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
第115號
《關于修改<證券市場禁入規定>的決定》已經2015年3月2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79次主席辦公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6月22日起施行。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肖鋼
2015年5月18日
為了適應證券市場發展需要,進一步嚴格執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在總結證券執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對《證券市場禁入規定》適用范圍及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適用情形規定進行修改。修改內容如下:
一、第三條第(一)項修改為:發行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第(二)項修改為:“發行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發行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二、第四條修改為:“被中國證監會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人員,在禁入期間內,除不得繼續在原機構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機構中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人員應當在收到中國證監會作出的證券市場禁入決定后立即停止從事證券業務或者停止履行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并由其所在機構按規定的程序解除其被禁止擔任的職務。”
三、將第五條(二)項修改為第五條(二)、(三)、(四)項。
第五條(二)項:從事保薦、承銷、資產管理、融資融券等證券業務及其他證券服務業務,負有法定職責的人員,故意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義務,并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三)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采取隱瞞、編造重要事實等特別惡劣手段,或者涉案數額特別巨大的。
第五條(四)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從事欺詐發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嚴重擾亂證券、期貨市場秩序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或者獲取違法所得等不當利益數額特別巨大,或者致使投資者利益遭受特別嚴重損害的。
四、增加一項作為第五條(五)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情節嚴重,應當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且存在故意出具虛假重要證據,隱瞞、毀損重要證據等阻礙、抗拒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調查職權行為的。
五、增加一項,作為第五條第(六)項: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5年內被中國證監會給予除警告之外的行政處罰 3次以上,或者 5年內曾經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
六、第五條第(三)項改為第五條第(七)項。
七、第五條第(四)項改為第五條第(八)項。
本決定自 2015年 6月 22日起施行。
《證券市場禁入規定》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公布。
證券市場禁入規定
(2006年3月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 173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 根據 2015年5月18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修改<證券市場禁入規定>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眾利益,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的有關責任人員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以事實為依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三條 下列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中國證監會可以根據情節嚴重的程度,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一)發行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二)發行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發行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三)證券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內設業務部門負責人、分支機構負責人或者其他證券從業人員;
(四)證券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證券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五)證券服務機構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人員和證券服務機構的實際控制人或者證券服務機構實際控制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六)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證券投資基金托管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內設業務部門、分支機構負責人或者其他證券投資基金從業人員;
(七)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的有關責任人員。
第四條 被中國證監會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人員,在禁入期間內,除不得繼續在原機構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機構中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人員應當在收到中國證監會作出的證券市場禁入決定后立即停止從事證券業務或者停止履行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并由其所在機構按規定的程序解除其被禁止擔任的職務。
第五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對有關責任人員采取 3至 5年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行為惡劣、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或者在重大違法活動中起主要作用等情節較為嚴重的,可以對有關責任人員采取 5至 10年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對有關責任人員采取終身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一)嚴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構成犯罪的;
(二)從事保薦、承銷、資產管理、融資融券等證券業務及其他證券服務業務,負有法定職責的人員,故意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義務,并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采取隱瞞、編造重要事實等特別惡劣手段,或者涉案數額特別巨大的;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從事欺詐發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嚴重擾亂證券、期貨市場秩序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或者獲取違法所得等不當利益數額特別巨大,或者致使投資者利益遭受特別嚴重損害的;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情節嚴重,應當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且存在故意出具虛假重要證據,隱瞞、毀損重要證據等阻礙、抗拒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調查職權行為的;
(六)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 年內被中國證監會給予除警告之外的行政處罰 3次以上,或者 年內曾經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
(七)組織、策劃、領導或者實施重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的活動的;
(八)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情節特別嚴重的。
第六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單獨對有關責任人員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或者一并依法進行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并可同時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對有關責任人員從輕、減輕或者免予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配合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三)受他人指使、脅迫有違法行為,且能主動交待違法行為的;
(四)其他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予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
第八條 共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需要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對負次要責任的人員,可以比照應負主要責任的人員,適當從輕、減輕或者免予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第九條 中國證監會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前,應當告知當事人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有陳述、申辯和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第十條 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者因同一違法行為同時被認定有罪或者進行行政處罰的,如果對其所作有罪認定或行政處罰決定被依法撤銷或者變更,并因此影響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事實基礎或者合法性、適當性的,依法撤銷或者變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第十一條 被中國證監會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人員,中國證監會將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或指定媒體向社會公布,并記入被認定為證券市場禁入者的誠信檔案。
第十二條 中國證監會依法宣布個人或者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為期貨市場禁止進入者的,可以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本規定自2006年7月10日起施行。1997年3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施行的《證券市場禁入暫行規定》(證監[1997]7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
200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二 號
2008-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