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主管部門、農業廳(局、委)、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質量技術監督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3]97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商品流通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4]57號)要求,商務部、農業部、稅務總局、國家標準委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開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目前全國有4000多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承擔著近70%的農產品流通任務,是我國農產品流通的主要渠道。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大多數農產品批發市場基礎設施差,裝備水平低,經營秩序不規范,難以充分發揮對農業生產的引導作用并保證農產品流通安全。通過實施標準化,促進農產品批發市場改善經營環境、改造經營設施特別是加強質量檢測等措施,保障農產品流通安全;通過實施標準化,促進農產品批發市場更多地采用拍賣、電子商務等新型交易方式,更好地發揮流通對農業生產的帶動作用,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實施標準化,促進農產品批發市場規范化管理,改善交易環境,保障農產品流通暢順,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各地商務、農業、稅務、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的重要意義,把這項工作作為流通領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好。
二、目標任務
全面宣傳和貫徹《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 (GB/T19575—2004),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改造、規范和升級。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培育2000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并通過標準化市場的示范作用和輻射效應,帶動和引導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面創新,設施完善,優化服務,規范經營,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產銷結合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
具體安排:第一年重點選擇運營基礎好、管理規范、區域優勢明顯、結構與布局合理的約400個市場進行標準化示范;對在市場管理和經營設施上短期內還達不到要求的市場,提出整改方案落實培育期,分類指導、扶持。在此基礎上,第二年完成培育約600個市場的任務,第三年完成培育約 1000個市場的任務。
三、工作要求
(一)商務、農業、稅務、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并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要建立必要的工作聯席制度和協調機制。日常工作由同級商務部門承擔。
(二)農業部門要從源頭上加強農產品生產管理,特別是要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加快農產品基地標準化建設,推進產地農藥、獸藥殘留的例行監測。
(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積極指導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和完善標準體系,負責為其提供咨詢與服務,主動為市場提供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標準化服務和對質檢人員的培訓,加強對強制性標準的實施監督。
(四)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工作的組織引導,在申報、評審、驗收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確保質量,不得采取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向企業收取費用、增加企業負擔。
(五)各地要結合區域經濟特點,按照《關于開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附件),做好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規劃與建設方案。
(六)省級商務部門要會同農業、稅務、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建立“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動態監管、定期評估和信息上報制度,并做好“國家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統一推薦工作。
四、政策措施
(一)商務部會同農業部、稅務總局、國家標準委等部門對全國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進行總體規劃、考核和驗收,指導各地落實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方案。
對于達到標準化管理要求且交易規模大、跨區域輻射力強、發展潛力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由四部門聯合命名為“國家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并授牌。
其他達到標準化管理要求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由省級相應部門統一組織考核、驗收、命名為“省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并授牌。
(二)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按照《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GB/T 19575—2004)要求進行改造升級,并向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企業轉型,帶動農戶生產,形成產供銷供應鏈。
(三)中央財政安排專門資金,支持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相關部門要在資金等方面盡力提供保障,給予必要的支持和補助。
(四)省、地市兩級應建立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配套資金,爭取將工作經費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同時采取相應的配套措施,推動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工作。
附件:
1.關于開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
2.《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及其實施細則
商務部
農業部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標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據《2005年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點》和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的部署,結合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狀況,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決定2005年繼續以食品為重點,組織開展商品質量監測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監測品種
2005年度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的重點主要是:罐頭、食用菌、小麥粉、速凍米面食品、食用油、奶制品、兒童食品、月餅、飲料、豆制品、醬油、肉制品、水發水產品、腌熏制品、保健食品等15種食品,以及汽車配件、成品油、實木地板、內墻涂料、美容美發用品、移動電話及電池等7種商品,共計22種商品。
每種商品選擇5個省份進行監測,每省抽取40組樣品,計200組樣品;22種商品共計抽樣檢測4400組樣品。
二、監測時間
按照《2005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安排,罐頭、食用油、奶制品、兒童食品、飲料、豆制品、醬油、肉制品等8種食品安排在5月上旬抽樣檢測,并適時公布監測結果;食用菌、小麥粉、速凍米面制品、水發水產品、腌熏制品、保健食品等6種食品安排在6月上旬抽樣檢測,適時公布監測結果;月餅安排在8月抽樣檢測,適時公布監測結果。
汽車配件、成品油、移動電話及電池等4種商品安排在7月上旬抽樣檢測,適時公布監測結果;實木地板、內墻涂料、美容美發用品等3種商品安排在9月上旬抽樣檢測,適時公布監測結果。
三、監測的主要場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據本地市場實際情況,選擇質量問題多、消費者投訴集中的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和專賣店等經營場所和服務場所,組織開展監測工作。食品質量監測以批發市場、超市及農村集市為重點;移動電話及電池質量監測以商場和專賣店為重點;實木地板、內墻涂料質量監測以專業市場為重點;成品油質量監測以加油站為重點;汽車配件質量監測以批發市場為重點;美容美發用品質量監測以美容美發用品批發企業和美容美發店為重點。
四、監測工作的實施
2005年度商品質量監測工作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統籌安排,各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具體組織實施。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統一檢測標準、檢測項目和判定原則,提出監測工作要求,并分別通知相關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組織實施監測工作的各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據要求及時確定承檢單位,制訂監測實施方案。
五、監測費用
商品質量監測所需費用由各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解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給予一定支持。
六、監測信息的利用和處理
對監測中發現的違法行為和不合格商品,各地要依法組織處理,并將監測結果及有關處理情況按要求及時上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監測結果進行評價分析,按照規定適時發布監測信息。
各地除認真組織實施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統籌安排的監測工作外,還要結合本地實際,針對涉及人身健康、財產安全的商品,以及消費者申訴舉報反映問題集中的商品,及時組織開展商品質量監測,按照有關規定發布監測信息,并將監測實施情況及監測結果上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附:2005年度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品種表(略)
二00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二○○五年四月三十日
附件1:
關于開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
一、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商品流通和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部署,積極培育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規范農產品流通秩序,創新農產品交易方式,以發展批發業帶動關聯產業,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民增收。
二、工作原則及程序
(一)以國家標準《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GB/T19575—2004)為評定標準,按照企業自愿申請、地方政府部門推薦、專家評審機構評審認定的原則開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工作。
(二)申請認定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要根據國家標準《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要求,結合《(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實施細則》內容進行自查。
(三)申報:經自查符合上述國家標準要求的市場可向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標準化市場;與國家標準和實施細則有差距的市場應提出切實可行的自我改進提升計劃。市場要建立相應的企業標準化體系和常規的培訓制度。
申請標準化農產品市場應當提交:
1、市場申請報告。申請報告應包括:申報市場類型、輻射區域、標準化經營管理情況、交易方式、主營業務及帶動產銷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等基本經營情況、市場發展目標、擬改進措施和配套投資來源等。
2、各地市場建設管理部門批準設立市場的文件(復印件)。
3、市場依據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及其實施細則的自測情況。
(四)評定:商務部門會同農業、稅務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申報材料進行核查,并組織專家評審組進行評審或實地評估。
對經評審符合要求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網上公示,無異議后,可認定為省級或國家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
三、工作實施
(一)各級商務主管部門會同農業、稅務、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積極開展工作,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建立國家、省兩級分工負責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工作聯席制度。日常工作由同級商務部門承擔。
(二)商務部會同農業部、稅務總局、國家標準委等部門負責對全國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進行總體規劃、考核和驗收。結合各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方案對全國2000個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進行統籌布局、安排計劃。
(三)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在近期內對本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現狀進行普查,綜合分析本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情況,會同農業、稅務、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分類指導意見和標準化市場建設方案,包括規劃、目標的分年度安排及扶持配套措施。
(四)省級商務部門會同農業、稅務、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選擇責任心強、熟悉農產品收購、批發流程、市場管理及標準化業務的專家組成專家評審組,負責評審省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
商務部會同農業部、稅務總局、國家標準委組織相關部門的專家組成專家評審組,對申報的國家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評審。
(五)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指導與監督工作。各省級商務部門會同農業、稅務、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建立“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 的定期檢查和評估制度,建立對達標市場的跟蹤指導和信息上報工作。對經營管理不善,出售假冒偽劣產品,違規使用經費,授牌后條件降低達不到相關規定的市場,應給予警告、限期整改等處罰,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應取消該市場“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稱號。對確實發揮示范輻射效應,并取得明顯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市場,要及時給予表彰和獎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96修正)
1996-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0-01-10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無錫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9-03-16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
2009-02-0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南通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9-01-02護士條例
200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