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審計程序
第三章 對會計估計合理性的評價
第四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在會計報表審計中對會計估計的審計,明確工作要求,保證執業質量,根據《獨立審計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本準則所稱會計估計,與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概念一致。
第三條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要求,合理作出會計估計并予以適當披露,是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的責任。
第四條 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評價被審計單位作出的會計估計是否合理、披露是否適當,是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第五條 會計估計通常是被審計單位在不確定情況下作出的,發生重大錯報的風險較大、注冊會計師應當以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實施審計。
第二章 審計程序
第六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作出會計估計的程序、方法和相關內部控制,以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
第七條 在審計會計估計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采用下列一種或多種審計程序:
(一)復核和測試被審計單位作出會計估計的過程;
(二)利用獨立估計與被審計單位作出的會計估計進行比較;
(三)復核能夠證實會計估計的期后事項。
第八條 在復核和測試被審計單位作出會計估計的過程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以下步驟:
(一)評價會計估計依據的數據、假設和使用的公式;
(二)測試會計估計的計算過程;
(三)如有可能,將以前期間作出的會計估計與其實際結果進行比較;
(四)考慮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對會計估計的批準程序。
第九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會計估計依據的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相關性。
當會計估計依據的數據是會計數據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判斷其是否與會計系統的相關數據一致。必要時,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從被審計單位外部獲取審計證據。
第十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被審計單位對收集的數據是否進行了適當的分析并作為確定會計估計的基礎。
第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會計估計依據的主要假設是否有適當的根據。
第十二條 在評價特定會計估計依據的假設時,注冊會計師應當:
(一)根據以前期間的實際結果,判斷這些假設是否合理;
(二)判斷這些假設是否與其他會計估計依據的相關假設一致;
(三)判斷這些假設是否與被審計單位的相關計劃一致。
注冊會計師應當特別關注主觀的、容易引起重大錯報的或對情況變化敏感的假設。
第十三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了解的被審計單位以前期間的經營成果、所處行業慣例及相關計劃,評價被審計單位使用的會計估計公式是否仍然適當。
第十四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測試被審計單位作出會計估計的計算過程。測試的時間和范圍取決于以下因素:
(一)會計估計計算的復雜程序;
(二)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作出會計估計的程序和方法的評價結果;
(三)會計估計在會計報表中的重要性。
第十五條 在可能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被審計單位在以前期間作出的會計估計與其實際結果進行比較,藉以:
(一)獲取有關被審計單位會計估計程序總體可靠性的證據;
(二)考慮是否需要提請被審計單位調整會計估計公式;
(三)評價被審計單位對兩者的差異是否已經量化并作適當的調整或披露。
第十六條 重要的會計估計一般由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復核和批準。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這種復核和批準是否由適當層次管理人員執行,且有相應的書面證明。
第十七條 注冊會計師可以自行作出獨立估計或從其他渠道獲取獨立估計,并與被審計單位作出的會計估計進行比較。當利用從其他渠道獲取的獨立估計的,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獨立估計依據的數據、假設和使用的公式,并測試其計算過程。
第十八條 在資產負債表日之后至審計報告日之前發生的交易和事項可能為注冊會計師審計會計估計提供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可以復核此類交易和事項,以減少甚至取代第七條第(一)、(二)項的審計程序。
第十九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存在影響會計估計依據的數據或假設的重大期后交易或事項。
第二十條 當被審計單位作出會計估計的過程涉及專門知識和技術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利用專家的工作。
第三章 對會計估計合理性的評價
第二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了解的被審計單位情況,以及會計估計是否與在審計中獲取的其他審計證據相一致,對被審計單位作出的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作出最終評價。
第二十二條 如果依據審計證據得出的估計結果與被審計單位作出的會計估計存在差異,注冊會計師應當判斷該項差異是否合理。
如果該項差異不合理,注冊會計師應當提請被審計單位予以調整。如果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該項差異視為一面錯報連同其他錯報一并考慮,以評價是否對會計報表的公允性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單項差異合理但偏向一個方向,以致各項差異的累積數可能對會計報表的公允性產生重大影響,注冊會計師應當從整體上評價會計估計的合理性。
第二十三條 如果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因素或缺乏客觀數據,以致無法評價會計估計的合理性,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其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第四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會計報表審計以外的其他審計業務,如涉及會計估計的審計,除有特定要求者外,應當參照本準則辦理。
第二十五條 本準則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建立國際聚變能組織的協定》、《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聚變能組織特權和豁免協定》的決定
2007-08-3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2010-05-04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
2008-12-18道路旅客運輸班線經營權招標投標辦法
2008-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
2007-12-31國務院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7-08-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的通知
2007-06-01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0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