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條 【證據及舉證責任】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條文注釋
本條對證據的采信和提供證據的責任作了規定。
勞動爭議仲裁庭仲裁案件,當事人會提供各種證據,以證明己方所陳述事實和理由的正確性,以最大限度地贏得仲裁的滿意結果。當事人在提供證據時,為了達到仲裁申請所提出的請求,有可能提供部分虛假的證據,或是拒不提供對對方有利的證據。在這種情況下,仲裁庭面臨著對當事人所提供的證據是否采納的問題,為保證仲裁過程中所采用證據的真實性,仲裁員就應當對證據進行查證,或要求當事人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據的種類有: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不管何種證據,都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用人單位按照仲裁庭的要求提供由其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是用人單位的義務,當用人單位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內不能提供或拒絕提供時,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承擔案件仲裁的不利后果。
關聯法規
《民事訴訟法》第6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7修正)
2017-09-01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2019修正)
2019-04-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
2008-09-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