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分局;在京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總行: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銀行結售匯的公告》精神,從1996年7月1日起,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銀行結售匯。為加強對中、外資銀行結售匯情況的統計、監測,準確、及時地反映外商投資企業納入銀行結售匯體系后的情況,現將統計工作的有關問題要求如下:
一、根據銀發〔1996〕202號《關于印發〈外資銀行結匯、售匯及付匯業務實施細則〉的通知》,我局原下發的要求外匯指定銀行上報的有關統計報表均適用于外資銀行。請各分局將我局原下發的統計文件轉發給轄內各外資銀行執行。
二、請各分局在編報匯國統二表“銀行結售匯統計月表明細表”時,除將轄內全部外資銀行結售匯數據匯總報告外,還要將各家外資銀行的數據逐家列明細表附后。同時,在編報匯國統一表“銀行結售匯統計月報”時,不要漏掉這部分外資銀行的數據。
三、臨時增設《外商投資企業銀行結售匯情況表》(見附表)。該表的報送要求及指標解釋說明如下:
(一)本表是在原匯國統一表、二表的有關數據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上報的時間要求及報送渠道、方式與匯國統一表相同。
有關外商投資企業結售匯后的新情況、新問題,請附簡要說明。
(二)本表從報送1996年7月份的數據時開始執行,同時列入統計評比范圍。
(三)各分局根據匯國統一、二表的數據,將中、外資銀行的數據分別匯總,并按附表格式填報。在京的各外匯指定銀行總行將其總行營業部或國際業務部的統計數據填報在“總計”一欄中的縱列各項中。
(四)表內有關指標解釋:
1.“結匯收入合計”與“售匯支出合計”即匯國統一表中的“100”和“200”項。
2.本表的平衡關系如下:
(1)“結匯收入合計”中的“其中:三資企業”為貿易、非貿易、資本及其他收入中的“其中:三資企業”之和,按本表中的代號即“1”等于“1—1”、“1—2”、“1—3”、“1—4”之和。
(2)“售匯支出合計”中的“其中:三資企業”為貿易、非貿易、資本及其他支出中的“其中:三資企業”之和,按本表中的代號即“2”等于“2—1”、“2—2”、“2—3”、“2—4”之和。
(3)“資本收入”中的“其中:三資企業”即本表的“1—3”一項,為匯國統一表“103”中的(005)、(006)、(007)和“10304”各項之和。
(4)“資本支出”中的“其中:三資企業”即本表的“2—3”一項,為匯國統一表“203”中的(001)、(002)、(003)、(004)和“20305”各項之和。
(5)“結售匯差額”為“結匯收入合計”減去“售匯支出合計”,上述三項中的“其中:三資企業”與此相同,即按本表代號“3”等于“1”減去“2”。
(6)結、售匯及其差額各項中的“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之和等于“總計”數。
附件:外商投資企業銀行結售匯情況月報表
填報單位: 填報時間: 金額 單位:萬美元
------------------------------------
| | 總 計 | 中資銀行 | 外資銀行 |
| 項 目 |-------|-------|-------|
| |本期|本年累計|本期|本年累計|本期|本年累計|
|----------|--|----|--|----|--|----|
|結匯收入合計 | | | | | | |
|----------|--|----|--|----|--|----|
|1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貿易收入 | | | | | | |
|----------|--|----|--|----|--|----|
|1—1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非貿易收入 | | | | | | |
|----------|--|----|--|----|--|----|
|1—2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資本收入 | | | | | | |
|----------|--|----|--|----|--|----|
|1—3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其他收入 | | | | | | |
|----------|--|----|--|----|--|----|
|1—4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售匯支出合計 | | | | | | |
|----------|--|----|--|----|--|----|
|2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貿易支出 | | | | | | |
|----------|--|----|--|----|--|----|
|2—1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非貿易收入 | | | | | | |
------------------------------------
------------------------------------
| | 總 計 | 中資銀行 | 外資銀行 |
| 項 目 |-------|-------|-------|
| |本期|本年累計|本期|本年累計|本期|本年累計|
|----------|--|----|--|----|--|----|
|2—2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資本收入 | | | | | | |
|----------|--|----|--|----|--|----|
|2—3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其他收入 | | | | | | |
|----------|--|----|--|----|--|----|
|2—4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結售匯差額 | | | | | | |
|----------|--|----|--|----|--|----|
|3其中:三資企業 | | | | | |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
2011-04-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的決定
200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