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并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釋義】本條是關于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后,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職責的規定。
一、本法第5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按照這一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不但負有采取各種措施、防止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而且負有在發生事故后組織搶救、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害的責任。因此,本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
本法第70條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的制度。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接到事故報告,應當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組織搶救。根據本法第69條的規定,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這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到達事故現場后,應當組織上述的專業救援人員進行搶救。同時,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還可以組織事故現場的人員根據本單位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自救。
二、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本單位的首要領導以及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在事故發生后,應當堅守崗位,組織事故搶救,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這一方面是因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單位的場地、布局、設備、人員以及其他生產經營狀況比較熟悉,有其在場,可以比較順利地進行事故搶救、事故原因的調查和對事故的處理。另一方面,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安全生產方面的第一責任人,應對單位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負責。特別是如果單位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屬于重大責任事故,且有關人員的行為構成《刑法》規定的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以及其他犯罪的規定,還可能要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刑事責任。因此,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不得擅離職守,而應堅守崗位并等候處理。如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違反這一規定,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公安機關可以對其給予拘留15天的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2017修訂)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2017-11-0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2009-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各級地方人民檢察署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保健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