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釋義】本條是關于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和最長保護期限的規定。
一、訴訟時效是指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法定的有效期限。在法定的有效期限內,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請求權予以保護;超過法定的有效期限的,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請求權不予保護。
二、本條規定當事人請求權受到保護的期限為兩年。兩年的起算日期為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之時。這里所講知道是指當事人已經了解到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同時也了解到具體的侵權人。應當知道是指查不清受害人是否知道被侵權和侵權人的情況下,法律推定或者視為知道。
三、本條關于“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的規定同民法通則的規定有所不同。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和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由此可以看出,本條規定要比民法通則的規定長一年;但是,起算日期同民法通則。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本條規定和民法通則規定的適用范圍不完全一致。民法通則規定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引起糾紛的訴訟時效,即包括對銷售者出售質量不合格商品提出的違約之訴,也包括因產品質量提起的侵權之訴,而本條規定僅適用產品責任的侵權之訴的訴訟時效這一種情況。也就是說,對于產品責任問題的侵權之訴,按照特別法優先適用的原則和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一條關于“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的規定,適用本條關于二年訴訟時效的規定,不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但是,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與延長的規定應予適用。
四、本條在規定訴訟時效期間的同時,也規定了缺陷產品引起的請求權的最長保護期限。這一規定和民法通則規定的最長保護期限不同。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對此,按照特別法優先適用的原則和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一條關于“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的規定,應適用本條規定的最長保護期限的規定,而不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本條規定同民法通則規定的不一致主要有三點考慮:一是產品缺陷一般在投入流通、使用后十年內會表現出來,受害人應當及時行使權利;二是產品投入流通后,其物理、化學性能都會發生變化,生產者對產品安全使用期的擔保一般不超過從產品出廠起十年,且在十年中生產工藝、技術水平等也都會有很大的發展變化,如果讓生產者、銷售者再承擔超過十年產品責任不公平。本條規定與國際上通行的規定大體上是一致的,比如美國、德國等均規定為十年。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本條所講“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是指自產品交給第一個消費者之日起算,在以后的十年內,如果產品存在缺陷并給消費者造成了人身或者財產上的損失,受害人有權利要求侵害人給予賠償。十年以后,即使產品造成了受害人人身或者財產上的損失,受害人也無權要求賠償,侵害人也無義務賠償。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如果生產者明示產品的安全使用期在十年以上的,則不適用本條關于“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的規定,應適用明示的安全期的規定。在明示超過十年的安全期間內,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生產者賠償。
五、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的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侵害人自愿履行的,不受本條規定的時間限制。也就是說,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翻悔的,法律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7-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2002-08-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