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檢查工作辦法》已經2006年1月10日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長 金人慶
二○○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財政檢查工作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財政檢查工作,保障和監督財政部門有效實施財政檢查,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派出機構(以下統稱財政部門)依法實施財政檢查,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財政檢查,是指財政部門為履行財政監督職責,糾正財政違法行為,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對單位和個人執行財稅法規情況以及財政、財務、會計等管理事項進行檢查的活動。
第四條 財政部門實施財政檢查,應當遵循合法、客觀、公正、公開的原則。
第五條 財政部門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本辦法的規定,在規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財政檢查,依法作出檢查結論或處理、處罰決定。
對財政檢查工作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財政部門指定管轄。
第六條 財政部門應當制定年度財政檢查計劃,按計劃組織開展財政檢查,或者根據日常財政管理需要,組織開展財政檢查。
第七條 財政部門組織開展財政檢查應當組成檢查組,并指定檢查組組長。檢查組實行組長負責制。
第八條 檢查組檢查人員由財政部門工作人員組成。檢查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煜び嘘P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ǘ┱莆障嚓P的專業知識;
?。ㄈ┚哂幸欢ǖ恼{查研究、綜合分析和文字表達能力。
第九條 根據需要,財政部門可以聘請專門機構或者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協助檢查人員開展檢查工作。
第十條 檢查人員與被檢查單位或個人(以下統稱被檢查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被檢查人認為檢查人員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可以要求檢查人員回避。
檢查人員的回避,由財政部門負責人決定。
第十一條 檢查人員應當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不得泄露檢查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不得將檢查中取得的材料用于與檢查工作無關的事項。
第十二條 檢查組在實施財政檢查前,應當熟悉與檢查事項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了解被檢查人的基本情況,編制財政檢查工作方案。
第十三條 財政部門實施財政檢查,一般應于3個工作日前向被檢查人送達財政檢查通知書。
財政部門認為實施財政檢查的3個工作目前向被檢查人送達檢查通知書對檢查工作有不利影響時,經財政部門負責人批準,檢查通知書可在實施財政檢查前適當時間下達。
財政檢查通知書的內容包括:
(一)被檢查人的名稱;
(二)檢查的依據、范圍、內容、方式和時間;
?。ㄈΡ粰z查人配合檢查工作的具體要求;
(四)檢查組組長及檢查人員名單、聯系方式;
?。ㄎ澹┴斦块T公章及簽發日期。
第十四條 實施財政檢查時,檢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被檢查人出示證件。
檢查人員可以向被檢查人詢問有關情況,被檢查人應當予以配合,如實回答詢問、反映情況。詢問應當制作筆錄,并由被檢查人簽字或蓋章。
第十五條 實施財政檢查時,檢查人員可以要求被檢查人提供有關資料,并可以對有關資料進行復制。
提供的資料是外國文字或少數民族文字記錄的,被檢查人應當將資料譯成中文。
第十六條 實施財政檢查時,檢查人員可以運用查賬、盤點、查詢及函證、計算、分析性復核等方法。
第十七條 實施財政檢查時,經財政部門負責人批準,檢查人員可以向與被檢查人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查詢有關情況,可以依法向金融機構查詢被檢查單位的存款。
檢查人員查詢存款時,應當持有財政部門簽發的查詢存款通知書,并負有保密義務。
第十八條 實施財政檢查時,在有關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財政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被檢查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第十九條 檢查人員在檢查中取得的證明材料,應當有提供者的簽名或者蓋章。
未取得提供者簽名或蓋章的材料,檢查人員應當注明原因。
第二十條 實施財政檢查時,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內容與事項予以記錄和摘錄,編制財政檢查工作底稿,并由被檢查人簽字或者蓋章。
第二十一條 檢查組組長應當對本組其他檢查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監督,并對有關事項進行必要的審查和復核。
第二十二條 檢查組在實施檢查中,遇到重大問題應當及時向財政部門請示匯報。
第二十三條 檢查工作結束前,檢查組應當就檢查工作的基本情況、被檢查人存在的問題等事項書面征求被檢查人的意見。被檢查人自收到書面征求意見函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意見或說明;在規定期限內沒有提出書面意見或說明的,視為無異議。
第二十四條 檢查組應于檢查結束10個工作日內,向財政部門提交書面財政檢查報告;特殊情況下,經批準提交財政檢查報告的時間可以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30日。
檢查組在提交財政檢查報告時,還應當一并提交行政處理、處罰建議或者移送處理建議以及財政檢查工作底稿等材料。
第二十五條 財政檢查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被檢查人的基本情況;
?。ǘz查范圍、內容、方式和時間;
?。ㄈ┍粰z查人執行財稅法規情況以及財政、財務、會計等管理事項的基本情況;
?。ㄋ模┍粰z查人存在財政違法行為的基本事實以及認定依據、證據;
?。ㄎ澹┍粰z查人的意見或說明;
(六)應當向財政部門報告的其他事項;
?。ㄆ撸z查組組長簽名及財政檢查報告日期。
第二十六條 財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財政檢查的復核制度,指定內部有關職能機構或者專門人員,對檢查組提交的財政檢查報告以及其他有關材料予以復核。
復核人員與被檢查人或者檢查人員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二十七條 負責復核的有關職能機構或者專門人員,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財政檢查報告以及其他有關材料進行復核:
(一)檢查事項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
?。ǘ┤〉玫淖C據是否真實、充分;
(三)檢查程序是否合法;
(四)認定財政違法行為的法律依據是否適當;
?。ㄎ澹┨岢龅男姓幚怼⑻幜P建議或者移送處理建議是否適當;
?。┢渌枰獜秃说氖马棥?/p>
有關職能機構或者專門人員對財政檢查報告復核后,應當提出復核意見。
第二十八條 財政部門對財政檢查報告和復核意見進行審定后,應當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如下處理:
(一)對未發現有財政違法行為的被檢查人作出檢查結論;
?。ǘτ胸斦`法行為的被檢查人依法作出行政處理、處罰決定;
?。ㄈΣ粚儆诒静块T職權范圍的事項依法移送。
財政檢查報告與復核意見存在重大分歧的,財政部門應當責成檢查組進一步核實、補正有關情況或者材料;必要時,應當另行派出檢查組,重新實施財政檢查。
第二十九條 財政部門作出行政處理、處罰決定的,應當制作行政處理、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理、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以下事項:
?。ㄒ唬┊斒氯说男彰蛘呙Q、地址;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ㄈ┬姓幚?、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行政處理、處罰履行的方式和期限;
?。ㄎ澹┎环姓幚?、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鞒鲂姓幚?、處罰決定的財政部門名稱和日期;行政處理、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理、處罰決定的財政部門印章。
第三十條 財政部門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財政部門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核查;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財政部門應當采納。
第三十一條 財政部門作出應當告知聽證權利的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財政部門應當組織聽證。
財政部門舉行聽證的,依照《財政機關行政處罰聽證實施辦法》(財政部令第23號)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二條 財政部門依法作出行政處理、處罰決定后,應當將行政處理、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行政處理、處罰決定書自送達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三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理、處罰不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處理、處罰決定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財政部門應當依法對財政行政處理、處罰決定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五條 被檢查人有財政違法行為的,財政部門可以公告其財政違法行為及行政處理、處罰、處分決定。
第三十六條 財政檢查工作結束后,財政部門應當做好財政檢查工作相關材料的立卷歸檔工作。
第三十七條 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財政檢查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財政部門對財政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影響財稅政策、預算執行等方面的重要問題,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財政部門報告。
第三十九條 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適用本辦法以及2001年2月20日財政部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財政部令第10號)。
第四十條 本辦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1998年10月8日財政部發布的《財政檢查工作規則》(財監字[1998]223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2016-04-28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
2011-09-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八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12-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旅行社條例
2009-0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