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財政部關于印發《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21 · 6595人看過

國務院有關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規范電影企業的會計核算,提高電影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電影企業的實際情況,我部制定了《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現予印發,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已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各電影企業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反饋我部。

  附件: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

  財政部

  二00四年十二月九日

  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

  總說明

  一、為了統一規范電影企業的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提供企業的會計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并結合電影企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營業性電影片的制片、洗印、進口、出口、發行和放映等業務活動的電影企業(以下簡稱“電影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同時,執行本辦法。

  電影機械制造企業、電影專用器材(物資)供銷企業、電影設備安裝施工企業和電影雜志、刊物出版企業,以及電影企業所屬專業技術、藝術院校等單位,不執行本辦法。

  三、本辦法所稱電影片,包括電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各種形式、不同載體和長、寬度的電影片,也包括電視劇片及其他電視專題片等(以下簡稱“影片”)。

  四、電影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影片(包括影片著作權、使用權等),在法定或合同約定的有效期內,均作為流動資產核算。

  五、本辦法由“電影制片、洗印企業會計核算辦法”和“電影發行、放映企業會計核算辦法”組成。各電影企業應當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執行相應的核算辦法。

  六、電視制片企業的會計核算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電影制片、洗印企業會計核算辦法

  一、說明

  (一)電影企業中從事影片制片、洗印業務活動的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同時,執行本辦法。

  1、電影制片企業,指從事故事片(含藝術片、舞臺片、戲劇片等)、紀錄片(含風光旅游片等)、科教片(含雜志片)、美術片(含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等)、譯制片、專題片和其他電視劇片、廣告片等各種影片生產的企業。

  2、電影洗印企業,指專門從事影片的拷貝、播映帶或其他載體物的沖印、制作、加工、字幕印制等生產活動的企業。母公司、制片企業內部專門從事影片洗印生產業務的后期制作部門、車間等,應視同電影洗印企業進行有關會計核算。

  (二)企業除自制拍攝影片外,從事與境內外其他單位合作攝制影片業務的,應按以下規定和方法執行:

  1、從事合作攝制影片的形式:

  (1)聯合攝制,指企業與其他投資方共同出資(含現金、勞務、實物或以廣告時段作價等),并按各自出資比例或按合同約定分享利益及分擔風險的攝制業務。

  (2)受托攝制,指企業接受其他單位的全額出資,代為制作影片的攝制業務。

  (3)委托攝制,指企業全額出資,委托其他制片單位代為制作影片的攝制業務。

  (4)協作攝制,指由其他制片單位全額出資,企業僅以提供設備、器材、場地、勞務等方式給予協助的攝制業務。企業在受托或協作攝制業務中,如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按該片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充抵受托或協作價款的,應視同聯合攝制方式進行核算。

  2、合作攝制中收到的制片款的處理:

  (1)聯合攝制業務中,企業負責攝制成本核算的,在收到合作方按合同約定預付的制片款項,應先通過“預收制片款”科目進行核算;當影片完成攝制結轉入庫時,再將該款項轉作影片庫存成本的備抵,并在結轉銷售成本時予以沖抵。其他合作方負責攝制成本核算的,企業按合同約定支付合作方的拍片款,參照委托攝制業務處理。

  (2)受托攝制業務中,企業收到委托方按合同約定預付的制片款項,應先通過“預收制片款”科目進行核算。當影片完成攝制并提供給委托方時,將該款項沖減該片的實際成本。

  (3)在委托攝制業務中,企業按合同約定預付給受托方的制片款項,應先通過“預付制片款”科目進行核算;當影片完成攝制并收到受托方出具的經審計或雙方確認的有關成本、費用結算憑據或報表時,按實際結算金額將該款項轉作影片庫存成本。

  (4)企業的協作攝制業務,按租賃、收入等會計準則中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三)企業在影片完成攝制前采取全部或部分賣斷,或者承諾給予影片首(播)映權等方式,預售影片發行權、放(播)映權或其他權利所取得的款項,不屬于合作攝制性質。企業在此類預售業務活動中已收到的預售款項,應先記入“預收賬款”科目;待影片完成攝制并按合同約定提供給預付款人使用時,再將預售款項轉作銷售收入。

  同時具備以下特征的應當視為預售業務:

  1、付款人的目的是以買斷方式取得合同約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使用權;

  2、付款人不享有或不承擔該影片在前款規定時期和范圍以外的經濟收益或經濟損失;

  3、付款人的預付款項與影片攝制成本無直接關聯,制片方無須向付款人提供影片攝制成本的結算憑據或報表。

  (四)企業在影片的創作生產活動中,接受有關方面、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所提供的,給予指定影片專項資助的款項,應先作為負債,記入“制片資助款”科目,在結轉入庫時,將該款項轉作影片庫存成本的備抵,并在結轉銷售成本時予以沖抵。

  企業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影片接受資助的片名、資助方、資助金額以及該款項的當期使用情況等相關信息。

  (五)企業結轉影片成本,應當遵循配比原則和謹慎性原則。

  1、國產影片(包括合拍片)在完成后期制作,進口影片在提供原拷貝(帶)和譯制拷貝(帶),并經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或《電視劇發行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后,方可結轉入庫。

  2、影片(含拷貝、播映帶和其他載體)已結轉入庫的全部實際成本,企業應當自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之日起,按以下方法和規定結轉銷售成本:

  (1)企業一次性賣斷國內全部著作權,在收到賣斷價款時,應將其全部實際成本一次性結轉銷售成本;采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的,按《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

  (2)企業采用按票款、發行收入等分賬結算方式,或采用多次、局部(特定院線或一定區域、一定時期內)將發行權、放映權轉讓給部分電影院線(發行公司)或電視臺等,且仍可繼續向其他單位發行、銷售的影片,應在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之日起,不超過24個月的期間內(主要提供給電視臺播映的美術片、電視劇片可在不超過五年的期間內),采用計劃收入比例法將其全部實際成本逐筆(期)結轉銷售成本。計劃收入比例應當盡可能接近實際。計劃收入比例除有特殊情況應當隨時調整外,在年度內一般不作變動。如果企業預計影片不再擁有發行、銷售市場,應將未結轉的成本予以全部結轉。

  影片成本的結轉,可以采用計劃收入比例法,也可以采用零毛利法和固定比例法。采用零毛利法時,如果取得的收入大于剩余成本,應將剩余成本一次結轉完畢,如果預計在成本結轉期內不能完全轉銷該影片的庫存成本,則應在到期前的最后一次結轉時將剩余成本全部結轉計入銷售成本。

  采用計劃收入比例法、固定比例法時,企業應按謹慎性原則進行會計估計,合理確定預計收入總額、成本結轉比例,按期結轉銷售成本。

  以上方法和結轉比例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3)企業在尚擁有影片著作權時,可在“庫存商品”中象征性保留1元余額。

  (六)企業在以分賬、代理結算等方式發行和銷售影片活動中取得的片款或發生的支出,應設置“待結算業務收入”和“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進行核算。具體核算參照發行、放映企業會計核算辦法的規定執行。

  二、會計科目的補充及使用說明

  (一)本辦法在《企業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增設“制片備用金”、“預付制片款”、“影視劇本”、“預收制片款”、“制片資助款”等科目。并且,對“庫存商品”、“生產成本”、“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的明細科目設置和核算作了補充規定。

  (二)增設的會計科目及使用說明

  1134 制片備用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攝制組為影片拍攝所需的差旅費、勞務費、零星采購等開支,經批準而預支的備用金。本科目可按影片的片名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經核準撥付給企業內各管理部門、材料和物資采購部門等定額周轉用的備用金,以及非電影拍攝所需而短期臨時借用的備用金,應通過“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科目核算。

  二、經批準撥付制片備用金時,按領用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經審核后批準報銷時,按核準的應報銷金額,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應報銷金額大于已領用金額需補足差額的,按應補差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應報銷金額小于已領用制片備用金需收回差額時,按收回差額,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對已經查明原因和處理后確實無法收回的制片備用金,屬于攝制組管理和當事人的過失造成的,在減去過失人等賠款后,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屬于自然災害等非人為過失造成的,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制片備用金款。

  1152 預付制片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在委托和聯合攝制業務中,按照合同規定預付給代為制作并負責成本核算的受托方的款項。本科目應當按合作攝制的影片的片名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二、企業因委托或聯合攝制而預付款項時,按預付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三、企業委托或聯合攝制的影片制作完成時,按企業應承擔的實際成本進行如下處理:

  1、影片已經審查通過并取得發行、放(播)映《許可證》時,按企業應承擔的實際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

  2、影片尚未審查通過和取得發行、放(播)映《許可證》時,按企業應承擔的實際成本,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待審查通過并取得發行、放(播)映《許可證》時,再按其實際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

  四、在委托或聯合攝制影片業務中,由于合同變更、索賠、獎勵等原因,發生企業應承擔的實際成本大于初始預付制片款,需補付差額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若企業應承擔的實際成本小于初始預付制片款,在收回差額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企業預付制片款項后,如因受托方破產或政策性調整等非常原因導致停拍且不能續拍時,應將已預付的拍片款項轉入“其他應收款”科目,借記“其他應收款-預付制片款轉入”科目,貸記本科目。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因委托或聯合攝制影片而實際預付給受托方的款項。

  1212 影視劇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計劃提供拍攝電影或電視劇的文學劇本的實際成本。本科目應當按文學劇本的劇名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文學劇本的成本,包括劇本策劃、組稿、創作過程中發生的原著版權費、劇本稿酬,編劇和編輯人員的工資、福利費、其他勞務補貼費,以及為組織劇本而發生的審稿費、退稿費、差旅費、辦公費、印刷費等各項支出。

  在企業下達投產通知或生產令,進入影片拍攝準備階段后,導演和主創人員為編寫、修改分鏡頭劇本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劇本費及酬金”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發生文學劇本創作的各項成本、費用支出,或為取得其他單位或個人的劇本版權、使用權和改編權而支付轉讓費時,按實際支付的金額或合同規定應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科目。

  三、文學劇本定稿和審查通過,并按企業下達的投產通知或生產令投入影片拍攝使用時,按該投拍文學劇本的賬面價值,借記“生產成本-劇本費及酬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企業向其他單位或個人有償轉讓文學劇本時,應按合同規定的轉讓價格,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影視劇本轉讓收入”科目;按被轉讓劇本的賬面價值,借記“主營業務成本-影視劇本轉讓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文學劇本在定稿前因故廢止、未獲審查通過而作廢以及已經審查通過已滿三年仍未投拍的,應當作報廢處理,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劇本損失費”科目,貸記本科目。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儲備的或尚未定稿的文學劇本的實際成本。

  132 預收制片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在聯合攝制、受托攝制、協作攝制等合作攝制業務中,按合同約定預收其他合作方應承擔的攝制成本款項。本科目應當按合作攝制的影片的片名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二、企業在收到合作方預付的攝制成本款項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企業合作攝制業務的影片,在攝制完成并經審查通過取得發行、放(播)映《許可證》后,應及時向其他合作方出具該影片攝制成本、費用的結算憑據或報表,并據以辦理有關轉賬和結算手續:

  1、企業聯合攝制的影片,在按實際成本結轉入庫時,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同時,應按該片合作方應承擔的成本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成本備抵”科目。

  2、企業受托攝制的影片,采用差額收費辦法的,在將影片提供給委托方時,按應收委托方拍片款金額,借記本科目,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按應確認的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采用收取固定承制費辦法的,在將影片提供給委托方時,按應收委托方拍片款金額,借記本科目,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科目;同時,按應確認的收入,借記“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在合作拍片業務中,向拍片合作方或委托方預收的款項。期末如為借方余額,則反映企業應由付款方補付的款項。

  2332 制片資助款

  一、本科目歸集和核算企業實際收到的有關方面、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無償提供給指定影片的資助款項。

  企業收到的未指定片目的資助款,按國家規定先征后返的增值稅,國家財政扶持而直接給予企業的定額補貼,對重點制片基地的設備和技術改造的借款或資助,以及收到其他合作方應承擔的合作拍片成本的款項,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資助單位等設置明細科目,并按受資助影片的片名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三、企業接受以貨幣資金方式資助的,按實際收到的資助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企業接受以非貨幣方式資助的,應按照《企業會計制度》有關接受捐贈資產價值的規定確定其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企業在接受資助的影片攝制完成結轉入庫時,按該片發生的全部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按該片接受資助款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成本備抵”科目。

  五、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收到尚未結轉的影片攝制成本資助款。

  (三)《企業會計制度》有關會計科目的補充及使用說明

  1243 庫存商品

  一、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片”、“電視片”、“成本備抵”等明細科目,核算企業電影片、電影拷貝及其后產品、電視劇等各種產成品的實際成本。企業應當按影片的片名,以及各種產成品的名稱等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二、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

  1、企業自制的影片,在完成攝制入庫時,按實際生產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

  2、企業以聯合攝制或接受資助方式所攝制的影片,在完成攝制入庫時,按實際生產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同時,按合作方應承擔的出資額或接受資助的金額,借記“預收制片款”或“制片資助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成本備抵)。

  3、企業以委托攝制或聯合攝制方式,委托受托方進行制作和核算成本的影片,在完成攝制入庫時,按企業應承擔的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預付制片款”科目。

  4、企業影片其他后產品的核算,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中“庫存商品”科目的使用說明,進行有關會計處理。

  三、企業在影片發行和銷售時,按本辦法說明中有關影片銷售成本的結轉方法,進行結轉。

  1、企業自制的影片,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按應結轉的實際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2、企業接受資助和聯合攝制的影片,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按影片應結轉的實際成本扣除其成本備抵額后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應結轉成本備抵額,借記本科目(成本備抵),按應結轉實際成本額,貸記本科目。

  四、已經審查通過和取得電影電視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發行、放(播)映《許可證》,并已入庫的影視片及其產品,如果發生補拍、修改、刪剪、印制等情況而形成新的成本和費用時,應按實際發生額對該影片庫存賬面成本作追加調整。

  如果影片被禁止發行或放(播)映,企業應當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在報廢處理時,按該影片實際庫存的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若按禁止決定已作報廢處理的影片,又重新獲準公開發行、放(播)映時,則企業應按正常發行、銷售影片處理。

  4101 生產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在影片制片、譯制、洗印等生產過程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

  二、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應按成本核算對象的名稱和成本項目進行歸集與核算。本科目按成本項目應當設置的明細科目為:

  1、故事片的成本項目:“劇本費及酬金”——用于歸集攝制組所用文學劇本的成本,以及分鏡頭劇本等所發生的有關費用和酬金。

  “基本人員工資及勞務”——用于歸集攝制組支付給導演、翻譯、攝影、制片、劇(場)務、錄音、照明、置景、道具、服裝、美術、化妝、煙火、剪接、會計(核算)等人員的工資、勞務費和酬金。

  “演員勞務及酬金”——用于歸集攝制組支付給主、配角演員,以及其他臨時、群眾、特技、替身、武打、舞蹈、配音等演員的工資、勞務費和酬金。

  “臨時協助人員費”——用于歸集攝制組臨時聘用的輔助工,以及向社會管理部門、場景提供單位臨時外請協助人員所支付的各種津貼、報酬等。

  “食宿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為演職人員提供的伙食、或者按規定辦法和標準發放伙食費補貼、津貼和防暑防寒所需飲料,以及住宿等費用。

  “差旅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演職人員因采景、體驗生活、拍攝、送審等發生的各種交通、住宿、補貼等費用。

  “膠片”——用于歸集攝制組拍片耗用的彩色與黑白底片、正片、聲片等各類膠片費用。

  “磁片及磁帶”——用于歸集攝制組磁片及制作中耗用的各類磁片、磁帶等費用。

  “化妝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直接購買或領用所消耗的化妝用材料、用品、工器具,以及造型作業等發生的費用。

  “服裝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服裝進行設計、加工、購置、租賃、損耗等發生的費用。

  “道具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進行道具設計、制作、加工、維修、購置、租賃、損耗等所發生的費用。

  “布景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進行布景和場景設計、搭置、加工、維修等所發生各種費用。

  “煙火槍械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耗用的煙火材料與彈藥以及租賃、維修、賠償槍械等所發生的費用。

  “車輛運輸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因運輸而發生的各種費用。

  “場租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租(借)用各種場所、場地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攝影費”——用于歸集攝制組使用各類攝影專用的器材及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錄音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在攝制期間使用的錄音場地和錄音用器材、設備、音頻工作站、材料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剪接費”——用于歸集攝制組使用各類剪接器材、設備、材料、視頻工作站、膠轉磁設備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照明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在拍攝現場使用各類照明器材、設備、發電車、材料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常規特技費”——用于歸集攝制組拍攝常規特技(非電腦數碼制作)鏡頭而使用的有關攝影器材、設備、材料(不包括膠片、磁片和特技煙火材料)、場棚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

  “數碼特技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委托電腦數碼制作單位加工影片數碼特技鏡頭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音樂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影片作詞作曲、配制音樂、聘請樂隊、指揮、獨奏演員、歌唱演員,以及取得音樂作品使用權等所發生的費用。

  “放映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因觀摩學習和后期制作審查樣片、雙片、完成片放映所支付的放映費用。

  “劇照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拍片選景和制作劇照所耗用的照相器材、設備、膠卷,以及沖印、放擴照片所發生的費用。

  “字幕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所拍攝的影片加工、制作片頭和片中字幕所發生的費用。

  “洗印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為洗印彩色和黑白的底片、正片、聲片、中間片等發生的各種洗印加工費用。

  “軍事費”——用于歸集攝制組經申報批準,由軍隊、武警部隊提供人員、武器、彈藥、軍車(艦、機)、軍械、場地和器材設備等協助拍攝,按劇用軍事預算所支付的費用。

  “劇雜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所發生的文具用品、資料打印和復印、郵電通訊、書報雜志、學習觀摩等各種費用。

  “賠償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因影片拍攝需要,導致所租用的場所、場地、設備、器材、服裝、道具、物品等發生毀損或失滅,經協商支付的各種賠(補)償費用。

  “其他費用”——用于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所發生的不屬于以上各明細科目核算的其他費用。

  2、譯制片、紀錄片、科教片、專題片的成本項目,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片種的譯、攝制業務特點,參照故事片成本項目選擇確定。

  3、美術片的成本項目,企業除參照故事片成本項目進行選用外,可增加以下項目:

  “外加工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委托外單位或個人進行部分動畫片段、木偶等設計、繪制、制作、加工,按合同規定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繪制費”——用于歸集動畫、描線、上色、木偶和剪紙等制作(含電腦制作)車間等,為攝制組提供的各種勞務費用。

  “輔助材料費”——用于歸集攝制組在美術片攝制中,為制作人物、服裝、道具、布景等,購入和耗用的紙張、顏料、布料、木料、五金零配件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4、影片洗印的成本項目:

  “工資及附加”——用于歸集支付給直接從事印制影片及其拷貝生產人員的工資、加班工資和津貼、職工福利費等工資性附加的各種費用。

  “膠片及磁帶”——用于歸集印制影片底片、正片、聲片、發行拷貝等所耗用的各種彩色、黑白膠片,以及磁片、磁帶等所發生的費用。

  “藥料”——用于歸集影片印制生產中,耗用的各種化學藥料所發生的費用(可采用分攤方法計入產品成本)。

  “燃料及動力”——用于歸集影片印制生產中,消耗的水、電和各種燃料、動力所發生的費用。

  “制造費用”——用于歸集影片印制生產中,消耗的清潔用具和物品、零配部件等各種輔助物料等,每月按規定分配方法計算后,轉入應由產品成本承擔的各種費用。

  三、企業發生各項生產費用的核算:

  1、制片企業,按發生的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工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制片備用金”、“影視劇本”等有關科目。

  2、洗印企業,按發生的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工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有關科目。

  為影片洗印提供環保處理、水電動力、機械維修,以及化學藥品、膠片供應等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發生的直接費用,應當在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核算后,再轉入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各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物品和勞務等,月度終了,按照一定的分配標準分配給各受益對象時,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3、企業在影片拷貝(載體)銷售過程中,所需的片箱、片盒、片夾、片軸、塑料(紙)袋等包裝物,不應計入影片的生產成本中。隨同影視片拷貝(載體)銷售且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按實際成本,借記“營業費用”科目,貸記“包裝物”科目。企業單獨計價出售的包裝物,則應按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同時,按出售包裝物的實際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包裝物”科目。

  4、企業在影片創作生產或影片拷貝洗印過程中,已經耗用和計入生產成本的膠片,以及從電影洗印廢水(定影液)中電解而提取的白銀等,其出售處理所回收的款項,可以采用直接或分攤方法沖減生產成本,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或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四、企業攝制完成并已取得許可證的影片,按實際成本結轉入庫。結轉時,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制片企業在影片投產開拍后,中途因故停拍且以后不再續拍,以及影片已經攝制完成,經審查后未通過的,須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經核準報廢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六、本科目所補充的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完成影片的各種成本。

  5101 主營業務收入

  一、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片收入”、“電視片收入”、“劇本轉讓收入”“拷貝洗印收入”、“影視基地服務收入”、“其他媒體業務收入”、“音像制品收入”、“影片后產品收入”等明細科目。用于核算企業在影片發行和銷售、劇本轉讓、洗印加工、影視基地服務和其他與電影主業有關的業務中形成的收入。

  “電影片收入”——核算企業在電影片發行和銷售活動中取得的收入。

  “電視片收入”——核算企業在電視劇片發行和銷售活動中取得的收入。

  “劇本轉讓收入”——核算企業在向外單位出售或有償轉讓影視劇本中取得的收入。

  “拷貝洗印收入”——核算企業在提供電影底片、正片、聲片、發行拷貝印制、加工等經營和勞務活動中取得的收入。

  “影視基地服務收入”——核算企業附屬影視基地在提供器材、場地租賃或人員勞務服務等活動中取得的收入。

  “其他媒體業務收入”——核算企業在電影頻道和互聯網絡業務中,提供廣告制作、插播,影片的收費點播和下載,以及接受其他網站鏈結等相關銷售、服務活動中取得的收入。

  “音像制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錄像帶、CD、VCD、DVD等音像制品所取得的收入。

  “影片后產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制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取得的收入。

  二、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核算:

  1、符合確認條件的本期主營業務收入,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待結算業務收入”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2、企業委托其他制作(代理)方銷售的影片收入,應當根據受托(代理)方出具的有關結算憑據和清單,按應實現的收入,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按應承擔的銷售費用,借記“營業費用”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5401 主營業務成本

  一、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片成本”、“電視片成本”、“劇本轉讓成本”、“拷貝洗印成本”、“影視基地服務成本”、“其他媒體業務成本”、“音像制品成本”、“影片后產品成本”等明細科目,用于核算企業在影片發行、劇本轉讓、洗印加工、影視基地服務和其他與電影主業有關的業務中發生的實際成本。

  “電影片成本”——核算企業在電影片劇目、電影廣告片等發行和銷售活動中發生的實際成本。

  “電視片成本”——核算企業在電視片劇目、電視廣告片等發行和銷售活動中發生的實際成本。

  “劇本轉讓成本”——核算企業轉讓的影視劇本的實際成本。

  “拷貝洗印成本”——核算企業在提供電影底片、正片、聲片、發行拷貝印制、加工等經營和勞務活動中發生的實際成本。

  “影視基地服務成本”——核算企業在提供影視基地服務中發生的實際成本。

  “其他媒體業務成本”——核算企業在電影頻道和互聯網絡業務中,提供廣告制作、插播,影片的收費點播和下載,以及接受其他網站鏈結等銷售、服務活動中發生的實際成本。

  “音像制品成本”——核算企業因出售各種音像制品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影片后產品成本”——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制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發生的實際成本。

  二、期末,企業應當根據本月影片和其他產品的銷售收入,以及提供影片制作、洗印、加工的各種勞務等的實際成本,計算出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待結算業務支出”、“庫存商品”、“影視劇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等科目。

  企業委托其他制片(代理)方銷售的影片成本和銷售費用,應當根據受托方出具的有關結算憑據或報表,按應實現的收入,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應承擔的銷售費用,借記“營業費用”科目,貸記有關科目;同時,按本辦法有關影片銷售成本結轉的規定,計算出應結轉的銷售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三、報表項目補充編制說明

  (一)“制片備用金”科目余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

  (二)“預付制片款”科目余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預-27-付賬款”項目。

  (三)“影視劇本”科目余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

  (四)“預收制片款”科目余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賬款”項目。

  (五)“制片資助款”科目余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的減項。

  電影發行、放映企業會計核算辦法

  一、說明

  (一)電影企業中從事影片進口、出口、發行、放映業務活動的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同時,執行本辦法。

  1、電影發行企業,指以分賬、買斷、代理等方式取得境內外影片的發行權,并在規定時期和范圍內從事為放映企業或電視臺等放(播)映單位提供影片的拷貝、播映帶(硬盤、光碟)、網絡傳輸等業務活動的企業。

  2、電影放映企業,指擁有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電影放映設備和相應的放映場所,從事營業性電影放映業務的企業。包括采取向社會公眾售票或包場方式進行電影放映的專業電影院、兼映的影劇院、文化宮(館)以及對外開放的禮堂、俱樂部等單位。

  (二)企業通過發行、放映影片,影片后產品開發與銷售,以及轉讓除發行權、放映權、播映權、網絡傳播權、后產品開發權以外的其他著作權等方式形成的與電影主業有關的收入均為發行放映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

  1、發行收入是指以影片發行權、放映權、播映權、網絡傳播權等為銷售對象而取得的各種收入,包括分賬收入、賣斷收入、片租收入、代理費收入、播映權轉讓收入、網絡傳播權轉讓收入等。

  2、放映收入是指直接公開再現影片而取得的各種收入,包括影院票房收入以及其他直接以社會公眾為受眾的收入。不包括影片在電視、網絡等媒介上的播映收入。企業的廣告收入、附設的“小商店”銷售收入、出租場地收入等與電影沒有直接關系的收入通過“其他業務收入”核算。

  (三)企業按以下規定進行影片片款的結算:

  1、與提供影片的制作方、發行權方及其他權利方(統稱“供片方”)進行影片片款的結算方式:

  (1)分賬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比例,將影片發行、放映業務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費用進行分配,與供片方共同分享和分擔的結算方式。

  (2)片租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租價或定額,向供片方交付片款的結算方式。

  (3)買斷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價款,向供片方買取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發行權、放映權,取得的收入無需與他人分享的結算方式。包括:

  ①發行權交易結算,即企業僅買取影片的發行權、放映權,所需拷貝等載體由企業自行定制并承擔費用的結算方式。

  ②單拷貝交易結算,即企業按包括發行權和放映權在內的單個電影拷貝計價,向供片方購買電影拷貝的結算方式。

  (4)代理結算,指企業僅收取固定代理費,影片的收益和費用均由供片方享有和承擔的結算方式。

  2、企業以分賬、片租及代理結算方式取得的片款或發生的支出,按合同、協議約定需與供片方進行分配或分擔的,應先在“待結算業務收入”和“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中歸集,然后再按合同、協議的約定,在本企業與供片方之間進行結算。

  發行企業應當依據放映企業提供的營業報表和每部影片結算單(簡稱“片結單”),或者依據接受供片的發行企業提供的影片發行收入結算表,辦理有關影片收入的結算。

  (四)放映企業采用電影卡、兌換券等方式預售電影票的,出售卡、券取得的收入,應先記入“預收賬款”科目,待卡、券持有人兌換電影票時,再確認收入,并進行有關款項的結轉;已售卡、券期滿,尚未用以兌換電影票的卡、券收入,應全額轉入當期主營業務收入。

  (五)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取得影片成本的結轉應當遵循配比原則和謹慎性原則。

  1、合同、協議約定了發行、放映期限的,從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之日起,在剩余合同、協議約定期限和24個月孰短的期間內,采用零毛利法、計劃收入比例法、固定比例法將其全部實際成本逐筆(期)結轉銷售成本。采用零毛利法時,如果取得的收入大于剩余成本,應將剩余成本一次結轉完畢,如果預計在成本結轉期內不能完全轉銷該影片的庫存成本,則應在到期前最后一次結轉時將剩余成本全部結轉計入銷售成本。采用計劃收入比例法、固定比例法時,企業應按謹慎性原則進行會計估計,合理確定預計收入總額、成本結轉比例,按期結轉銷售成本。

  以上方法和結轉比例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2、合同、協議未約定發行、放映期限的,應從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之日起24個月內,按照上述方法和原則結轉銷售成本。

  3、企業以單拷貝交易結算方式購入的影片,再以單拷貝交易結算方式向其他發行、放映企業出售的,應當在確認收入的同時將其購入的實際成本一次性結轉銷售成本。如果采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的,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

  企業以單拷貝交易結算方式購入的影片,如有規定場次定額的,可依據所購電影拷貝或其他載體的場次定額,采取按實際放映場次計算、結轉銷售成本的方法。

  4、企業在尚擁有影片著作權時,可在“庫存商品”中象征性保留1元余額。

  (六)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并上繳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電影專項資金”和“應交電影專項資金”兩個科目核算。

  (七)企業改建、裝修電影院發生的支出,應區別以下情況進行核算:

  1、企業對自有電影院(廳)進行裝修所發生的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核算,并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間內,采用年限平均法單獨計提折舊。

  2、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房屋或場地,改建、裝修為電影院(廳)發生的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單獨設置“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科目進行核算,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間內,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企業在改建或裝修電影院(廳)的過程中,用于電影放映專用設備(包括電影放映設備、舞臺設備、空調設備、座椅等)的支出,應單獨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并按照《企業會計制度》和本辦法附錄《電影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表》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會計科目的補充及使用說明

  (一)本辦法在《企業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增設了“待結算業務支出”、“應交電影專項資金”、“待結算業務收入”、“電影專項資金”、“影片業務支出”等科目。并對“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的明細科目設置和核算作了補充規定。

  (二)增設的會計科目及使用說明

  1311 待結算業務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分賬結算、片租結算、代理結算等方式發行或放映的影片,款項已經支付,但尚需按合同、協議約定與供片方結算和分擔的各種支出。

  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所發生的各種無需由其他單位承擔的支出,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設置“影片發行支出”、“影片放映支出”、“電視劇片發行支出”、“稅金及附加支出”、“電影專項資金支出”等明細科目,并按影片的片名進行歸集和核算。

  三、企業發生按合同、協議約定需要與供片方分別承擔的費用支出時,按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依據有關規定計提稅金及附加時,按應交稅金及附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稅金及附加支出),貸記“應交稅金”、“其他應交款”等科目。

  企業按規定計提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時,借記本科目(電影專項資金支出),貸記“應交電影專項資金”科目。

  四、月度終了,企業應將本科目中各明細科目的合計發生額,依據合同、協議的約定,計算出由本企業和供片方各自應承擔的金額,并進行相應的結轉。結轉時,按本企業應承擔的金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電影專項資金”、“營業費用”等科目,按供片方應承擔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供片方”科目,按本科目當月合計發生額,貸記本科目。

  五、本科目期末結轉后,應無余額。

  2122 應交電影專項資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按國家規定提取并應繳納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二、提取應繳納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時,借記“電影專項資金”或“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繳納時,按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提取的尚未繳納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2221 待結算業務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分賬結算、片租結算、代理結算方式發行或放映的影片,已經取得但尚需按合同、協議約定與供片方結算和分享的各種收入。

  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所發生的各種無需由供片方分享的收入,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設置“影片發行收入”、“影片放映收入”、“電視劇片發行收入”等明細科目,并按影片的片名進行歸集和核算。

  三、企業取得電影發行或放映收入時,應對發行或放映企業提供的營業報表或片結單,按影片的片名進行核對、歸集和匯總,計算和確認待結算業務收入。按確認的收入,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單位”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月度終了,企業應將本科目中各明細科目的合計發生額,依據合同、協議的約定,計算出由本企業和供片方各自應分享的收入,并進行相應的結轉。結轉時,按本科目當月合計發生額,借記本科目,按本企業應得的金額,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供片方應得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供片方”科目。五、本科目期末結轉后,應無余額。

  5403 電影專項資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應交納的按國家規定提取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二、企業應當按照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有關款項的核算:

  1.企業提取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時,借記本科目或“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貸記“應交電影專項資金”科目。

  2.月度終了,在結轉“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發生額時,應將其中依據合同約定由本企業承擔的金額,借記本科目,由供片方應承擔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供片方”科目,貸記“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

  3.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406 影片業務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在發行、放映業務中發生的首映活動費、宣傳推介費、宣傳品制作費,以及在上述活動中發生的勞務費、交通費等支出。

  本科目核算內容不包括企業為自身形象宣傳所發生的費用。企業為出售而制作的電影形象商品成本在“庫存商品”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按影片名稱、支出項目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三、企業實際發生上述支出時,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三)《企業會計制度》有關會計科目的補充及使用說明

  1243 庫存商品

  一、本科目補充設置“庫存影視片”、“音像制品”、“影片后產品制品”等明細科目,并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庫存影視片”——核算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購入的影片的實際成本。采用發行權交易結算方式所支付給供片方的影片節目發行權費,應當與企業定制的電影拷貝(或其他載體)的成本合并后計入本科目。

  “音像制品”——核算企業購入影片的錄像帶、CD、VCD、DVD等可供播映的音像制品,所支付給制作方或供貨方的實際成本。

  “影片后產品制品”——核算企業在電影促銷業務中,定制或購入的各種電影形象產品等的實際成本。

  二、企業購入的影片或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后,按供片或供貨方開具的發票,并經倉庫管理人員驗收、核準的實際支付(進價)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三、企業在結轉影片發行、放映或銷售商品等業務活動的實際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企業購入的影片在合同、協議約定的發行放映期限內未實現銷售,應在期滿之日作資產損失處理。在處理時,按購入影片的實際成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如果影片被禁止發行或放(播)映,企業應當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在處理時,按該影片實際庫存的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1501 固定資產

  一、本科目補充設置“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核算企業自有電影院(廳)所發生的裝修、裝飾工程的實際成本。

  二、企業發生裝修、裝飾等工程支出時,應先將有關款項通過“在建工程”科目進行歸集和核算,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將全部工程成本結轉本科目。結轉時,按固定資產裝修、裝飾所發生的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固定資產裝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三、企業發生的固定資產裝修支出,應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間內,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計提折舊時,借記“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如果企業重新對固定資產進行裝飾、裝修并符合資本化條件時,相關“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尚有余額的,將該余額一次全部計入當期損益,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再將裝修工程的完工成本轉入本科目。

  1503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房屋或場地,為改建、裝修電影院(廳)所發生的改建、裝修等改良工程的實際支出。

  二、經營租賃固定資產改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改良支出,應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進行歸集和核算,待改良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時,再結轉到本科目。

  三、企業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轉入本科目核算后,應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間內,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計提折舊時,借記“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如果企業在經營租賃期內重新對租入電影院(廳)進行全面裝修、改良時,應將本科目尚未攤完的余額,一次性全部計入當期損益,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再將發生的改良工程支出轉入本科目,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間內,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經營租賃期內發生的其它維修、裝飾、裝修等不能予以資本化的支出,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在本科目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經營租賃固定資產改良成本的賬面價值。

  5101 主營業務收入

  一、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收入”、“電影放映收入”、“音像制品收入”、“影片后產品收入”等明細科目,并按影片的片名、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電影發行收入”——核算發行企業在發行影片業務中取得的各種歸屬于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分賬收入、賣斷收入、片租收入、播映權轉讓收入、網絡傳播權轉讓收入、后電影開發權轉讓收入、影片代理收入等。

  “電影放映收入”——核算放映企業通過放映影片取得的各種歸屬于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分賬收入、片租收入、包場放映費收入、出租場地加映影片收入等。

  “音像制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錄像帶、CD、VCD、DVD等音像制品所取得的各種收入。

  “影片后產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制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取得的收入。

  二、企業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入賬。

  1、企業采用分賬結算、片租結算、代理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與供片方結算后的收入,結轉時,借記“待結算業務收入”科目,貸記本科目。

  2、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在發行中取得的各種無需與供片方分享的收入,可直接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3、放映企業發售的可兌換卡券,在兌換電影票時,借記“預收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401 主營業務成本

  一、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成本”、“電影放映成本”、“音像制品成本”、“影片后產品成本”等明細科目,并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

  “電影發行成本”——核算企業發行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

  “電影放映成本”——核算放映企業放映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

  “音像制品成本”——核算企業因銷售各種音像制品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影片后產品成本”——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制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發生的實際成本。

  二、月度終了,企業應當根據本月電影發行、放映業務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按照本辦法有關結轉銷售成本的規定和辦法,計算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待結算業務支出”等科目。

  其他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的結轉,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

  三、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三、報表項目補充編制說明

  “應交電影專項資金”科目余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交款”項目。

  附錄:

  電影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表

  一、電影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專用的特技、動畫制作,以及網絡信息傳輸用計算機、數碼攝像和錄制設備、通訊程控交換機,經批準也可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2、影視放映場所(院、廳)的放映設備、舞臺設備、空調設備和座椅,可以采用按場提取折舊方法。實行按場提取折舊的每場提取折舊額,可由企業根據同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每年放映場次不大于1,850場進行換算確定。

  3、計提折舊所使用的凈殘值率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二、電影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表

???????┏━━━━━━━━━━━━━━━━━━━━━━━━━━━━┯━━━━┓
  ┃            固定資產分類           │折舊年限┃
  ┠────────────────────────────┼────┨
  ┃(一)通用設備                     │    ┃
  ┠────────────────────────────┼────┨
  ┃1、機械設備                       │ 8-12年┃
  ┠────────────────────────────┼────┨
  ┃2、動力設備                       │ 5-15年┃
  ┠────────────────────────────┼────┨
  ┃3、傳導設備                       │ 8-15年┃
  ┠────────────────────────────┼────┨
  ┃4、運輸設備                       │ 4-10年┃
  ┠────────────────────────────┼────┨
  ┃5、自動化控制及儀器儀表                 │    ┃
  ┠────────────────────────────┼────┨
  ┃(1)自動化、半自動化控制設備              │ 5-10年┃
  ┠────────────────────────────┼────┨
  ┃(2)電子計算機                     │  2-5年┃
  ┠────────────────────────────┼────┨
  ┃(3)通用測試儀器、設備                 │ 5-10年┃
  ┠────────────────────────────┼────┨
  ┃6、工業爐窯                       │ 5-10年┃
  ┠────────────────────────────┼────┨
  ┃7、工具及其他生產用具                  │ 3-12年┃
  ┠────────────────────────────┼────┨
  ┃8、非生產用設備及器具                  │    ┃
  ┠────────────────────────────┼────┨
  ┃(1)設備及工、器具                   │ 5-15年┃
  ┠────────────────────────────┼────┨
  ┃(2)電視機、錄象機、傳真機、復印機、掃描儀、文字處理機 │  3-8年┃
  ┠────────────────────────────┼────┨
  ┃(二)專用設備                     │    ┃
  ┠────────────────────────────┼────┨
  ┃1、印刷及傳版設備                    │    ┃
  ┠────────────────────────────┼────┨
  ┃(1)激光照排設備                    │  3-8年┃
  ┠────────────────────────────┼────┨
  ┃(2)遠程數據傳版設備                  │  3-8年┃
  ┠────────────────────────────┼────┨
  ┃(3)電子分色設備                    │ 8-15年┃
  ┠────────────────────────────┼────┨
  ┃(4)印刷設備                      │ 8-15年┃
  ┠────────────────────────────┼────┨
  ┃(5)生產用復印設備                   │  3-5年┃
  ┠────────────────────────────┼────┨
  ┃2、編輯、采訪設備                    │    ┃
  ┠────────────────────────────┼────┨
  ┃(1)傳真機                       │  2-6年┃
  ┠────────────────────────────┼────┨
  ┃(2)照相機及附件                    │  3-8年┃
  ┠────────────────────────────┼────┨
  ┃(3)資料存儲、檢索設備                 │  3-8年┃
  ┠────────────────────────────┼────┨
  ┃(4)衛星接收設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張俊楠

張俊楠

執業證號:

12101201710409662

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

簡介:

張俊楠,遼寧天同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以409分成績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本溪市第一名)持有律師執業證,中級經濟師,基金從業資格證書。工作認真負責,法學理論功底扎實,思維嚴謹周密,工作期間,代理大量重大疑難民商事訴訟案件,為中國信達遼寧分公司、沈陽華晨專用車有限公司、遼陽志誠房地產有限公司、天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有限公司、龍電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交融國際化工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高田三七種植有限公司提供訴訟爭議解決服務。還曾作為主要牽頭人承辦某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化解項目(項目進行中),該項目涉及前期盡調,后期訴訟的全流程風險化解作業,涉及爭議近100億元,已經為客戶挽回了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張俊楠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

2009-12-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

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

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2009-09-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通知

2007-11-17

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失效]

1957-10-26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