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營業性時裝表演的管理,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關于加強演出市場管理報告的通知》(國辦發〔1991〕12號),特制訂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 時裝表演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以提高審美情趣、美化人民生活、擴大文化交流、繁榮演出市場為宗旨。
第三條 組建營業性時裝表演團體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10人以上具有一定表演藝術水準的時裝表演人員;
(二)有適應正常表演需要的固定資產、流動資金及表演時裝;
(三)有固定的排練場所和辦公地點;
(四)有獨立帳號和專業財會人員;
(五)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批準。
第四條 申請成立營業性時裝表演團體,應報送下列文件材料:
(一)單位名稱及組織章程;
(二)主要負責人的任職文件;
(三)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批準文件;
(四)具備第三條所列條件的證明材料。
第五條 申請成立營業性時裝表演團體,按下列程序申報審批:
(一)持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批準文件,經當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核準后,報地、市以上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審批;
(二)在京的中央部門、部隊系統、群眾團體及中央部門所屬的企事業單位和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的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申請成立營業性時裝表演團體,由文化部審批,核發《營業演出許可證》;
(三)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申報文件一個月內予以審核,合格者發給營業性時裝表演團體《營業演出許可證。持有《營業演出許可證》方可進行營業性表演。
各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根據職責權限,負責本地區營業性時裝表演團體的審批、發證及管理工作。
第六條 業余時裝表演團體參加營業性(售票,有廣告、贊助等收入和支付演出報酬)時裝表演,須持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向同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考核批準后,發給《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
第七條 個體時裝表演人員申領《營業演出許可證》按下列程序申報審批:
(一)持本人的證明材料和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的批準文件,向縣(含縣級)以上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二)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申報文件一個月內予以考核,具備營業演出條件者,發給《營業演出許可證》。
第八條 外國或港澳臺地區時裝表演團體及個人入境或來大陸從事營業性表演,由邀約單位按文化部對外和對臺文化交流工作歸口管理的有關規定審批,核發《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
第九條 時裝表演團體或個人赴外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營業性表演,須經核發其《營業演出許可證》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到演出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演出手續,獲準后方可演出。
第十條 時裝表演團體或個人赴外國或港澳臺地區進行營業性表演,由邀約單位按文化部對外和對臺文化交流工作歸口管理的有關規定審批,獲準后方可在規定的時限、國家或地區內開展營業性演出。
第十一條 時裝表演團體的演職員應邀參加臨時營業性組臺(團)演出,須邀約單位與演職員所在單位簽訂合同,到演出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申辦文藝表演人員《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
個體時裝表演人員應邀參加營業性組臺(團)演出,須由核發其《營業演出許可證》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并按規定結算演出收入。
第十二條 時裝表演團體或個體時裝表演人員進行營業性時裝表演,必須攜帶《營業演出許可證》或《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并認真填寫規定條款。
《營業演出許可證》或《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為核準登記的單位或個人在規定的時限和地域內使用有效,不得轉借、出租、出賣。
第十三條 經核準登記的營業性時裝表演團體,半年內不開展時裝表演業務,視為自動歇業,由審批機關收回《營業演出許可證》。
時裝表演團體變更演員或變更核準登記項目,應按原申報審批程序,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 時裝表演節目、伴奏音樂必須文明健康,嚴禁有悖社會公德的表演。
第十五條 時裝表演團體或個人時裝表演人員違反本規定,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視情節分別給予制止非法演出、凍結演出收入、罰款、停業整頓等處罰;情節嚴重者,扣繳、吊銷《營業演出許可證》、《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對直接責任者由所在單位或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并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行政責任;觸犯國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可根據?竟娑ㄖ貧ㄊ凳┫岡頡?
第十七條 本規定由文化部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