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總行:
為加強對跨境資金流動統計監測,進一步完善我國國際收支統計申報體系和進出口收付匯核銷管理,提高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數據和進出口收付匯核銷數據質量,減輕負擔,簡化操作,降低社會成本,國家外匯管理局組織相關各方經過充分論證,決定將設立在我國境內的銀行目前使用的對境外付款憑證以及涉及進口核銷項下的對境內付款憑證分別進行統一,并與相應的對外付款申報單、進口付匯核銷單進行合并;對目前使用的《涉外收入申報單(對公單位)》和《涉外收入申報單(對私)》進行合并;對銀行目前使用的各種不同格式的《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進行規范。為此,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了《境內銀行涉外收付相關憑證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詳見附件)。為便于銀行盡早安排相關工作,做好國際收支統計監測系統升級的準備,現將該《規定》下發給你們,并就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單證合并方式。
(一)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及跨境支付進口核銷項下單證合并方式
將銀行目前使用的對境外付款憑證進行統一,與涉及跨境支付項下的《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非貿易(含資本)對外付款申報單(對公單位)》、《對外付款申報單(對私)》進行合并。合并統一后的對境外付款憑證分為《境外匯款申請書》和《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兩種格式,同時滿足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和涉及跨境支付項下進口核銷管理的需要。
將銀行目前使用的《涉外收入申報單(對公單位)》和《涉外收入申報單(對私)》合并為統一的《涉外收入申報單》一種格式,滿足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需要。
(二) 進出口核銷項下單證合并方式
將銀行目前使用的涉及進口核銷項下的對境內付款憑證進行統一,與涉及境內支付項下的《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進行合并。合并統一后的涉及進口核銷項下的對境內付款憑證分為《境內匯款申請書》和《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兩種格式,滿足涉及境內支付項下進口核銷管理的需要。
將銀行目前各種不同格式的《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統一為《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境外收入)》和《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境內收入)》兩種格式,滿足出口核銷管理的需要。
二、單證印制。各銀行應按照有關單證印制的具體要求進行單證印制。關于單證印制規范和要求將另行下發。
三、單證備案。有關單證的備案應按照《規定》中所確定的報備方式進行。各銀行應在2005年1月1日前完成單證的報備工作。
四、數據接口規范要素和銀行自行開發的接口程序要求將另行下發。
五、新單證的啟用日期和數據報送方式的正式施行日期將根據國際收支統計監測系統升級的進度安排另行通知。
六、各銀行應在本階段開展以下工作:
(一)單證印制和系統調整的準備工作。
(二)研究通過銀行內部網絡將報送數據集中到一個出口,從而統一渠道報送到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相關方案。
(三)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建立專線網絡連接的準備工作。
七、各銀行總行應及時將本通知轉發系統內分支行,并加強對系統內分支行國際收支統計監測系統升級工作的組織、協調與領導。
八、各分局應及時將本通知轉發轄內支局及銀行。
九、各分局和銀行在轉發本通知時所需要的單證印刷樣品,請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聯系。
十、在執行過程中如有問題,請與國家外匯管理局聯系。
國際收支司:鄒兆榮、劉芳。聯系電話:010-68402146、68402144.
經常項目司:方海新、陳婧、葉欣。聯系電話:010-68402276、68402298、68402416.
附件:境內銀行涉外收付相關憑證管理規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
二○○四年五月十六日附件:境內銀行涉外收付相關憑證管理規定第一條 為加強對跨境資金流動統計監測,完善我國國際收支統計申報體系和進出口收付匯核銷管理,規范涉外收支單證管理和進出口收付匯核銷管理所需的境內收支單證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第一部分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及跨境支付進口核銷項下涉外收付相關憑證管理規定第二條 將銀行目前使用的對境外付款憑證進行統一,與涉及跨境支付項下的《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非貿易(含資本)對外付款申報單(對公單位)》、《對外付款申報單(對私)》合并。合并統一后的對境外付款憑證分為《境外匯款申請書》、《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兩種格式(詳見附件1、2)。
第三條 將銀行目前使用的《涉外收入申報單(對公單位)》和《涉外收入申報單(對私)》合并為統一的《涉外收入申報單》一種格式(詳見附件3)。
第四條 《境外匯款申請書》和《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分別是辦理對境外付款業務的機構和個人(以下統稱“匯款人/付款人”)通過銀行辦理對境外匯款、信用證、托收、保函等項下對境外付款業務的必要憑證;是銀行對境外付款業務會計核算的必要憑證;也是匯款人/付款人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及涉及跨境項下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的必要憑證。
第五條 匯款人/付款人以匯款方式通過銀行辦理對境外付款業務時,必須填報《境外匯款申請書》;以信用證、托收、保函等方式通過銀行辦理對境外付款業務時,必須填報《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
第六條 匯款人/付款人通過銀行辦理對境外付款業務時,應按照《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及有關規定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及貿易進口付匯核銷手續。
第七條 凡以電子銀行等方式接受匯款人/付款人委托辦理對境外付款業務的銀行,應按本規定所確立的原則和要求執行。
第八條 《涉外收入申報單》是通過銀行收到境外款項的機構和個人(以下簡稱“收款人”)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必要憑證。
第九條 收款人應按照《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及有關規定,對通過銀行從境外收到的款項,在規定的時間內,填報紙質《涉外收入申報單》或在網上填報《涉外收入申報單》,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手續。
第二部分 進出口核銷項下外匯收付相關憑證管理規定第十條 將銀行目前使用的涉及進口核銷項下的對境內付款憑證進行統一,與涉及境內支付項下的《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進行合并。合并統一后的涉及進口核銷項下的境內付款憑證分為《境內匯款申請書》和《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兩種格式(詳見附件4、5)。
第十一條 將銀行目前使用的各種不同格式的《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改為《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境外收入)》和《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境內收入)》兩種格式(詳見附件6、7),在收款人完成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后由銀行打印生成。
第十二條 《境內匯款申請書》和《對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是辦理向境內保稅區、出口加工區、鉆石交易所等海關實行封閉管理的區域(以下統稱“境內特殊經濟區域”)、離岸賬戶付款以及境內深加工結轉(轉廠)項下機構和個人通過銀行辦理涉及進口核銷項下境內匯款、付款/承兌業務的必要憑證,是銀行會計核算的必要憑證,同時也是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的必要憑證。
第十三條 匯款人/付款人通過銀行辦理涉及進口核銷項下的對境內付款業務時,必須填報《境內匯款申請書》或《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
第十四條 匯款人/付款人通過銀行辦理涉及進口核銷項下的對境內付款業務時,應按照《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辦理貿易進口付匯核銷手續。
第十五條 《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境外收入)》和《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境內收入)》是收款人通過銀行從境外、境內特殊經濟區域、離岸帳戶以及深加工結轉項下收回出口貨款,辦理貿易出口收匯核銷的必要憑證。
第十六條 收款人應按照《出口收匯核銷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對通過銀行從境外收到的款項以及從境內收到的涉及出口核銷項下的款項,在規定的時間內,填報紙質或在網上填報《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內收入)》(詳見附件8)或《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內收入)》(詳見附件9),辦理出口收匯核銷專用信息申報手續。
第三部分 其他有關管理規定第十七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境外匯款申請書》、《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涉外收入申報單》、《境內匯款申請書》、《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外收入)》和《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內收入)》內容和格式的制定和修改。
第十八條 凡辦理對境外付款和從境外收款業務以及涉及貿易進出口核銷項下境內收付款業務的銀行,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的內容、格式及要求印制《境外匯款申請書》、《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涉外收入申報單》、《境內匯款申請書》、《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外收入)》和《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內收入)》。
第十九條 銀行按本規定印制《境外匯款申請書》、《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涉外收入申報單》、《境內匯款申請書》、《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外收入)》和《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內收入)》應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備案。對于銀行印制的相關單證不符合本規定要求的,外匯局有權責成其進行改正。銀行應及時對相關單證的印制進行改正,并將改正后的單證報外匯局備案。
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應由總行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各外資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信用社等應向當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分支局備案。
第二十條 銀行應按照《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及有關規定,將涉外收付款及涉及貿易進出口核銷項下境內收付款業務信息,按數據接口規范要素的要求,從其自身計算機處理系統通過接口程序導入國際收支統計監測系統。
第二十一條 銀行應按照《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及有關規定對匯款人/付款人或收款人提交的《境外匯款申請書》、《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境內匯款申請書》、《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或《涉外收入申報單》、《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外收入)》、《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內收入)》信息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將申報及核銷等信息補錄或通過接口程序導入國際收支統計監測系統。
第二十二條 外匯局應對銀行按規定印制、使用《境外匯款申請書》、《對外付款/承兌通知書》、《涉外收入申報單》、《境內匯款申請書》、《境內付款/承兌通知書》、《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外收入)》和《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信息申報表(境內收入)》情況及信息報送情況進行核查。
第二十三條 對于違反本規定的,外匯局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出口收匯核銷管理辦法》和《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及其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罰。
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解釋和組織實施。
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2010年修正)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延長本屆人民公社、鎮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的決議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6)
1986-09-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10-2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