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剛剛選舉產生的新一屆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一個大動作便是頒布《關于省政府部門及州市行政負責人問責辦法》。其實,自2003年非典期間國內首個政府行政問責辦法——《長沙市人民政府行政問責制暫行辦法》出臺至今,不少省區積極跟進,行政問責制度相繼建立。但由于規定參差不齊、法律層級低,實踐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加快出臺國家層面的問責法規勢在必行。(1月28日《中國青年報》)
責任政府既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又是一種對政府公共管理進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政府必須切實履行職責,承擔政治、行政、法律和道德責任,并建立健全責任控制機制,方能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防止濫用權力。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指出:要“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2006年9月4日,溫總理在“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政府管理創新”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要“按照權責一致、依法有序、民主公開、客觀公正的原則,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長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然而,在地方層面,雖然從2003年起至今各省區相繼建立了問責制度,但在問責對象、內容、程度和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從結果看,各地的行政問責也并未能真正落到實處。山西礦難、太湖污染、校長找縣長簽字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其當事責任人至今尚未受到嚴肅問責。在全國層面,我國目前在這方面的立法尚屬空白,現有的行政檢察法、行政處罰法、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定》等雖說具備一定的問責作用,但畢竟不是專門針對行政問責的法規,只能參照執行。
同時,由于政府官員與企業領導人員失職、瀆職導致的居高不下的重特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由于盲目決策、行政投資沖動造成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以及政府失信造成的群體事件和信任危機,嚴重影響了政府的行政執行力和公信力。因此,加快制定國家行政問責規定,形成包括問責標準、問責程序、問責范圍、問責主體、問責救濟在內的,全國統一、結合實際的問責法律法規,已成當務之急。立法應通過規范行政問責的規則和程序增強可操作性和實效,尤其是要建立權威的問責機構,并建立多元化問責主體機制及其問責主體之間的工作協調機制。同時,問責的內容要逐步擴大,克服重內部輕外部、重事故輕日常、重政治問責輕道義問責等狀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92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關于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9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