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勞動部、財政部、國家計委《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貫徹執行。
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和對企業工資實行分級管理,是企業工資制度和工資計劃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中央關于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針,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注意總結過去試點的經驗,認真搞好宏觀調節和管理,切實控制消費基金的過快增長,保證積極穩妥地做好這項工作。
勞動部、財政部、國家計委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意見
1985年以來,全國有部分企業根據《國務院關于國營企業工資改革問題的通知》(國發[1985]2號)精神,以各種形式試行了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實踐表明,這種辦法對于增強企業活力、發揮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些辦法還不夠完善,如工資的增加未能剔除不合理的漲價因素等,從而不利于控制消費基金的過快增長,不利于穩定物價和控制通貨膨脹。因此,必須在推行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同時,進一步改進和逐步完善掛鉤辦法,現對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國家對企業工資實行分級管理體制,即國家對地區(指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和部門實行全地區、部門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總掛鉤,總掛鉤的工資總額基數、經濟效益指標和基數、浮動的總比例,由勞動部、財政部、國家計委核定;地區和部門在國家核定的基數和浮動比例范圍內,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對不同企業實行不同的工資分配辦法,審批其掛鉤的形式、基數和比例。暫不能實行總掛鉤的地區和部門,要實行企業工資總額包干辦法。
二、地區和部門總掛鉤的工資總額基數,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構成的規定,原則上以本地區、本部門所屬國營企業的上年工資總額年報數(不包括價格補貼和原材料節約獎)為基礎進行核定,對個別情況個別處理。
三、地區和部門總掛鉤的經濟效益指標,要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對地區、部門綜合經濟效益的要求確定,地區總掛鉤,可以上繳稅利、實現稅利為主要掛鉤指標,個別地區也可選用其他適當的指標。部門總掛鉤,可以上繳稅利或實物(工作)量為主要掛鉤指標,有的也可以同幾個指標復合掛鉤。掛鉤的經濟效益指標基數,一般以上年實際完成數為基礎進行核定;如果上年實際完成數低于前三年平均數,則以前三年平均數為基礎核定。
四、地區和部門總掛鉤的工資浮動總比例,以勞動生產率、人均稅利和人均非農業國民收入的水平為主要依據,同時考慮工資稅利率等經濟指標確定,以體現不同地區、部門之間企業經濟效益高低和潛力大小的差別。經濟效益增減1%,工資總額一般增減0.5%至0.75%,有特殊情況,經國務院批準可以適當增加一點。
五、地區和部門實行總掛鉤后,增減職工原則上不再增減工資總額。但按國家政策規定安排復員退伍軍人、軍隊轉業干部,可以相應調整工資總額基數。新建、擴建項目,屬于國家及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部門一級的計劃立項并正式移交生產的,經勞動部、財政部、國家計委核定,對新增加職工,可以適當調整工資總額基數,同時相應調整掛鉤的經濟效益指標基數。地區和部門總掛鉤后,職工成建制地在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地區與部門之間調入調出,其工資總額和掛鉤的經濟效益基數,按上年決算數如實劃轉。
六、地區和部門要在國家核定的總基數和總比例范圍內核定所屬企業工資與經濟效益掛鉤的基數和比例,并要保證全地區、部門企業工資總額的實際增長不超過國家規定的浮動總比例。年終執行結果,作為檢查地區和部門企業年度工資總額計劃的依據,如超過了浮動總比例,超過的部分,要在下年度工資總額基數中扣減,同時相應增加地區、部門當年上繳中央財政的數額;如沒有達到浮動總比例,差額部分留在地區、部門作為工資調節基金指標,自行掌握調劑使用。
七、地區、部門實行總掛鉤后,要嚴格監督考核掛鉤企業執行物價政策情況,對于企業因產品銷售價格上漲而增加的盈利要采取措施合理剔除,不得計提效益工資。
八、地區和部門對企業可以確定采用不同的掛鉤形式,但必須符合國民經濟發展對企業經濟效益的要求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當前可以實行工資總額同上繳稅利、實現稅利、實物銷售量、實際工作量掛鉤等形式,也可以實行工資總額同幾個經濟效益指標復合掛鉤的形式。實踐證明建筑施工企業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辦法弊病較多,應切實加以改進,首先必須剔除計提含量工資的產值中的漲價因素。地區和部門還可以在少數企業試行其他掛鉤形式,繼續摸索經驗。
九、對所有實行掛鉤的企業,除考核主要掛鉤指標外,必須同時考核質量、消耗、安全、勞動生產率等經濟技術指標,其中質量指標要作為否定指標。鐵路、民航、航運等交通運輸企業和電力企業,要把安全運營作為必須嚴格考核的重要指標。其他經濟技術指標,由各地區、各部門根據不同行業、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要求并負責考核。為了保證國家利益,除以上繳稅利為主要掛鉤指標的企業外,實行其他各種掛鉤形式的行業、企業,都要規定必保的上繳稅利額度或增長幅度,完不成上繳稅利任務的,要相應扣減工資增長基金。對出口創匯企業,還要考核換匯成本,對商業服務企業要考核執行政策、服務質量等,特別要嚴格監督執行物價政策的情況,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消費者利益。
十、地區和部門在核定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浮動的比例時,要注意企業之間經濟效益水平的橫向比較,一般與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以人均稅利、工資稅利率、資金稅利率和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為依據確定各企業的掛鉤浮動比例。經濟效益增減1%,工資總額一般增減0.3%至0.7%。實行工資總額同實物量(工作量)掛鉤和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辦法的企業,完成核定的產量、產值基數部分,按核定的工資系數(含量)提取工資;產量、產值增長超過一定幅度,應適當核低工資系數(含量),以保證企業工資總額的增長低于經濟效益的增長,職工工資水平的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幅度。
十一、1988年10月1日以后實行掛鉤的企業,工資總額基數的基本工資部分在成本中開支,獎金部分在企業留利中開支,新增效益工資可按基本工資與獎金的比例,分別在成本和留利中開支。1988年10月1日以前實行掛鉤的企業,經國務院或勞動部和財政部批準的掛鉤企業,仍按原規定執行;未經國務院或勞動部和財政部審批的掛鉤企業,如果獎金已由成本開支的,其由成本開支的獎金(包括核入工資總額基數中的獎金和新增效益工資中的獎金),按規定征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具體辦法由財政部另行通知。
十二、今后,企業主要靠提高經濟效益給職工增加工資。企業按比例提取的效益工資在使用時要適當留有結余,保持以豐補歉的工資儲備金,這要作為企業目標責任制的一項重要內容。
十三、實行掛鉤的企業,工資增長超過一定幅度時,要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工資調節稅;未實行掛鉤的企業,繼續按規定繳納獎金稅,對企業用獎勵基金、效益工資或其他資金來源發放的各種形式的獎金、津貼或實物,都要照章納稅(具體辦法由財政部、勞動部另行制定)。任何地區、部門不得以任何借口放寬征稅起點、降低稅率,已經自行開口子的,要堅決糾正。
十四、企業要進一步搞好內部工資分配,認真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克服平均主義,使職工的勞動報酬同其勞動貢獻密切掛起鉤來。這是深化企業改革,完善企業經營機制的重要環節。內部分配的具體形式,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自行決定。搞好企業內部工資分配的關鍵是堅持實行勞動定額制度,按照勞動定額的完成情況進行分配。計件工資制是體現按勞分配原則的一種較好形式,有條件的企業都要積極實行,計件形式應根據生產特點確定,可以實行個人計件,也可以實行集體計件;不適于實行計件的,也要實行其他形式的定額工資制。實行計件工資制和定額工資制都要有科學合理的定額標準和隨工藝設備改進及時修改定額的制度;在考核產品數量的同時,還要嚴格考核質量和消耗定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9-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二 號
2008-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