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勞動合同法,有啥不好?
作者:林琳 來源:工人日報 2008年01月21日
媒體以“如何規避竟成勞動合同法培訓班賣點”為題報道:在《勞動合同法》實施的前后,各類名目的培訓從去年7月份一直排到今年。培訓“科目”也從最初有關《勞動合同法》的解讀,“拔高”至現在的如何規避《勞動合同法》等“技巧性動作”。
與此同時,在該法實施前,一些辭退老員工、重簽勞動合同等做法在部分企業悄然進行,在不少企業眼中《勞動合同法》帶來的似乎不是對企業的保障和規范,而是“十面埋伏”。一時間,那些急于在該法實施前規避法律的企業自然成了眾矢之的。對此,勞動保障部門積極介入,高調指責企業的類似行為,部分勞動法學專家頻頻對有關法律內容和誤區進行解釋……
其實,當我們對企業上述行為口誅筆伐之時,可曾想過為什么《勞動法》頒布實施十幾年來未曾引發如此之規模的反響?而《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卻引來如此大的“動靜”?
對此,我們將兩部法律稍加比較便不難發現,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對勞動者應享有的諸多權益和企業須履行的義務都進行了明確規定,但對企業違法之后的法律責任卻規定得較為籠統。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企業沒有把《勞動法》當做一部真正具有嚴厲懲罰措施的法律,于是公然命令職工超時加班、克扣工資、各種保險福利統統“從簡”的事件時有發生,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違反《勞動法》也不必付出什么法律代價。與此同時,諸多勞動者因為《勞動法》內容的不盡完善和科學,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部可以真正、切實制約企業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勞動合同法》呼之欲出。
該法從廣泛納諫到歷經數次審議修改、定稿頒布,其間的博弈以及近日沸沸揚揚的企業規避適用事件也許恰恰說明,在《勞動合同法》的立法過程中,立法者汲取了以往司法實踐中的諸多經驗,使其不僅是一部科學的法律,而且成為一部具體加大企業違法成本、切實可行的“嚴法”,而這一點無疑是企業規避該法適用的重要因素。
面對企業的所謂規避行為,包括勞動者在內的各界人士表示出了強烈憤慨,甚至將規避和違法等而視之。筆者想說的是,當前人們對規避之舉一片抨擊討伐之時,我們仍有必要回到法律本身來討論規避法律究竟屬于何種性質。
我國法律規定:“法無規定不為罪”、“法無禁止即可行”。換句話說,明知法律規定不得如此而故意、無意為之,我們將其稱之為違法犯罪。
而“規避”在現代漢語中的解釋是“設法避開、躲避”。通過“熱學”法律以避開法律、躲避法律明令禁止的規定去生活、去經營、去處理勞資關系,此舉不應該算是一種違法行為。
據了解,在任何一個公開舉行的所謂學習“規避之術”的班級里,講授法律規定何種行為不可為乃應有之義,因為只有你知道了什么是“禁止”,方能知曉何是“可為”。換句話說,當一個人知道“法律禁止做什么,剩下都是可以做的”這樣一個道理,也許恰恰是守法的開始。
因此,企業對《勞動合同法》的規避行為和對某一部法律的公然違反是有區別的,因為在現代法治理念中規避法律不是違法行為。規避恰恰說明《勞動合同法》的具體處罰對企業構成了“威脅”,說明我們的法律已經開始發揮作用,至少企業對法律有了起碼的敬畏,害怕受到它的制裁才有規避之說。
從公然對抗法律到規避法的適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法治的一種進步。因為,我們的法律在逐漸完善、日益科學,對企業的有效限制和約束也在加強,這對勞動者來說應該是一個福音。
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我們的立法者有了新的任務———用制度去防止企業規避法律,最終促使其自覺地守法,依法辦事。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的立法者可以完成企業從違反法律向敬畏法律、規避法律適用的轉變,那么同樣可以通過設計更科學、嚴謹的法律制度讓企業規避無門。這對立法者的智慧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從此意義而言,企業的規避行為使我們的立法者不應絲毫懈怠,以保護勞動者權益為己任,在建立法律制度的同時絞盡腦汁去彌補法律漏洞,健全相關機制和規定;因為有了規避,我們看到法的權威在不斷擴大,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因為有了規避,我們認識到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加強,也看到了企業自覺守法的希望。
法律從無到有,從不完善到日漸完善是一個過程。法律的完善與人的成長、社會的發展遵循同樣的規律。昔日的企業從不懂法律乃至公然違法,到今日不得不了解法律、敬畏法律、規避法律,這應是法治進步的必經過程,因為今天的規避法律也許正是明天守法的開始。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同貪污犯罪中的數額如何認定和量刑?
2020-03-06在旅游區買了假冒產品怎么辦
2020-03-12累犯的法相關律后果?
2020-03-27未成年人責任能力和刑事責任年齡
2020-04-13提前解雇員工的金額賠償
2020-04-13中國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手續
2020-04-13“高管性侵養女案”定罪難,難在何處?
2020-04-17丈夫把錢給了別的女人?法院替你拿回來!
2020-04-18醫療事故和解的方式有哪些
2020-04-21騙取出口退稅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3非法經營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事實
2020-04-27公司不買社保補償標準如何規定
2020-04-28夫妻分居多久算是事實離婚?
2020-04-28寫離婚起訴書要注意什么
2020-04-28二手房買賣網簽就是備案嗎
2020-04-29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協議多久生效?
2020-04-30非法狩獵罪的認定和界限標準
2020-04-30誣告陷害罪的概要
2020-05-06學生玩鬧受傷,學校要負責嗎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權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0-04-30有利于爭取子女撫養權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05-01個人合伙解散后的債務承擔如何分配
2020-05-01結婚后多久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失去繼承權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05-01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02法院判決子女撫養權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2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確定?
2020-05-03如何獲得子女撫養權
2020-05-03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你了解嗎?
2020-05-04三級醫療事故的確認標準是什么?
2020-05-23離婚公證需要怎么樣辦理?
2020-05-05一千多塊錢的詐騙是否可立案
2020-05-05工傷鑒定十級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05-06一夫一妻制受到刑法保護
2020-05-07離婚怎么樣防止被對方凈身出戶?
2020-05-08孩子送別人收養親生父母能不能要回來?
2020-05-08離婚以后夫妻共同財產可不可以通過起訴分割?
2020-05-08沒登記結婚彩禮要不要返還和彩禮不返還有哪些情況?
2020-05-08馳名商標如何認定
2020-05-09車禍造成二人死亡如何賠償
2020-05-09