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或者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沒有安全設施設計或者安全設施設計未按照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的;
(二)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未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的;
(三)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安全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
(四)未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五)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
(六)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的;
(七)未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八)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未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投入使用的;
(九)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的。
【釋義】本條是關于違反本法規定的9項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按照本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礦山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設計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查;礦山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以保證安全設施的工程質量。在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這些都是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期預防措施。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履行警示告知義務。對于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要求。對安全設備還必須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并定期檢測,以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還應當作好記錄。為從業人員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這是保證從業人員的安全所必需的。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并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方可投入使用。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如果生產經營單位違反了以上的規定,就要依照本條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按照本條規定,對于生產經營單位有本條所列9項違法行為之一的,將由有關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有違法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糾正違法行為。比如,沒有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警示標志的,要在規定的期限內設置。對于逾期未改正的,將受到以下的處罰:
1.責令停止建設或者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即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糾正違法行為的,對于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沒有安全設施設計或者安全設施設計未按照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的,施工單位未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的,要停止項目的建設;對于以上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其安全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未按照規定檢驗、檢測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的,應當停止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整頓。在給予以上處罰的同時,還可以根據情節給予5萬元以下的罰款處罰。
2.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這里講的構成犯罪,主要是指構成《刑法》第135條規定的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犯罪。構成本條的犯罪,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勞動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比如,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安全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等等;二是經有關部門或者職工提出后,對事故隱患仍不采取措施。如經有關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仍不采取消除事故隱患的改正措施的行為;三是造成嚴重后果。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35條的規定,對生產經營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一號
2013-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1998)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