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條 新建、改建、擴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上設施,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單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的,應當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征求交通、漁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經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驗收,驗收不合格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釋義】
本條是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 “三同時”制度的規定。
所謂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我國是最早實施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中國家之一。1979年的環境保護法(試行),首次將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作為法律制度確定下來。2002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環境影響評價法。
按照本條規定,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上設施,包括新建、改建、擴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上設施,都應當對有關的建設項目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不是一般的預測評價,它要求可能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必須事先通過調查、預測和評價,對項目的選址、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以及應采取的防范措施等提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審查批準后,才能進行開發建設。由此可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一項決定建設項目能否進行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制度。
建設單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的,應當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的同意;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征求交通、漁業主管部門的意見。在江河、湖泊設置排污口,會影響沿岸城市的生活、生產用水安全,影響水生生物和漁業生產,影響堤防和通航安全,因此,加強對江河、湖泊排污口設置的審查和管理是必要的。水法第三十四條也規定,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應當經過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為了與水法的有關規定相銜接,本條規定:建設單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的,應當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征求交通、漁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經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驗收,驗收不合格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結合起來,成為貫徹“預防為主”的環境保護原則的環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法律制度。我國環境保護法律對此都作了規定。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是指一切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自然開發項目,以及可能對環境造成損害的工程建設,其中需要配套建設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制度。
根據本條規定,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經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驗收,驗收不合格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驗收工作由原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國務院于1998年11月頒布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規定,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后,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間,建設單位應當對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情況和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監測;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向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應當與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同時進行。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建設項目,其相應的環境保護設施應當分期驗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30日內,完成驗收;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該建設項目方可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這一規定表明,水污染防治設施的驗收是主體工程總體驗收的組成部分,水污染防治設施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達不到規定要求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依據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直至驗收合格,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1301200780834973
河北浩翔律師事務所
簡介:
科班中等師范畢業。后自學法律專業(專科本科),2000年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資格。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
2011-12-3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畢鳴岐國民事糾紛被訴法院可否傳喚問題的答復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
2009-01-2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07-11-28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的決定
2007-10-18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
2007-05-28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