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條 禁止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禁止偽造產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釋義】本條是關于產品質量欺詐行為的禁止性規定。
一、在市場經濟中,一些不法生產者、銷售者不是依靠努力提高產品質量來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而是在產品質量問題上采用欺詐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為此,本法針對實際中存在的典型的產品質量欺詐行為,作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
二、本條明令予以禁止的產品質量欺詐行為包括:
1.禁止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這里講的認證標志,是指產品經法定的認證機構按規定的認證程序認證合格,準許在該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的表明該產品的有關質量性能符合認證標準的標識。產品認證標志與產品合格證不同,合格證是由產品生產者自己出具的,而認證標志是由法定第三方認證機構出具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89年制定的標準化法第十五條中規定:“企業對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產品,可以向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部門申請產品質量認證。認證合格的,由認證部門授予認證證書,準許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規定的認證標志。”本法第十四條則進一步規定:“國家參照國際先進的產品標準和技術要求,推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企業根據自愿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產品質量認證,經認證合格的,由認證機構頒發產品質量認證證書,準許企業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產品質量認證標志。”目前,我國國內經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批準的認證標志主要有3種:適用于電工產品的專用認證標志長城標志,適用于電子元器件產品的專用認證標志PRC標志,以及適用于其他產品的認證標志方圓標志。此外,一些較有影響的國際機構和外國的認證機構按照自己的認證標準,也對向其申請認證并經認證合格的我國國內生產的產品頒發其認證標志。如國際羊毛局的純羊毛標志,美國保險商實驗室的UL標志等,都是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認證標志。產品取得認證標志,表明該產品質量已符合相關的標準和技術要求,可以提高該產品市場信譽度,增強產品的競爭能力。對未經認證合格取得認證標志的產品,偽造或者冒用質量認證標志的,屬于商業欺詐行為,對購買者產生誤導,擾亂經濟秩序,因此本法明令予以禁止。本條所講的“等質量標志”,除認證標志外,還可包括其他表明產品質量狀況的標志。在修改前的產品質量法中規定的質量標志包括名優產品標志。目前國家已取消了由政府部門對產品質量的“評優”活動,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產品質量的優劣最終要由市場來評定,由消費者自己說了算。因此,修改后的本法中取消了“名優標志”的規定。
2.禁止偽造產品的產地。生產者、銷售者如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明該產品產地的,必須真實,不得偽造。例如,不是產自青島嶗山的礦泉水,不得將產地標為嶗山;不是上海生產的服裝,不得將產地標為上海。某些特定地區生產的某種產品,具有較好的質量性能,往往與該地區的自然條件、傳統的工藝制作方法等因素有關,消費者對這類特定地區生產的特定產品比較信賴和喜好。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偽造產品的產地,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必須予以禁止。
3.禁止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產品或其包裝上標注的廠名、廠址必須真實。這里講的“偽造”,是指無中生有,編造根本不存在的廠名、廠址;這里講的“冒用”,是指擅自使用其他企業的廠名、廠址。偽造產品的生產廠名、廠址,隱瞞真實的生產者,一旦產品發生質量問題時,消費者難以找到最終的責任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實踐中往往表現為冒用知名企業的廠名、廠址,目的是利用知名企業已建立起來的市場信譽,推銷自己的產品,這既是對消費者的欺騙行為,也是一種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必須予以禁止。
4.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不屬于該產品的應有成份、會導致產品品質下降的其他物質的行為。例如,在豆制品中摻滑石粉,在化肥中摻爐灰等,通常是在產品中摻入廉價物,以牟取暴利。“以假充真”,是指以非此種產品冒充此種產品的行為。例如,以人造革冒充真皮,以鍍銅物冒充金制品等。但這里講的以假充真不包括假冒商標、假冒專利的行為。假冒商標或假冒專利分別受商標法和專利法的制約。“以次充好”,是指以質量等級低的產品冒充質量等級高的產品,如以二等品冒充一等品。廣義上的“以次充好”,也包括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行為。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為,都屬于質量欺詐、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本法規定必須予以禁止。
5.本條規定予以禁止的質量違法行為,同時也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和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在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也作了禁止性規定。但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一條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對這類行為的行政處罰,應適用產品質量法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2014-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