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則
1.1 為加強鐵路危險房屋(簡稱危房)和危險建筑物(簡稱危建)的管理,確保住用安全,特制定本辦法。
1.2 本辦法適用于鐵路房建部門管理的房屋、建筑物。
1.3 鐵路房建部門和使用者(使用單位、住戶),要愛護和正確使用房屋,均應遵守本辦法。
1.4 鐵道部負責全路的危房、危建管理工作。
2.本辦法提及的定義
2.1 構件:是指承重構件;結構:是指承重構件組成的體系。
2.2 危房:結構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有可能喪失結構穩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住用安全的房屋為倒塌危房。
2.3 危建
2.3.1 承重結構和承重構件隨時有可能喪失結構穩定和承載能力,整修不能保證安全使用的站場建筑物和公共建筑物為倒塌危建。
2.3.2 嚴重侵入鐵路建筑接近限界的站場建筑物為侵限危建。
2.4 侵限
2.4.1 一般侵限:是指站場建筑物侵入《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采用的建筑接近限界。
2.4.2 嚴重侵限:是指站場建筑物侵入《鐵路超限貨物運輸規則》二級超限建筑接近限界。
3.鑒定
3.1 鑒定組織
3.1.1 各鐵路局、鐵路分局房建部門和下屬各房產建筑段,分別設立鑒定室、組。路局鑒定室負責現有房屋、建筑物中的整體拆除危房、危建的鑒定;分局鑒定組負責管內停止使用的危房、危建的鑒定;路局、分局分別啟用“房建設備安全鑒定專用章”。段鑒定組負責管內危房、危建鑒定和大型建筑物、公用房屋的定期、不定期的安全大檢查及危房、危建日常管理。
3.1.2 鑒定組成員必須經過鐵路局房建部門資格審查合格。鑒定組一般應由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和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工人技師等組成。
3.1.3 安全鑒定,必須有三名以上鑒定組的成員參加,必要時可另外聘請專業人員或上級主管部門派員參加。
a.審請鑒定,需整體拆除的危房、危建鑒定,由分局申請,報路局鑒定室,停止使用的危房、危建鑒定,由房建段申請,報分局鑒定組;所有危房、危建的首次鑒定,由維修的領工區(分段、工區)向段鑒定組申請;申請鑒定單位應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
b.鑒定組受理鑒定后,應及時進行鑒定并由鑒定組負責人做好鑒定準備,摸清被鑒定設備的歷史和現狀。
c.現場查勘、測試、記錄破損數據和狀況。
d.全面分析、檢測、驗算、論證、綜合判斷,確定危險程度。
e.提出處理意見。
f.填寫鑒定記錄(危險房屋、建筑物檢查鑒定記錄表)。
3.3 鑒定標準 3.3.1
危房鑒定,暫以國家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頒發的《危險
房屋鑒定標準》(CJ13k 86)為準。對工業建筑、高層建筑和其他建筑鑒定,還應參照有關技術標準,規程和規范。
3.3.2 倒塌危建鑒定,暫參照《危險房屋鑒定標準》(CJ13k 86)和有關技術標準、規程、規范,先鑒定建筑物構件,再全面分析,綜合判斷。
3.3.3 侵限危建鑒定,以鐵路建筑接近限界為準。實測站場建筑物(站臺、雨棚、天橋等)距線路中心(不同高度)的水平距離或鋼軌面的垂直距離,小于“站臺、雨棚、天橋建筑限界表”《貨規》中采用的建筑限界或二級超限圖規定的建筑限界,即為侵限危建。
3.4 經鑒定屬于危房、危建的,鑒定組必須及時通知房建設備管理單位。屬于停止使用和整體拆除的危房、危建,應同時通知使用者。
4.處理和整治
4.1 經鑒定確認的危房、危建,一般可做以下處理:
a.觀察使用:采取了適當安全技術措施后,尚能短期使用,但需繼續觀察的房屋、建筑物。
b.處理使用:適用于采取了適當技術措施后,可解除危險的房屋、建筑物。
c.停止使用:適用于有修理價值,但隨時有倒塌危險,且又不危及他人、他物的安全,工程量大,暫時無力修理或待批計劃修理的房屋、建筑物。
d.整體拆除:適用于無修理價值,需立即拆除的房屋、建筑物。
4.2 經鑒定屬于危房、危建者,房產建筑段應按照鑒定組織的處理建議及時加固或修理,修理資金有困難時,應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并同時做好安全維修工作。
4.3 年度房建設備大修計劃,應優先安排危房、危建的件名,在特殊情況下,房產建筑段可安排臨時計劃,盡快排險解危,事后補報大修計劃。
4.4 整治危房、危建,各級領導應給于支持,鐵路局和鐵路分局應按計劃管理權限在資金上給于保證,使用人應積極配合,任何人不得阻止,如有阻礙行為,房建部門有權采取強制措施,以免延誤時間,發生事故。
5.日常管理
5.1 檔案管理
5.1.1 凡符合辦法規定的危房、危建,應做好正常設備技術檔案管理。
5.1.2 危房、危建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a.房屋、建筑物技術狀態檢查記錄;
b.危險房屋、建筑物檢查鑒定記錄;
c.日常檢查、觀察記錄;
d.險情照片(錄相)及其他技術資料。
5.2 安全檢查
5.2.1 定期檢查:房產建筑段每年春季(或秋季)對管內房建設備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檢查,對危房、危建進行重點檢查,每半年由段鑒定組進行一次復查鑒定,維修領工區每個季度至少檢查一次。
5.2.2 日常檢查、觀察:檢修工區(或小組)應按巡檢周期加強日常檢查,發現異常現象及時上報,并填好檢查記錄,由鑒定組織確定設置的結構病害觀察標志,應指定專人管理,填好觀察記錄。
6.職責
6.1 巡檢工
a.對管內設備按周期巡檢,及時發現險情;
b.對已確認的危房、危建經常觀察變化情況,每月至少檢查一次;
c.發現險情及時上報,按規定填寫檢查記錄。
6.2 檢修工長
a.組織檢修人員對管內房屋建筑物加強養護,按周期巡檢,及時發現險情;
b.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并安排人員進行力所能及的處理;
c.對已確認的危房、危建加強重點管理,掌握險情變化情況,填寫、保管有關檢查資料。
6.3 領工區(分段長)、技術員
a.對管內房屋建筑物加強養護維修,組織檢查組(春、秋檢組)進行設備大檢查,掌握險情,保證設備使用安全;
b.對已發現有危險待鑒定的房屋建筑物,及時向段申請鑒定,并提供有關險情資料,采取應急措施;
c.加強危房、危建管理,組織日常危房、危建檢查,填寫、保管有關檔案資料。
6.4 段長、段總工程師
a.安排本單位的年度設備大檢查;
b.組織段鑒定組進行危房、危建鑒定和申請上級鑒定;
c.對已確定的危房、危建,提出整治規劃,需大修解決的及時上報分局;對隨時有倒塌危險的,由房建段長負責立即書面通知使用者,做好停止使用的措施及安全工作,并上報分局。
6.5 分局房建科
a.每年應對房產建筑段的年度房建設備大檢查中提出的危房、危建件名進行復查,匯總上報,對需大修解決的危房、危建,及時提出建議計劃;
b.督促、檢查各房產建筑段的管理工作,組織分局鑒定組,及時對停止使用的危房、危建進行鑒定。
6.6 路局房建處
a.監督、檢查管內危房、危建的管理工作;
b.組織路局鑒定組織及時對整件拆除的危房、危建進行鑒定;
c.審批局管內的危房、危建大修計劃和整治方案。
6.7 事故責任
a.因有險不查、漏查、查出來不修、不及時上報,雖然鑒定組織鑒定為危房、危建而未采取有效措施或采取的安全措施不當造成的事故責任,由房建部門承擔;
b.因使用者擅自拆改房建設備、結構、改變使用性質、堆放超載或阻礙房建部門采取解危措施等造成的事故,由使用者或行為人承擔;
c.因過失把危險鑒定為非危險,在
有效期限內發生事故或拖延鑒定時間造成事故,由鑒定組織承擔。
7.附則
7.1 本辦法由鐵道部負責解釋。
7.2 鐵路自管房屋、建筑物的單位,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7.3 本辦法自一九九二年十月一日起執行。
(附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