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對子女的撫養與教育
離婚對子女關系的法律后果,具體包括離婚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離婚后子女的直接撫養和離婚后的子女撫養教育費承擔三個方面。
一、離婚后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1、離婚后的父母與親生子女間的關系。《婚姻法》第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男女兩性基于自愿而依法締結,既可依法而成立,又可依法而解除。但是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是基于出生這一事實形成的血緣關系而成立,這種血緣關系客觀存在,除非一方或雙方死亡,不可人為地消滅。因此,任何父母都不能離婚時約定子女同一方解除父母子女關系,不能強迫由已直接撫養的子女和另一方斷絕關系,子女也不能借口父母離婚而不盡贍養義務。否則,屬違法犯罪行為,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2、離婚后的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關系。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關于依法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若干問題具體意見》(以下簡稱《具體意見》)的規定,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因養父母離婚而解除。養父母離婚后,養子女仍是雙方的子女,無論由誰直接撫養都是如此。如果雙方離婚時與養父母的生父母協商,并經已滿10周歲的養子女同意,也可依法解除。但這不是因離婚而改變其間的養父母養子女間的關系問題.
3、離婚后繼父母與繼子女間的關系。根據《具體意見》的規定,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繼父母撫養教育的子女,繼父或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應由生父母撫養,即繼父母與繼子女間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消除;如果繼父與生母或繼母與生父離婚時,繼父或繼母同意繼續撫養繼子女,并取得生父母同意的,則繼父母與繼子女間已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不變。這是因為,繼父母子女間形成權利義務關系,基于生父或生母再婚及及繼父母與繼子女間形成撫養關系的事實而產生。對于繼父母來說完全出于自愿,并非法定義務。但繼子女對撫養其成年的繼父母在失去勞動能力、生活困難時,仍不能免除其扶助責任。
4、離婚后的父母與人工受精所生子女間的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7月8日《關于夫妻離婚后人工受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確定的復函》:“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一致同意進行人工受精,所生子女應視為夫妻雙方婚生子女,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適用婚姻法的有關規定。”據此,夫妻離婚時人工受精所生子女的關系和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相同,沒有區別。
二、離婚后子女的直接撫養 男女離婚不能消除父母子女間的關系,但撫養子女的方式會發生變化,即由共同直接撫養轉化為由夫妻一方單獨直接撫養。對此,應當從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利于保障子女合法權益的原則出發,根據父母雙方的財產狀況、經濟能力、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性格氣質、志趣愛好等個人情況,依法作出妥善處理。 根據《婚姻法》及1993年最高院的《具體意見》的規定,離婚后對子女的直接撫養,應區分情況分別處理。
1、哺乳期內子女的撫養。哺育期一般理解為2年。即2周歲以內的子女,一般以隨母生活為原則,但如果有特殊情況的,也可隨父生活,這里主要是指母親患有疾病;有條件撫養而不盡義務;其它原因,如母親出國,母親的工作環境不利直接撫養子女的情況等。 2、哺乳期后的子女直接撫養。這個期間先由雙方協商,協商不成,才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撫養能力、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作出判決。具體處理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于哺乳期后的幼兒,應盡可能隨母親直接撫養。
(2)如果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優先考慮:
其一,已做絕育手術或其它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其二,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于子女成長明顯不利的;
其三,無其它子女,而另一方還有其他子女的;其四,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或有嚴重不良惡習,影響子女成長的等。
(3)如果父方與母方直接哺育小孩的基本條件相同,父母雙方均要求隨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以作為隨父或隨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4)對于年滿10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當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見。
(5)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直接撫養子女的,應當準許。
(6)對雙方拒絕或爭搶直接撫養子女的行為的處理。在離婚訴訟期間,可以先行裁定暫由一方直接撫養,以保障離婚訴訟的順利進行。
3、離婚后對子女直接撫養的變更。
(1)父母雙方協議變更直接撫養關系的,應當準許;
(2)雙方無法達成協議或者不愿協商,一方要求變更子女直接撫養關系的,應當另行起訴。
三、離婚后對子女撫育費的負擔
《婚姻法》第37條第一款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據此,對于撫育子女撫養費的承擔有父母雙方協議和人民法院判決兩種方式,并奉行協議優先原則。
主要是保障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并利于子女成長、維護子女合法權益為原則。
1、對于撫養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20%--30%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收入的50%。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給付比例。
2、關于撫養費的給付期限。
(1)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
(2)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父母可停止給付生活費。
(3)對于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20條的規定,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因此,子女讀大學或就讀其它成年學歷教育的費用父母不具備強制給付的義務。
3、子女撫育費的給付辦法。對于子女撫育費的給付,在確定各自承擔的份額后,應當根據父母雙方的經濟情況區別對待。
(1)定期給付為一般原則;
(2)一次性給付;
(3)對于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根據《具體辦法》第9條的規定,可以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4、子女撫育費的變更。
(1)撫養費的追加。《婚姻法》第37條第2款規定:“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這主要從子女生活、學習及醫療費的必須,父母負擔能力的情況以及現實生活水平等考慮。具體辦法可由父母雙方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能解決,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以未成年人作為原告要求增加撫育費。
(2)子女撫育費的減免。這是根據父母一方自身情況的變化而定。如有給付義務的一方,由于長期患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失去經濟來源無力按照當時的協議給付;有給付義務的一方,因違法犯罪被收監改選或被勞動教養,失去了經濟給付能力;撫養子女方再婚,繼父或繼母愿意承擔撫養費的,有給付義務的一方也可減免。
總之,夫妻離婚后,雙方都應當履行撫養子女的義務。在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同孩子一起共同生活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擔有困難的,未與其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擔責。
參考文獻:周利民等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新婚姻法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東出售租賃房屋,算違約嗎
2020-01-19刑事律師多少錢
2020-02-26想要申請撤銷勞動仲裁 該怎么做
2020-03-04法醫精神鑒定的概念
2020-03-30交通事故損害大?你可能需要賠償營養費?
2020-04-01自己經營的淘寶店商標被人惡意搶注了,該怎么維權?
2020-04-14治安處罰的種類
2020-04-17如何認定有價證券詐騙罪
2020-04-23高空墜物傷人該向誰索取賠償
2020-04-23夫妻雙方異地,該如何起訴離婚?
2020-04-28離婚協議中,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8有離婚判決書還要辦離婚證?不存在!
2020-04-29買賣土地合同訴訟行為時效是多久
2020-04-29最新孩子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股東如何否決董事會決議?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費通常包括哪些內容?
2020-04-30未成年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30慎重擔當保證人
2020-04-30離婚以后父母如何履行子女探視權?
2020-05-02夫妻離婚在什么情況下必須請律師?
2020-05-02婚姻法有哪些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
2020-05-03離婚以后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判決?
2020-05-03律師接待離婚法律咨詢流程
2020-05-03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不給全怎么辦?
2020-05-04簡單的租房合同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05-05復婚手續如何辦理?沒有離婚證可以嗎?
2020-05-05離婚協議簽了沒有領取離婚證算不算離婚?
2020-05-05老公出軌可以要求小三賠償嗎?離婚賠償有哪些法規?
2020-05-05丈夫外遇離婚妻子可以要求離婚賠償嗎?
2020-05-05做假證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6分居多久可以解除婚姻關系?
2020-05-07變更子女撫養費需要哪些條件?需要什么證據?
2020-05-08婚后車貸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是如何認定的呢?
2020-05-10沒有證據能舉報賄賂嗎?
2020-05-10高校圖書館與讀者合法權利的維護
2020-05-12房屋抵押貸款需要哪些條件和期限是多久?
2020-05-12二手房貸款具體流程和手續是什么
2020-05-12協議書和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05-13老板不發工資可不可以報警和不發工資怎么辦?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