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條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條文注釋
非法拘禁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的行為。行動自由是指公民身體在不受強制約束的條件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在任意的時間、空間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動。
本罪的客觀表現有兩個要點需要把握:其一,行為人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如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合法的將公民予以拘押,即使后來被證明羈押有誤,也不能構成非法拘禁罪;醫生對病人實行隔離、監管以及監護人對無行為能力人實行的監護等合法行為,均不能視為非法拘禁。當然,如上述合法行為是被濫用的 ,則也失去合法性,仍可構成犯罪。其二,行為人實施了將他人限制在一定的空間以內,使其不得自主脫離該空間的行為。至于行為是否具有暴力性,是作為還是不作為,使用何種手段、方式,均在所不問。
關聯法規
《人民警察法》第22、48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2013-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近期兩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的通報
20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