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3點,家住北京市
朝陽區的退休干部李強生早早地來到樓下的報亭買當天的晚報,“今天十六屆六中全會閉幕,我想早點看看中央對和諧社會到底是怎么說的。”
????25年來首次以社會事務為主題,十六屆六中全會自從10月8日開幕以來,其受關注程度可以用前所未有來形容。
????據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聞信息中心統計,“十六屆六中全會”以高額詞頻統領9月份中國十大流行語。
????分析人士指出,這充分說明廣大人民群眾對和諧社會的期盼,對和諧幸福的憧憬。
????而和諧社會建設的首要內容,是民主法治。
????傳統理念“和為貴” 化解矛盾“調”為先
????其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最早在十六大報告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已有體現,而這一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將其正式列為中國共產黨全面提高執政能力的5項能力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概念是針對當前我國處于經濟發展的關鍵期、社會矛盾凸顯期以及
刑事案件高發期而提出的。
????中央政法委協調室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干曾說,“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任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自從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后,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把這種理念體現到實際中去。
????基層既是產生社會矛盾的“源頭”,也是疏導各種矛盾的“茬口”。有效疏導和化解社會矛盾,更多地有賴于基層。
????一般人難以想象,基層司法助理員的工作有多么平凡瑣碎:他可能半夜被叫起來制止一場鄉鄰吵架,也需要走家串戶,在田間地頭宣講法律,調解糾紛……一位老司法助理員曾以“中醫”自比基層司法所的工作———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工程中,司法所發揮的作用是預防為上,綜合治理,固本強元。
????已經干了二十多年
人民調解工作的甄秀紅,腦子里從來沒有什么節假日的概念,社區里一有糾紛找到她,她立馬予以調解。
????“由于習慣原因,許多中國人不愿通過法律訴訟解決遇到的麻煩。他們認為那樣只會加深和激化與別人的矛盾。”甄秀紅說,更重要的是,人民
調解員平日就與調解對象朝夕相處,有更大的信任度,處理問題時給大家的感覺不那么生硬。調解往往在當事人找到調解員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不必經過立案、筆錄等程序,“有時一次調解在一兩個小時內就能結束,具有法律程序所不能相比的速度優勢。”
????這項始于1954年的制度在1982年被寫入憲法;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將人民調解協議認定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民事合同。
????據統計,全國司法所每年參與調解和指導調解的民間糾紛達600萬起。
????而最高人民法院則把“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作為新時期民商事審判工作的重要原則,充分發揮司法調解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今年1至8月,全國法院共調解民商事案件820847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的31.37%。
????被譽為中國“品牌之都”的
山東省
青島市,在化解矛盾糾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推出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機制,突破了傳統的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的模式局限,建立了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政法綜治機關牽頭組織,勞動、工商、民政、信訪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工、青、婦等社會團體和行業組織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綜合運用多種調解手段化解矛盾糾紛,促進不同社會主體之間和諧相處的新機制。 #p#分頁標題#e#
????青島的這一創新之舉實行以來,管“閑事”的部門多了,審判機關的訴訟壓力小了,人民調解員的責任心更強了,社會調解領域拓展延伸了。
“和諧”摒棄司法不公 期待司法行為更規范
????“消除司法不公”的呼聲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探索中,一直不絕于耳。客觀地說,司法不公不是我國獨有的現象,它的成因也十分復雜。
????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周友蘇將其詳細歸納為:由于外部干預引起的司法不公;由于傳統的司法理念引起的司法不公,如不能堅持“無罪推定”、“疑罪從無”等;由于司法人員個人素質不高引起的司法不公;由于司法人員徇私舞弊、貪贓枉法引起的司法不公……
????“無為司法問責,有為不當追究。”在
新疆阜康市法院,這行醒目的大字時刻警醒著每一名
法官。在該院制定的《不當司法行為問責暫行辦法》中,對責任法官規定了嚴格的處罰和誡勉措施。今年已有2名不當司法行為人受到嚴厲處罰。
????去年5月以來,一項名為“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改活動”的行動,在全國各級法院展開。
????“這次專項整改,我們主要采取了制定司法解釋規范司法標準、落實審判公開、加大調解力度等措施。”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華璞介紹說,一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共制定司法解釋14件,規范了案件裁判標準,從源頭防止司法不公。
????據介紹,整改的重點,是人民群眾反映的少數案件存在的司法不公、立案難、執行難以及申訴難問題。一年來,經過全國法院共同努力,司法行為更規范了,審判質量更高了,司法與公眾的距離更近了。“全國法院審判質量效率評估綜合指數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71。”孫華璞如是說。
????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堵住立案中的人為、暗箱操縱,各級法院加強了案件流程管理,電腦隨機分案、排期
開庭。除此之外,法院系統正在建立完善的國家執行威懾機制,促使
債務人自動履行生效裁判。力爭明年起,在全國法院系統全面推開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
????懲惡揚善文明執法 警察行為不斷規范
????10月10日下午,趙某滿臉沮喪地走進派出所,他是來自首的。
????不久前,趙某駕駛無牌黑色寶馬車違法行車,值勤交警糾違時,趙某竟駕車欲撞交警,回家放好車后又返回對交警進行毆打。辦案民警4次找到趙某家,都沒有見到趙某的面,他躲了。但隨著心理壓力的增大,他還是選擇了自首。
????近年來,各級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為維護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打擊犯罪、保一方平安方面做出了貢獻。但警察在依法履行公務過程中屢遭不法分子的抗拒、阻撓和襲擊,侮辱誹謗、誣告陷害公安民警的事件也屢有發生。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指出,當前公安執法工作還存在這樣的問題:一些公安民警漠視群眾疾苦、傷害群眾感情、侵犯群眾權益的問題還時有發生,一些公安機關不作為、亂作為、執法不公甚至徇私枉法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襲警也好,警察枉法也罷,都不是和諧社會的要求。襲警者自然要受到
法律制裁,但對民警又有啥要求呢?公安機關內部有了這么幾條:公安民警要加強自身修養,形成嚴格自律的職業道德約束,始終處理好為民和為己的關系,堅決抵制人情關系和強權勢力的擺布,認清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這一根本性問題,堅持執法為民。只有這樣執法才得以公正,社會才得以和諧。
????其實,一些地方的公安機關一直沒閑著,他們在不斷探索。
????“你所說的一切將被作為證據使用”,這不再是西方警匪影視片中常見的對白———
遼寧省
鞍山市警方在審訊過程中,也必須這樣告知當事人。民警說出這句話時,隨身攜帶的DV已經打開。 #p#分頁標題#e#
????從10月10日開始,鞍山的不少派出所和刑警隊都裝備了DV攝像機,民警稱這給他們辦案提供了證據,但更多的是為了維權。
????據鞍山市公安局一名負責人介紹,在國內法律尚無“沉默權”方面規定的情形下,基層單位這樣做的主要用意在于監督民警公正執法。
????不斷加大懲腐力度 檢察機關被寄厚望
????每一個腐敗案件背后,都會牽扯出一串貪官,有社會學家分析,對腐敗者如果懲治不力,很有可能引發一些群眾仇視社會的心理。正因為此,各級檢察機關被人們寄予了很大希望。????而從近來檢察院偵破的一系列腐敗案件中,嗅覺敏銳的觀察家們發現“反腐戰動了真格”。據統計,僅2005年,全國就有11071人因貪污賄賂行為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今年初,中紀委部署的腐敗6大重點,更是劍劍直刺腐敗分子的要害。“反腐戰”全面開打,
安徽、
江蘇、
福建、
河南等地都有地方高官受到懲處。
????觀察家認為,從目前形勢看,打擊腐敗的力度和深度是令人矚目的。然而,形勢也并非想象的那么樂觀。從目前已查處的腐敗案件來看,腐敗犯罪屬于智能型犯罪,其手段隱蔽、狡猾,反腐敗斗爭變得復雜化了。不僅腐敗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而且還出現了規模化的腐敗。特別要警惕的是,腐敗現象在實踐中表現出假面性、反復性的特點。
????分析人士指出,現行的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法規制度已經超過1200件,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各省和各地出臺的一些地方性文件。但是雖有如此多的制度、法規,一些明顯違反廉政規定的人和事還是層出不窮,屢見報端。這是因為,反腐敗法規制度中存在政策、文件比較多,國家立法偏少的現象。一方面法律規范真空太多,讓腐敗分子有空子可鉆;另一方面,對反腐敗專門機關的授權不夠和職責規定不夠,對公民反腐防腐的權利和義務規定不夠,加大了當前反腐敗的難度。
????同時,因為反貪的對象往往涉及各級官員,背景復雜,關系網龐大。因此,貪污賄賂案件要得到公平審判,首先必須保證檢察機關能獨立行使立案、調查、偵查、批捕、起訴、支持公訴、
法律監督等各項檢察權。
????檢察機關的高層對查處腐敗案件有著清醒的認識。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檢察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人民內部矛盾凸顯、
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為此,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努力為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賈春旺說,2006年,檢察機關在依法查辦和
預防職務犯罪,促進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的過程中,要突出辦案工作的重點:要嚴肅查辦黨政領導干部職務犯罪案件,國家工作人員利用人事權、司法權、審批權謀取私利的犯罪案件,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犯罪案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失職瀆職導致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犯罪案件,以及非法拘禁、刑訊逼供等侵犯人權的犯罪案件等等。此外,在堅決查辦大案要案的同時,還要依法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社會反映強烈的其他職務犯罪案件。
????有專家指出,和諧社會不是一個口號,反貪腐的步伐還要繼續,與腐敗的較量將更為復雜,和諧社會需要制度體制保障,這還只是開始。(王爆 記者 張亦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