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平均提高18.6%
昨日(1月19日),廣東省政府發出《關于調整我省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決定從今年3月1日起調整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并相應提高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新聞發布會通告,本次企業最低工資調整,全省平均提高18.6%,并將原來的5類標準減少為4類,取消了個別市轄縣和縣級市標準,采用全市統一標準。
標準由原來5類減少為4類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歐真志介紹,這次企業最低工資調整,提高幅度適中,全省平均提高18.6%,其中第一類提高18.2%,增加200元;第二類提高19.6%,增加180元;第三類、第四類分別提高17.3%、19.7%,增加140元。
根據《通知》規定,調整后的企業職工最低工資,廣州市執行最高的第一類標準,為1300元/月,即從原來1100元/月的基礎上提高18.2%,對應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為12.5元/小時。另外,深圳市按《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另行制定。
針對此番“最低工資標準”將原來的5類標準減少為4類。歐真志說“這符合區域發展變化的實際,也有利于縮小地區之間收入差距,提高欠發達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吸引力,進一步促進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
歐真志認為,廣東加快轉型升級離不開廣大企業,適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促使職工工資水平總體提升,可以讓職工更好地安心工作、主動工作、幸福工作,為企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最低工資不是企業壓力原罪
面對此番企業最低工資調高,不少港商表示調升最低工資將會加重廠家的負擔,春節后可能出現改革開放后最大港企退出潮。有人預測三五年內倒閉工廠或達兩三成。對于企業抗壓的問題,暨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廣東勞動學會副會長韓兆洲教授認為企業經營好壞,并不能完全怪罪于“最低工資”。
“港企退出潮的說法未免言過其實,在香港,企業要履行最低工資至少要5000元以上。因此作為執行一類標準的廣州,1300元/月的工資相對香港還是很低的。況且適當的提高最低工資,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和企業間競爭,企業會更關注自身的升級換代,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歐真志說:“適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將增強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促使部分企業逐步轉變簡單地依靠低工資獲得競爭優勢的發展模式,引導更多的企業主動探索創新發展途徑。”
記者在韶關采訪了解到,這里許多企業去年年底就自動調整到了1200—1300元。該市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局劉副局長告訴記者,企業達不到這個工資標準,是很難招到人的。
企業聲音
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是大勢所趨
東莞唯美陶瓷董事長黃建平認為調高最低工資應該市場說了算。他認為,企業漲降最低工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由地方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最主要還是在市場競爭,如果企業的利潤上升了不會不考慮給工人加工資的。
不過東莞長安添誠兒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福壽則說,一味維持最低工資不變,讓外來人員感到實在太低而逐步流向其他城市。屆時企業有訂單,但招不到人、交不了貨、不得不多付3倍的工資請工來做。如果無法準時交貨,導致客戶索賠,甚至為了保住客戶,不得不花巨額的空運費去空運。這也是非常不合算的。
“上調最低工資對招工肯定有幫助,但不能緩解用工荒。”東莞市黃江裕成制鞋廠工會主席龔玉文認為,過去770元的最低基本工資由東莞勞動密集型產業多的特點決定,但從長遠用工的角度來看,應該要提高。
楊福壽和龔玉文都認為,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大勢所趨,部分靠微薄加工費生存的小型工廠必然會面臨困難。“就像新勞動法出臺后很多企業倒閉一樣,但這是一個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過程。”#p#分頁標題#e#
不過楊福壽也說,從國際經驗看,調高最低工資往往是配套其他行政措施的,例如對中小企業減稅,或者增加公共就業項目等,絕少見過單靠一個最低工資調高能取得理想效果的。因此他希望政府在提高最低工資的同時實行減稅政策。
專家點評
“最低工資”仍未達國際標準
韓兆洲教授認為,此次調高最低工資標準,第一類執行水平到1300元,幅度算比較大,但還是仍然沒有達到國際標準。最低工資標準應與CPI聯動,去年至今CPI指數居高不下,因此廣州第一類的工資還是比較低。
據韓兆洲研究表明,去年在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生存費用達1385元/月,隨著CPI上漲,今年的生存費用還更高。同時數據顯示,1995—2008年間,廣東GDP增長7.4倍,人均GDP增長4.2倍,職工月平均工資增長4.3倍,最低工資標準增長1.7倍。而國際上最低工資標準還應該包括對下一代的撫養費用。韓教授認為,我省最低工資標準上調還有空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第一次修訂)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在1999的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6-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