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條 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釋義】本條是對銷售者銷售產品所作出的三項禁止性行為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銷售者的禁止性義務主要有三項:
一、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摻雜、摻假。“摻雜、摻假”是指銷售者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造假,致使產品中有關物質的成份或者含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欺騙行為。
二、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是指銷售者以牟取非法利潤為目的,用一種產品冒充另一種與其特征、特性不同的產品的欺騙行為;“以次充好”是指銷售者以低等級、低檔次的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的產品的欺騙行為,也包括用廢、舊、棄產品冒充新產品的行為。
三、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所謂合格產品,對于有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產品來說,是指符合國家的強制性標準;對于沒有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產品來說,是指符合產品或其包裝上明確標注所采用的標準。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是對消費者的欺騙行為,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這幾種違法行為,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的重要表現形式。其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牟取非法利潤,客觀上造成對消費者的欺騙,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了消費者的財產損失,甚至會危及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因此,這三種行為是法律所嚴格禁止的,違反者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