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條 對依法進行的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生產者、銷售者不得拒絕。
【釋義】本條是對生產者、銷售者不得拒絕行政執法部門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的規定。
本法第十五條規定,國家對產品質量實行以抽查為主要方式的監督檢查制度。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統一規劃和組織,對有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以及消費者和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產品等,依法進行監督檢查,這是保證產品質量的一項重要的法定制度,是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實際中,確有個別生產者、銷售者以阻止檢查人員進廠,不許檢查人員提取樣品等方式,拒絕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依法對其產品進行監督檢查。這種行為,破壞了法定的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制度,擾亂了正常的產品質量行政監督秩序;拒絕監督檢查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的,勢必損害消費者利益。對此,必須予以禁止。為此,修改后的產品質量法新增了禁止拒絕依法進行的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的規定,并增加了拒絕檢查行為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執法機關在行使產品質量監督檢查職權時,應向被檢查人履行告知義務,告訴被檢查人檢查的依據、性質,出示有關證件,對被檢查人不理解的,應作出必要的解釋,不應簡單地按拒檢處理。對監督檢查只是表現為不積極主動進行配合的,也不能按拒檢處理。
對行政機關違法進行的檢查,生產者、銷售者有權拒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2016-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九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旅行社條例
2009-02-20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