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兩年來,以證券期貨投資為名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屢有發生,個別地區甚至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不但擾亂了國民經濟的正常秩序,而且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今年重點打擊的“蘭州證券黑市”就是這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典型。該類違法犯罪活動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機構未經主管部門批準,營業地點和公司名稱頻繁變更、隱蔽性很強;二是涉案機構并未與證券交易系統聯網,而是打著“投資咨詢”和“代客理財”等招牌,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采用在內部系統模擬證券交易等欺詐手法進行詐騙;三是部分入場參與者雖然對這些機構的非法性質有所了解,卻仍因心存僥幸涉足其中。據不完全統計,從1999年至2000年,全國共發生此類案件216起,對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必須堅決予以打擊。為落實《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決定》(國發[2001]11號),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周密部署,盡快遏制以證券期貨投資為名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
打擊以證券期貨投資為名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難度大、敏感度高、涉及面廣。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此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并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立即部署打擊以證券期貨投資為名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有關工作。各地區要盡快成立由政府有關負責同志牽頭,當地證券監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組成的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周密部署,根據《刑法》、《證券法》和《非法多事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相關規定,對以證券期貨投資為名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從重、從快地給予嚴厲打擊,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力爭在年內使此類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
二、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打擊合力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專項打擊工作的具體步驟和方案。各地證券監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要樹立大局觀念,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明確職責分工,互相配合,排除干擾,迅速開展查處、取締工作。證券監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依照各自的職責,做好對非法證券期貨經營者違法違規行為的初步調查工作,公安機關要視情況提前介入,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立案查處。證券監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執法工作人員必須恪盡職守、秉公執法、凡因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貽誤工作的,應追究責任、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正確適用法律,把握政策界限
(一)對超出核準的經營范圍,非法從事或變相非法從事證券期貨交易活動,非法經營境外期貨、外匯期貨業務的,以涉嫌非法經營罪立案查處。
?。ǘξ唇涀C券監管部門批準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擅自設立證券期貨機構的,以涉嫌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立案查處。
?。ㄈσ浴巴顿Y咨詢”、“代客理財”等為招牌,以高額回報、贈送禮品、虛假融資、減免手續費、提供“免費午餐”等為誘餌吸納客戶資金,采用內部模擬證券期貨交易等手法,非法侵占他人財產的,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查處。
(四)非法證券期貨經營者對受害人有暴力、威脅、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行為,或以暴力、威脅手段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ㄎ澹σ宰C券期貨投資為名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機構,由證券監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取締、吊銷其營業執照。
四、加強法制宣傳和對投資者的教育,把握新聞輿論導向,維護社會穩定
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形勢的需要,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加強正面宣傳和證券期貨法律法規教育。要運用報刊、電臺、電視等多種形式,公布本地區合法證券期貨交易機構的名稱、地址、電話,提醒投資者到合法的證券經營機構參與證券投資,防止上當受騙。要向社會重申《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十八條有關“因參與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的規定,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要結合已查處的典型案例,不失時機地做好受騙群眾的說服教育工作。各級新聞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相關新聞報道的管理和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防止少數別有用心的人為達到讓政府賠償的目的,惡意炒作,轉嫁責任,制造事端,破壞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以上各項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于10月底以前向國務院報告落實情況,國務院將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檢查。各地區、各部門在執行本通知的過程中如發現重大問題,應及時向國務院報告;同時,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完善監管措施,進一步加大對以證券期貨投資為名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從根本上防止此類違法犯罪活動死灰復燃,堅決維護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失效]
1975-01-17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08-2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