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為了貫徹總局提出的“信息整合、數據共享”這一總體規劃,加強稅源管理,實現稅收計統部門的重點稅源監管軟件、計劃快報軟件和統計報表軟件三統一,從2005年1月份報表開始,正式使用TRIS軟件上報重點稅源監管企業月報表。現將此項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2005年重點稅源監管月報的《企業表》和《產品表》指標及其填報口徑不變。為了更好地滿足各級稅務部門對重點稅源企業數據的分析應用:(1)《企業表》留有10個備用字段提供省及省以下稅務部門自主使用;(2)對企業基本信息內容做了適當增加和修改;(3)增加并單獨設立企業或各級匯總單位的報表填報說明。變更后的《重點企業基本信息表》和填報說明見附件。2005年重點稅源監管企業月報TRIS格式任務從總局內網FTP/LOCAL/計統司/宏觀處/TRIS系統/基層任務目錄下載。
二、為了方便尚未向下推廣使用TRIS軟件、仍舊使用SDMS軟件采集數據地區的需要,總局同時編制了SDMS軟件的2005年基層任務。由于受SDMS
軟件的局限,用SDMS軟件編制的2005年基層任務內容和格式與2004年的內容和格式完全相同,導致導入TRIS后的數據不能完全滿足2005年重點稅源企業基本信息的需要。為此,使用SDMS軟件采集數據的省市,將數據導入TRIS
軟件后,需要在一次性手工錄入所缺少的企業全部信息以后才能上報總局。以后各期只需對導入的數據進行計算即可自動生成完整報表。SDMS軟件編制的2005基層任務在總局內網FTP/LOCAL/計統司/宏觀處/重點稅源監管/JCRW目錄下載。
三、從2006年起總局將不再使用SDMS軟件編制任務。沒有向下推廣使用TRIS軟件的省市,應該根據重點稅源監管報表數據需求,盡快解決數據采集和上報方面的問題。
2005年是全面推廣應用TRIS重點稅源監管軟件的頭一年,各地要認真關注該軟件的運行情況,并保證企業基本信息完整準確,為加強重點稅源管理奠定一個良好的技術基礎和信息基礎。工作中遇有問題要及時聯系上報,把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之中,保證新軟件推廣應用的順利實施。
附件:《重點企業基本信息表》
重點企業基本信息表
1 行政區劃碼+企業法人碼
2 企業名稱
3 國民經濟行業類別代碼
4 企業登記注冊類型代碼
5 行政隸屬關系
6 主管部門
7 國稅稅務登記證號碼前六位
8 地稅稅務登記證號碼前六位
9 企業財務核算方式及報表期
10 增值稅繳納方式
11 消費稅繳納方式
12 營業稅繳納方式
13 企業所得稅繳納方式
14 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形式
15 企業所得稅國、地稅征收隸屬關系
16 增值稅出口退稅方式
17 集團公司情況
18 法定代表人
19 財務負責人
20 聯系電話
21 企業信息備用字段1
22 企業信息備用字段2
23 監控級次
24 主管稅務機關
25 新增或淘汰設置
26 備用字段1
27 備用字段2
28 上報日期
29 企業國地稅屬性
30 是否百強企業
《重點企業基本信息表》填報說明
《重點企業基本信息表》是記錄和反映重點稅源監管企業屬性關系的基本情況表,共計30項內容,其中前22項由企業填報,后8項內容為主管稅務機關使用、系統軟件自動生成。各項信息的填報說明如下:
一、企業主代碼:企業主代碼由企業所在地行政區劃代碼加企業法人代碼組成,是本報表系統唯一的企業識別碼,其中:
(一)前6位:(選項填寫)為企業所在地區的行政區劃代碼;
(二)后9-12位:為納稅人法人碼,為各級技術監督局核發予納稅人的組織形式代碼,也是稅務登記納稅識別碼的后9(或12)位碼。
二、企業名稱:要求按企業稅務登記企業名稱的全稱填報。
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代碼:(選項填寫)執行國家標準(GB/T4754-2002)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凡從事兩種以上經濟活動的,以主要經濟活動內容填報。
四、企業登記注冊類型代碼:(選項填寫)執行國家統計局《劃分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的規定》。
其中:將股份制企業160代碼下增加1-6個項分類。161表示國有絕對控股的上市公司;162表示國有相對控股的上市公司;163表示非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164表示國有絕對控股的非上市公司;165表示國有相對控股的非上市公司;166表示非國有控股非上市公司。
關于國有控股的解釋:
(一)國有經濟絕對控股:國家資本(股本)大于50%的企業。
(二)國有經濟相對控股(含協議控股):國家資本(股本)所占比例雖未大于50%,但相對大于企業中的其他經濟成分所占比例的企業(相對控股);或者雖不大于其他經濟成分,但根據協議規定,由國家擁有實際控制權的企業(協議控股)。
五、行政隸屬關系代碼:執行國家統計局GB/T12404-1997代碼,增加30計劃單列市代碼。是指企業與上級行政機構的從屬關系。僅限于企業登記注冊類型代碼中的國有110、集體120、國有獨資151填報(選項填寫)。
六、主管部門代碼:僅限于行政隸屬關系代碼為10的中央級企業的填報(選項填寫)。
七、國稅稅務登記證號碼前6位:指主管國家稅務機關頒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的前6位,按稅務登記證自行填寫。無論國稅或地稅監管的企業均要填報。
八、地稅稅務登記證號碼前6位:指主管地方稅務機關頒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的前6位,按稅務登記證自行填寫。無論國稅或地稅監管的企業均要填報。
九、企業財務核算及報表期代碼:1表示獨立核算按月編制財務報表,2表示獨立核算按季編制財務報表,3表示非獨立核算不編制財務報表,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
十、增值稅繳納方式代碼:
0表示非增值稅納稅人,1表示獨立繳納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2表示小規模納稅人,3表示上報上級公司繳納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4表示匯總下級公司繳納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5表示其他繳納增值稅方式,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
十一、消費稅繳納方式代碼:
0表示非消費稅納稅人,1表示按法定稅率繳納消費稅納稅人,2表示按其他方式繳納消費稅的納稅人,3表示代扣代繳消費稅義務人,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
十二、營業稅繳納方式代碼:0表示非營業稅納稅人,1表示按法定稅率獨立繳納營業稅納稅人,2表示核定(稅率或稅額)征收獨立繳納營業稅納稅人,3表示上報上級公司繳納營業稅的納稅人,4表示匯總下級公司繳納營業稅的納稅人,5表示其他繳納營業稅方式,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
十三、企業所得稅繳納方式代碼:0表示非企業所得稅納稅人,1表示按法定稅率獨立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2表示按核定(稅率或稅額)獨立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3上報上級公司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4表示匯總下級公司并按法定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5表示匯總下級公司并按核定(稅率或稅額)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6表示其他(按比例繳納等)方式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
十四、企業所得稅優惠形式:1表示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待遇的納稅人,2表示企業所得稅享受經濟開發區或特區待遇的納稅人,3表示企業所得稅享受其他優惠政策的納稅人,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
十五、企業所得稅國、地稅征收隸屬關系:0表示企業所得稅由國稅征收,1表示企業所得稅由地稅征收,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
十六、增值稅出口退稅方式代碼:0表示未實行出口退稅的一般納稅人,1表示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一般納稅人,2表示實行先征后退辦法的一般納稅人,4表示實行免稅辦法的一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選項填寫)。
十七、集團公司情況代碼:0表示非集團隸屬關系的一般獨立企業,1表示集團母公司(核心企業或集團總部),2表示集團成員公司,根據納稅人實際情況(選項填寫)。
十八、法定代表人:指納稅組織、單位的法定代表人。非法人企業的獨立納稅單位填寫所屬上級企業法定代表人姓名。
十九、財務負責人:指納稅組織、單位的財務負責人。對于非法人的獨立納稅企業填寫負責納稅申報表工作人員的姓名。
二十、聯系電話:填寫本企業負責人或財務人員電話。
二十一、企業備用字段(2個):留作各地稅務機關向企業采集其他相關信息所用。
二十二、監控級次代碼:特為各地區不同監管標準級次設置。0表示上報總局監管企業,1表示上報省市一級監管企業,2表示上報地市一級監管企業。
二十三、主管稅務機關名稱:自動生成。
二十四、新增或準備淘汰企業情況代碼:1表示當年新增企業,2表示年內準備淘汰企業,特指列入重點稅源監管企業后連續三年達不到監管標準,準備淘汰的企業。對破產、撤并、重組等原因已經不存在的企業不再上報。
二十五、匯總部門備用字段(2個):留作各地稅務機關匯總、分析企業其他相關信息所用。
二十六、上報日期:上報時自動生成。
二十七、企業國地稅屬性:上報時自動生成。
二十八、是否百強企業:總局使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2019-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就業政策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20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