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了《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知產刑案解釋)。在我國將結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過渡期之際,這件司法解釋的出臺受到國內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參與這件司法解釋起草工作的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件司法解釋的發布表明,中國堅決保護知識產權,其內容呈現出以下幾個亮點:
5萬元成定罪起點
??? “盜版不是盜竊,只要數額不大,抓到頂多是罰款”,這是侵犯知識產權者普遍抱有的一種僥幸心理。知產刑案解釋出臺后,再打這種“擦邊球”就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知產刑案解釋從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和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實際需要出發,適當降低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定罪標準。
??? 按照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200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侵犯著作權犯罪的定罪標準是非法經營數額20萬元,違法所得數額5萬元;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追訴標準是非法經營數額在10萬元以上,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案是20萬元以上。
??? 據介紹,從世界各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實踐來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主要依靠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嚴格執法,加強法制宣傳,不斷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我國也是如此。同時,鑒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具有智能化、隱蔽性強的特點,公安機關取證較難,并且綜合考慮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的承諾,知產刑案解釋適當降低了刑事制裁的門檻,將上述4種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降低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
??? 對于假冒專利罪、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三種犯罪,根據刑法的立法原意和具體的司法實踐,在定罪標準上沒有大的調整。
網絡傳播也能構成“復制發行”
??? 我國刑法制定時,互聯網還沒有發展起來,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關于侵犯著作權行為的規定有“以營利為目的”與“復制發行”等情形。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許多網站開始提供圖書、音樂、電視劇、電影和軟件等瀏覽與下載。版權人認為,網站的這種行為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但是部分網站辯稱,網絡傳播不屬于復制發行,而且自己是免費下載,沒有以營利為目的。
??? 有鑒于此,知產刑案解釋明確規定,“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他人文學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的行為,應當視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復制發行’。”“以營利為目的”包括“以刊登收費廣告等方面直接或間接收取費用的情形”。這就是說,雖然一些網站是免費提供下載,但是他們提供免費下載的目的是提高點擊量、吸引廣告,同樣構成了以營利為目的。
??? 以往在適用刑法中,對于“相同的商標”、“使用”、“明知”、“假冒他人專利”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等概念,時常遇到一些理解上的差異,甚至影響了相關法條的統一適用。
現在,知產刑案解釋對刑法條文中這些術語進行了解釋,這對于提高司法機關辦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率,統一司法標準,具有重要意義。
非法經營數額有算法
??? 非法經營數額是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審判定罪量刑的一個關鍵指標,過去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在知產刑案解釋起草過程中各方意見分歧較大。一種觀點主張應當以被假冒商品即以真品的價值計算,另一種觀點認為應當以假冒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計算。 #p#分頁標題#e#
??? 以復制盜版光盤為例,如果以真品價值計算,每張100元,復制500張即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如果以實際銷售價格計算,每張10元,復制5000張才能構成犯罪。
??? 考慮到既要有效打擊犯罪,又要符合實際情況,知產刑案解釋區分不同情況規定了非法經營數額的具體算法。已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實際銷售的價格計算。制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標價或者已經查清的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侵權產品沒有標價或者無法查清其實際銷售價格的,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這種計算方法可以比較客觀地反映侵權犯罪行為造成的社會危害后果,據此進行處罰,體現了罪刑相適應的法治原則。
認定單位犯罪門檻降低
???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是由單位實施的。在知產刑案解釋起草過程中,國外部分企業和行業協會提出,應取消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以個人犯罪的標準處罰單位犯罪。
??? 知產刑案解釋規定,對單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按照個人定罪量刑標準的三倍計算,而不是以前有的司法解釋規定的五倍。這一調整主要是考慮到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承擔責任的主體、犯罪范圍和犯罪金額有很大的不同,兩者的定罪量刑標準應該有所區別。同時,知產刑案解釋將個人定罪的標準降低了,對單位犯罪的標準也應該相應降低。
??? 應該指出的是,此前有司法解釋已經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以個人犯罪處理。因此,妄圖以單位行為為掩護來逃避法律制裁是行不通的。
??? 此外,知產刑案解釋把為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提供各種幫助的行為納入了刑法制裁的范圍,凡明知他人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而為其提供便利條件、幫助的,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共犯論處。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號
2013-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2010-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
1982-08-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定書”》的決定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