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0年以來,國家財政管理體制進行了三次較大的改革。這幾次改革對調動地方增收節支的積極性,保證財政收入增長,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為了進一步推進改革,經國務院同意,在“八五”期間,中央對部分地區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試點?!胺侄愔啤鞭k法如下:
一、收入的劃分。分稅制體制將各種收入劃分為中央財政固定收入、地方財政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財政共享收入。
?。ㄒ唬┲醒胴斦潭ㄊ杖耄P稅和海關代征的產品稅、增值稅、工商統一稅,燒油特別稅,特別消費稅,專項調節稅,外資、合資海洋石油企業的工商統一稅、所得稅,煙酒提價專項收入,中央基建貸款歸還本息收入,中央所屬國營企業所得稅、調節稅、上繳利潤和政策性虧損補貼,中央部門所屬的中外合資企業所得稅,鐵道部、各銀行總行和保險總公司的營業稅,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應屬于中央的收入(詳見附表)。
改變原來石油部、原電力部、石化總公司、有色金屬總公司所屬企業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70%部分作為中央財政固定收入的辦法,將其并入一般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中,實行新的中央和地方分成辦法。
?。ǘ┑胤截斦潭ㄊ杖?,包括農牧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牲畜交易稅,集市交易稅,契稅,獎金稅,印花稅,筵席稅,農林特產稅,地方國營企業所得稅、調節稅、上繳利潤和政策性虧損補貼,集體企業所得稅,外資企業和地方部門所屬的中外合資企業所得稅,城鄉個體工商業戶營業稅、所得稅,私營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個人收入調節稅,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地方基建貸款歸還的本息收入,鹽稅,工商稅收稅款滯納金、補稅罰款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詳見附表)。
?。ㄈ┲醒牒偷胤截斦蚕硎杖耄óa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工商統一稅,資源稅。分享比例分為兩檔,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中央和地方“二八”分享,其他地區一律實行“五五”分享。
二、支出的劃分。
(一)中央財政支出:包括中央統管的基本建設投資,挖潛改造和新產品試制費,簡易建筑費,地質勘探費,支援農業支出,國防費,武裝警察部隊經費,人民防空經費,對外援助支出,外交支出,以及中央級的農林水利事業費、工交商部門事業費、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行政管理費、公檢法支出,國內外債務還本付息支出,中央負擔的價格補貼支出,其他支出(詳見附表)。
?。ǘ┑胤截斦С觯喊ǖ胤浇y籌的基本建設投資,地方企業的挖潛改造和新產品試制費,簡易建筑費,支援農業支出,城市維護建設費,地方農林水利事業費、工交商部門事業費、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行政管理費、公檢法支出、民兵事業費、價格補貼支出,其他支出等(詳見附表)。
?。ㄈ┯芍醒胝乒艿膶m椫С觯喊ㄌ卮笞匀粸暮葷M,特大抗旱和防汛補助費,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邊境建設事業補助費,糧油加價款等,這些支出由中央財政統一管理,實行專案撥款,不列入地方財政支出包干范圍。
三、對試點地區,按照上述劃定的收支范圍進行計算。凡地方財政固定收入加上分享收入大于地方財政支出基數的部分,一律按5%的比例遞增包干上解;凡地方財政固定收入加上分享收入小于地方財政支出基數的部分,由中央財政給予定額補助,對少數民族地區,給予適當照顧。
四、基數的確定。各地區的收支基數,以1989年的決算數為基礎,在進行必要的因素調整后加以確定。
五、原實行固定比例分成和專項收入,繼續執行現行辦法。
?。ㄒ唬┲醒牒偷胤桨垂潭ū壤殖傻氖杖?,包括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國家預算調節基金、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保險公司上交收入,以及列收列支的??钍杖耄òㄕ魇张盼圪M收入、征收城市水資源費收入、電力建設資金、社會保險基金、下放港口以港養港收入和教育費附加收入等),這些收入不列入“分稅制”體制范圍,仍按現行辦法執行。
?。ǘ┩赓Q企業出口退稅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其中:中央財政負擔80%,地方財政負擔20%。
?。ㄈ榱丝刂茻熅频拿つ堪l展,把卷煙和酒的產品稅分成辦法,由現行的環比增長分成辦法改為定比增長分成辦法,增長分成比例不變。定比的基數按1991年實際征收額來核定。
六、關于金庫收入的報解。
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后,中央財政固定收入直接交入中央金庫,地方財政固定收入直接交入地方金庫,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享收入按照中央和地方的分享比例,由稅務部門用專用繳款書分別就地交入中央金庫和地方金庫,繳款書格式另行下達。不列入包干范圍的收入繼續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按“分稅制”體制辦法計算,有上解任務的地區應遞增上解中央的數額,在每月底前按月平均數交入中央金庫,中央補助地方的數額,也由中央按月撥付。
七、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后,中央各部門不要干涉有關地方財政的收支事項,未經國務院批準或財政部同意,不準擅自開減收增支的口子。經濟改革將繼續深入發展,對財政收支都會有所影響,除國務院有特殊規定者外,收支基數一律不作調整。
附件二
“分稅制”財政體制中央、地方收支項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正)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二 號
2008-03-1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98修正)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2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草原防火條例
2008-11-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0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8-12-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