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限額方案是現階段部對鐵路局、分局的機構編制實行宏觀控制的具體規定。采取這一舉措,是深化改革、強化管理、促進發展的需要,是關系鐵路全局的大事,是鐵路運輸管理體制改革邁出的重要步驟。各局、分局領導和機關干部必須樹立改革意識、全局觀念,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堅決、認真地貫徹執行部黨組的決定。
二、實行行政和黨群部門全面定編、同步精簡。不能從局部出發,強調各自的特殊性,必須按規定實施。任何部門不得例外,這是一條紀律。公檢法機構編制限額方案待以后另行公布。
三、要堅持精干機關、服務基層的方針和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以合理配置職能為前提,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業效益為目的,制定好本單位的實施方案。要相應建立健全機關工作制度,認真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一定要有新變化、新氣象。
四、限額方案是部控制的最高限制數額,不是設置機構、配備人員的標準。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在限額內制訂先進的編制標準。凡已低于限額的,要保持先進,不得降低標準、擴大機構編制。列入國家和我部實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試點的運輸企業,在規定的限額內應有更大精簡。對工業、工程及其他直屬單位的機關均應精簡。
五、限額方案是總量管理,在限額內企業的具體機構設置及其編制安排,由企業自主確定。上級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以業務文件、會議紀要、領導講話等各種形式進行干預,更不允許利用分錢、分物、批指標、批項目、檢查評比等職權對下施加影響。過去各部門在業務文件中有關機構編制的規定,一律不能成為企業必設機構編制的依據,均以本通知和本方案為準。今后,因特殊情況要求各級設立臨時機構的,必須經部編委批準。
六、要妥善安排富余人員,積極搞好人才分流。充分利用這次精簡機遇,從實現鐵路多元經濟戰略目標出發,堅決轉移一批機關骨干力量充實多經企業,以開辟鐵路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要抽調一批年輕同志加強基層生產一線。
七、這次精簡不涉及基層站段。為維護穩定,對基層站段的機構、編制、級別、領導職數一律不動,暫行凍結。各單位要加強領導,保證運輸生產的正常運行。
八、鐵路局、分局黨政主要領導必須親自掛帥,堅決按黨性辦事,下決心抓好精簡工作,統一領導,統一部署。要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全面落實。必須做到真正精簡,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數字轉移。要嚴格按部規定著重做好附屬機構以及限額外機構的清理與精簡工作。
九、各級勞資、組織部門為機構編制工作主管機構,分別擔負行政和黨群系統的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兩個部門要緊密配合,協同動作,認真履行職責,堅持歸口管理,切實做好工作。
十、要嚴明機構編制紀律,不許機構升格,不許私分財物,不許突擊提干,切實糾正干部任用中的不正之風。干部(人事)、財務部門要在部控制的限額內以及據此制定的企業機構定員表配備人員、核發經費。勞資部門要把企業執行部控限額與核定企業工資總額掛鉤,推動企業精簡工作。機構編制主管部門要強化編制監督,堅決維護編制紀律,對違反部規定者,有權提出處理意見,報請領導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十一、要保證今年內基本完成精簡任務。精簡方案于三季度內報告部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改革后的機構定員表要報部核備。明年初,部將組織檢查驗收。凡超過部控各項限額規定的,部將核減其工效掛鉤工資總額。
十二、部機關各部門應按部“三定”方案要求,轉變職能,改進作風,為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堅決、認真貫徹執行部的決定,積極支持企業搞好精簡定編工作。
附件:鐵路局、分局機關機構編制控制限額方案。
附件:鐵路局、分局機關機構編制控制限額方案
一、控制范圍
各鐵路局、分局兩級機關行政、黨委、紀委、工會、團委等各部門及其附屬機構,以及各學(協)會辦事機構和分局派駐各地區的辦事機構等。
二、控制項目
鐵路局、分局的領導職數、機關職能機構設置數,機關人員編制數、機關附屬機構設置數、機關附屬機構人員編制數。以上均按鐵路局、分局和各部門分別控制。
三、控制限額
(一)鐵路局、分局機關
各鐵路局及其分局機關的機構編制控制限額詳見附表。黨委機構設4個、表中列3個,不含與人事部門合設的干部部。
(二)鐵路局、分局附屬機構
1.行政部門共性的附屬機構,各鐵路局設10個以內。人員編制總額暫按各鐵路局現定員精簡10%,由部控制;各分局設3個以內,人員編制由各鐵路局從嚴控制,進行精簡。
2.各鐵路局、分局工會的附屬機構(如:文化宮、體育館、圖書館、音像站等)及其編制限額,暫按各鐵路局現定員精簡10%,由局控制。
四、口徑說明
(一)鐵路局、分局行政及黨群領導職數適用職名
1.行政:局長、副局長、分局長、副分局長、總工程師、總經濟師或總會計師(“總”也可由副局長、副分局長兼任);
2.黨委:書記、副書記;
3.紀委:書記、副書記;
4.工會:主席、副主席;
5.團委:書記、副書記;
(二)黨群和行政機構編制管理分工
對一些黨政合署辦公或與黨政工作部有關的機構編制,此次定編操作分工如下:
黨群眾編制部門負責:政法辦(綜治辦)、職工思想研究會、勞動爭議、行政干部監察。
行政編制部門負責:老干部工作(含活動室),關工委辦,退管辦,信訪辦,保密辦,路風辦,人民武裝,人防戰備,黨群干部管理,黨、紀、團部門的工勤人員。
以上人員的統計口徑和領導關系均維持原系列不變。
(三)鐵路局、分局機關職能機構控制限額計算范圍
1.行政部門
行政部門職能機構控制限額計算范圍,原則按鐵勞[1991]75號部文件執行,包括機關行政職能工作的全部處室。不含工業、多種經營、集體經濟、對外經濟、社會保險、老干部管理、關工委辦、學(協)會和分局普教辦等機構。
2.黨群機構
黨委職能機構,包括統戰、僑務;紀委職能機構,包括行政干部監察;工會職能機構,包括技協、勞動爭議調解。
(四)鐵路局、分局機關人員編制數控制限額計算范圍
1.行政部門
原則按鐵勞[1991]75號部文規定的計算范圍,包括鐵路局、分局行政領導干部和機關限額內行政職能機構的全部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分局運輸、機務、車輛高度人員除外)。其中含科技管理、林業、地畝、防震、檔案、物價、計劃生育、愛國衛生、裝卸、集裝箱管理、部駐局機車驗收、概算定額、勞動定額查定、保價運輸、史志、保密、房改、人民武裝、人防戰備、機要通信管理、黨群干部管理等工作人員。
2.黨群部門
黨委包括領導干部及其職能機構(組織部、宣傳部、辦公室,包括統戰、僑務工作)和政法辦(綜治辦)的全部管理人員;紀委包括領導干部和紀檢、行政干部監察人員;工會包括領導干部及其職能機構和技協、勞動爭議調解等工作的全部人員;團委和直屬機關黨委(含紀委、工會、團委)包括領導干部及其職能機構的全部人員。
(五)鐵路局、分局機關行政部門附屬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編制控制限額計算范圍。
機關附屬機構,是指其業務和黨政工作由機關某部門歸口管理,但該機構編制不列入機關序列的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為機關職能部門實施管理承擔輔助性、技術性、服務性工作,不承擔管理職能。部控制的機構和人員編制限額計算范圍,不包括因地制宜特點顯著的附屬機構,以及在原撤銷8個鐵路局后仍保留的附屬機構。這部分附屬機構由各鐵路局從嚴掌握,自行控制,并按現定員至少精簡10%。
鐵路局行政共性的附屬機構現為:機務化驗室、電力試驗室、牽引試驗車、機車自控監測檢修中心、紅外線技術檢修所、舊線測量隊、橋梁鑒定隊、軌道檢查車、鋼軌探傷組、通信試驗室、信號試驗室、機要通信室。
分局行政共性的附屬機構現為:安全宣傳車、電務試驗室、機要通信室。
五、有關規定
(一)鐵路局、分局專業部門管理體制改革,設立經營性并兼有管理職能的公司后,由部按原定編核減編制限額。
(二)分局下設的地區辦事處和地區黨委實行分步撤銷。對已撤銷分局所在地或有5個以上主要運輸基層單位的地區,經鐵路局批準報部核備,可暫保留辦事機構。其他都應撤銷,凡分局所在地的辦事機構一律撤銷。暫時保留的地區辦事機構必須精簡,黨政合署辦公,職能限定為:對外與地方聯系,對內組織直轄市;編制限定在4人以內。地區辦事機構撤銷后,目前若因特殊需要對地方尚有必要的社會工作聯系地區,經部批準呆暫設1~2名專職派駐人員。
分局機關各職能部門,均不得在各地區設立其他機構和派駐專職人員;凡已設立的派駐機構及其專職人員一律撤銷。
鐵路局設立的駐外地辦事機構,要從嚴掌握,不得設內部機構,并大力精簡人員。
(三)鐵路局、分局可設副總工程師,兼任總工程師室主任,占該室領導職數,不列入局、分局行政領導職數范圍。不設局、分局副總經濟師、副總會計師、助理等職。鐵路局黨政副職不設專職秘書,分局黨政副職均不得單設或共設秘書。
(四)鐵路局行政、黨委根據工作需要可設處、科兩層職能機構,不足8人的處,下面不設科。處、科的設立條件應在3人以上。不得擅自將科改名稱升格為副處級,已升格者一律改回。局紀委、工會和團委均只設一層職能機構,設立條件應在3人以上。
分局行政、黨委、紀委和工會均只設一層職能機構。行政部門稱分處(室)、黨委部門稱部(室),正職可配副處級干部。職能機構的設立條件應在3人以上。團委不設職能機構。
鐵路局、分局紀委職能機構正職配備,仍按鐵黨[1991]28號部文執行。鐵路局工會職能機構正職配副處級干部。鐵路局團委職能機構正職和分局工會職能機構正職均配正科級干部。
鐵路局黨政職能機構領導職數的設置:
第一層職能機構3~7人設1名,8~15人設2名,16~30人設2~3名,31人以上設3~4名,運輸處根據需要可增設1名;第二層職能機構3人以上設1名,4~9人設2名,9人以上可設3名。
分局黨政職能機構領導職數的設置:
3~7人設1名,8~15人設1~2名,16~30人設2~3名,31人以上設3~4名。
鐵路局紀委、工會和團委職能機構領導職數的設置按鐵路局黨政第二層職能機構辦理。
以上規定亦適用于鐵路局、分局限額外職能機構的設立和領導職數的設置。
(五)鐵路局、分局限額外職能機構的人員編制,要與限額內機構的人員編制同幅度精簡。
(六)學(協)會辦事機構人員編制,應本著精簡原則,以自收自支可能為依據。對已設有專職辦事人員編制的學(協)會,要進行精簡,編制限額暫為:鐵路局的4人以內,分局的2人以內,以后還要逐步核減直至轉為自立。今后設立學(協)會,一律經費自理,不再設由行政費列支專職人員編制。
六、本文的解釋權在鐵道部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決定(2006)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
2007-04-18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征求現行行政法規清理建議的公告
2007-05-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2-27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設置文史研究館的決定
1952-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修正)
195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