止建設或者發現已經建成的城鎮違法建設,不能拆除的,將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并處建設工程總造價10%以下的罰款。
“有些開發商侵占綠地擴建了建筑面積,擴建的部分若是拆除有可能會影響到整棟建筑的安全性。這時我們就會沒收他銷售這部分違規面積的房款,同時處以罰款。”對于“不能拆除”,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對話專家
拆違為何可以行政強拆
今年1月1日,由國務院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規定,拆遷中行政強拆被禁止。而在新規中,拆違還可以采取行政強拆的手段。
記者對話參與新規制定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建順,請專家評述拆違和拆遷的區別,以及拆違為何可以行政強拆。
問:市民可能會對“拆違”和“拆遷”的概念有所混淆,請問楊教授,從法律角度講,二者適用的法律有什么區別?
答:二者調整的法律關系不同。違法建設拆除屬于行政法調整,屬于行政管理相對人應承擔的違法行為的行政制裁范疇;“征收安置(拆遷)”主要調整的是征收(拆遷)人與被征收(拆遷)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
拆違和拆遷二者適用的法律不同。拆違適用的是《城鄉規劃法》,“征收安置(拆遷)”適用的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等規定;在拆違中,對違法建設強制拆除工作依法由區縣人民政府負責,而征收(拆遷)強制是由司法審查決定,由政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問:那從拆除程序上有什么區別?
答:拆遷中有個征收程序,房屋先被征收,再被拆除。而在違法建設的拆除過程中,建設本身就是法律禁止的,所以要責令改正、停止建設、限期拆除;如果當事人逾期不拆除,執行部門才提前5日在現場公告強制拆除決定,予以拆除。拆除過程中還將制作筆錄和設置錄像。
問:拆違和拆遷之后有什么不同?
答:拆違拆的是違法建設,目的是恢復原狀;而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拆遷的房屋是合法的,是屬于業主個人的財產,業主通過個人財產權的讓渡,得到補償。拆遷是補償的,拆違是不補償的,按照新規規定,建設違建還要罰款。
問:有時在拆遷過程中會發現一些違法建筑,若是遇到這種情況,區別到底適用于哪種拆除手段,是否要看房屋是否合法?#p#分頁標題#e#
答:對,房屋是否合法是問題的核心。
相關新聞
拆違不力
行政監察機關介入查處
“之前頒布的條例里還需要一些操作層面的內容,而新規恰好是進行了這方面的補充。”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此前頒布的《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中尚未明確的強拆工作程序、處罰標準和方式的操作細則,都在新規中進行了補充。為了避免“護短”行為,新規還對行政監察機關介入違法建設制止和查處工作機制進行了規范。《辦法》第24條明確規定,負有查處職責的機關發現違法建設不予查處或者接到舉報后不依法處理的、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不履行巡查、制止、報告職責的、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為以違法建設為經營場所的單位或者個人辦理相關證照情形的,由相關主管部門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信息共享
違建網絡平臺即將完成
今年6月到7月,一套關于禁止違法建設信息共享機制的網絡平臺就將初步搭建完成,關于違建的舉報、檢查、拆除等信息都將同步實時傳輸。這套系統將利用城市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衛星遙感監測、電子政務網絡、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手段和信息資源,實現信息互通和數據共享。
相關負責人解讀說,這意味著天上的衛星和地上的巡邏人員只要一發現違建,系統內就會顯示出相關的情況,并對整個查處、拆除、罰款或沒收情況進行跟蹤。
同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也將建立舉報制度,對舉報進行及時調查、處理,并為舉報人保密。
新規中還要求,首先發現違法建設或者接到舉報的行政機關將成為“首查責任機關”,即使收到的信息不屬于其管轄范圍,也應在2個工作日內將案件材料移送負有查處職責的機關,發現同時有違反其他法律規定情況的,應當在2個工作日內通報其他行政機關。接受移送的行政機關應依法及時查處,并在處理決定作出后2個工作日內書面通報首查責任機關。
違建開店
不發證照停暖斷水斷電
新規要求,以違法建設為經營場所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不得辦理相關證照。相關負責人說,若是蓋違建開店,工商執照是斷斷辦不下來的。
同時,市政公用服務單位也不能為在違建中經營的單位提供水、電、氣、熱。為避免漏網之魚,相關負責人稱市政公用服務單位將查驗建設工程的規劃許可證件或房屋產權證明,對沒有規劃許可證件或房屋產權證明的,不提供相應服務。
明確規定的內容為:市政公用服務單位辦理供水、供電等服務手續時,應當查驗建設工程的規劃許可證件或者房屋產權證明,對沒有相關證件的,不得提供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和立即行動消除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的決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