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條 銷售者不得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和失效、變質的產品。
【釋義】本條是對銷售者不得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和失效、變質的產品的義務的規定。
一、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是指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通過頒發決定、命令的形式,公開淘汰某項產品或者產品的某個型號。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包括:(1)產品性能落后、耗能高、污染環境嚴重的產品,如自1982年以來,機電部會同有關部委共淘汰了15批共601種機電產品。(2)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如1982年衛生部發文共淘汰了27種藥品,1991年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淘汰了6種農藥。(3)違反法律規定的產品,如非法定計量單位的計量器具。對于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國家都要頒布具體的淘汰時間,在這個時間以后,禁止銷售該淘汰產品。
二、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銷售者不得繼續銷售,這是銷售者必須履行的產品質量義務。銷售者應當經常關注國家有關這方面的決定和命令,對自己的進貨產品及時加以調整。對于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銷售者已經進貨的,應當停止銷售,并對淘汰的產品加以退貨或銷毀處理。如果銷售者在國家規定的時間以后仍然繼續銷售淘汰產品的,有關執法部門則要對所銷售的產品加以沒收,并處違法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還要沒收違法所得。
三、銷售者不得銷售失效、變質的產品。這里講的“失效”,是指產品失去了本來應當具有的效力、作用。這里講的“變質”,是指產品內在質量發生了本質性的物理、化學變化,失去了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價值。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失效、變質與超過安全使用期和失效日期的關系。即已經超過安全使用期和失效日期的產品,雖多數是失效、變質的產品,但并不一定全是失效、變質的產品;而尚未超過安全使用期和失效日期的產品,也可能會發生產品變質,應以實際檢測結果為依據。
四、失效、變質的產品,由于其功能、效力、作用等皆已喪失或大部分已喪失,已經不具備應有的安全性、適用性等必要的性能,很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法律規定禁止銷售失效、變質的產品。銷售者違反了這一法定義務,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要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2014-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接受雪克來提·扎克爾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